第115章 一步都不能少
字數:4060 加入書籤
就在郭超仁和任燃一家相會之時,梁寬也和金珊珊來到了江寧大學,走進了考古學院實驗室。
門打開著,在金屬修複實驗室裏,高盛老師正在做一組實驗。
梁寬、金珊珊沒有說話,隻默默站在她身後,等她做完實驗。
約摸過了半小時,高盛才舒出一口氣,笑道:“成了。”
梁寬這才出言問候:“高老師,我來了。”
高盛看看他,點頭:“來得正好。你來看看我手上這個物件。”
物件是銀鎏金的,錐狀,梁寬一時沒看出這是什麽物件,隻能麵有赧色:“高老師,我隻看出是銀鎏金的,不知道是何物。您做實驗那一個角,已經把鏽蝕清理幹淨了,說明這個方法可行。”
高盛笑道:“看不出來不奇怪,我也沒想到,有一天也會幫忙修古建。”
梁寬再仔細看了錐狀物一眼,頓然明白過來:“這應該是建築上的寶頂。”
“對,”高盛目中滿是激賞之意,“一座古寺的寶頂。”
金屬修複一業,所麵對的並不隻是放在室內的金銀器。梁寬清楚這一點。
在他跟高老師學習的時候,就還接手了一件漆器。漆器以黑漆作地,上麵采用了“描金”技藝。
不過,倒是很少見,室外建築的金屬修複。
“室外的環境和室內不一樣,”高盛說,“在室外,對金屬類文物最大的侵蝕,是紫外線。”
梁寬想了想:“是不是因為,紫外線會讓金屬銀失去電子形成 ag+,加速了速了腐蝕變色?”
“對。另外,因為照射光波長越短,其能量也就越高,越容易導致銀表麵變色。”
金珊珊也接口:“說起來,溫度、濕度急劇變化,再加上環境中的腐蝕介質,銀製品不變色腐蝕都不可能。”
“不斷經曆日曬雨淋,水膜下不光滑的 ag表麵,會產生電位差,”高盛指著被她清洗過的那一角,“這麽一來,腐蝕微電池必然對 ag表麵加大腐蝕力度。”
話說至此,梁寬突然明白了:“老師做的實驗,是消除電位差?”
“對!好悟性啊!”高盛笑嗬嗬,“看樣子,實驗是可行的,至少方向是對的。”
梁寬也很受鼓舞:“這個思路真的很好,以後再處理室外的金屬物,就能直接借鑒了。”
師徒三人,在實驗室裏轉了轉。讓梁寬尤為驚喜的是,實驗室裏的很多儀器,都比較先進。
見梁寬目露羨色,高盛笑了笑,拍拍她肩膀:“放心,我們兩家是在合作的,我這裏有的,你那裏都會有。”
梁寬感動不已:“謝謝老師。”
“不謝,不謝,哈哈。”高盛換了個話題,“對了,我還有個經驗要和你交流一下。”
高盛總是這樣。明明是傳授經驗,但卻總是用最謙和的方式說出。
梁寬更為受教,馬上應道:“老師,您說,我記。”
“上次我去你們考古中心,看到你修複的幾件作品,當時覺得有些地方不對,但又說不上來。過了陣子我才想明白。”
梁寬豎起耳朵:“請老師指教。”
“你除鏽除得太幹淨了。”高盛拿起桌上尚未修複的一件銀飾,“你看,這上麵的鏽蝕很嚴重,但沒有必要全部除掉。”
梁寬凝視了半晌,突然想明白:“我想起來了,除鏽這道工序,是清除金銀器表麵的鏽層,但不需要鏟除殆盡,隻需要除掉有害鏽。”
“嗯,這就對了嘛。你總算理解了。有些鏽層,對於金屬物不僅沒有損害作用,甚至能起到保護作用,這樣的鏽層應該保留。而且……”
高盛故意不說,看向金珊珊,分明有考校之意。
金珊珊忙回道:“而且,這些無害的鏽層裏,往往蘊含著一些曆史信息。”
總的來說,對於沒有缺損的館藏金屬物進行保護——有殘缺的大多要補配,要走一遍“表麵清理”“除鏽”“清洗”“緩蝕”“封護”的流程。
“表麵清理”是一種物理清理手段,隻對金銀器文物上附著的泥土、雜質、汙染進行初步清理。
“除鏽”則主要用化學清理手段,來除去不同類型的鏽層。
至於“清洗”,也是對“除鏽”時的化學物質殘留進行清除。
想到金屬修複和保護,高盛有些憂心:“梁寬,其實你做得已經很好了。你隻是除鏽過度,這個問題不大。我這幾年走訪了很多博物館,我發現,不少文保工作者工作都沒做到位。在我看來,表麵清理、除鏽、清洗、緩蝕、封護,這五步,一步都不能少。但實際上,他們隻做了前三步,對於館藏金銀器,很少塗覆緩蝕劑,也很少使用封護劑。”
梁寬很驚訝:“這怎麽行?”
高盛苦笑道:“我還委婉地提出過建議,但有些收藏單位,也置若罔聞。”
顧名思義,“緩蝕”是使用緩蝕劑,延緩金銀器文物的腐蝕;“封護”則是用封護劑,在金銀器表麵做一個保護層,讓它和環境介質隔離開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毫無疑問,隻有做好“緩蝕”和“封護”,才能讓已經修複好的文物更長久地“活下去”。
在有條件的情況下,五個步驟,一步都不能少。
梁寬突然想起,高盛之前提過,她在做緩蝕劑的研究,梁寬便問:“老師,緩蝕劑的研究,進展還順利嗎?”
高盛搖搖頭:“不怎麽順利,找了幾種材料,雖然沒有毒害,但效果都很一般。金銀器緩蝕劑,一般用硫醇、苯並三氮唑、四氮唑、咪唑啉及其衍生物等。這幾種都有運用的局限性。四氮唑效果最高,但可能會對人體不利。嗬嗬,我也做過調研,在使用了緩蝕劑的收藏機構裏,用四氮唑的案例很少。大家都知道,這個有害。”
梁寬嘴角抽了抽,但沒說什麽,因為他也用的四氮唑。隻不過,因為需要他修複的金銀器數量不多,他目前尚未覺出身體有不適之處。
高盛靜默了會兒,笑道:“倒也沒什麽,科學嘛,就是要不斷論證,不斷研究的。”
金珊珊突然插言:“老師,我個人的看法是,還是要從咪唑啉的衍生物入手。”
“嗯,我們再研究研究。”
咪唑啉,較為含氮、低毒、環保,效果也不賴,但適用麵有多廣尚需研究。
梁寬思忖一時,說:“老師,我有一個想法,其實,不隻是緩蝕劑,封護劑的研究,也應該提上日程。”
聽了這話,高盛、金珊珊都點點頭。
比起緩蝕劑,對於封護劑的研究就更少了。毫無疑問,這也是一個值得探索研究的領域。
不過,飯得一口一口吃。
高盛笑道:“我都記住了。等我做好緩蝕劑的研究,就啟動封護劑的研究工作。”
喜歡江海潛尋請大家收藏:()江海潛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