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
字數:3099 加入書籤
造船廠內,一個較大的工作間內,一應俱全。
張馳和助手們正在忙碌著。
和往常一樣,每日下午他都要到造船廠,去製作“蒼山船”的複原船。
在圍堰的保護下,張馳、耿嶽早就對沉船做了數據掃測工作,經過資料翻查、模擬還原,他們做出了一個等比縮小的複原模型。
現在,要做的事就是根據複原模型,製作和“長江口四號”蒼山船等大的複原船。至於殘船本身,不擬修複,保持原態。屆時,博物館中會圍繞殘船本體,專門辟出一個很大的空間,並同時陳列複原船,以為參照。
坐在工作間的一隅,張馳沉浸在製作複原船的世界中,雙手熟練地在木塊上穿梭,切割、打磨、拚接,每一個動作都精準而有力。眼神堅定而專注,仿佛周圍的喧囂都與他無關。
直到,鬧鍾突然響起。
這是張馳自己定的鬧鍾。他也擔心自己沉溺於此,憋壞了髒器。
張馳對助手們說:“都去下衛生間,休息一下。”
剛轉身,目光便和門外的幾個人對上了。
是郭超仁、艾娜、陳安宇和鍾小梅。
張馳一愣,才想起郭超仁跟他說過,他們要抽時間來現場看看複原船的製作情況,來為博物館建築規劃作參考。
一忙起來,張馳就忘了這事兒。
“我忘了,不好意思。”
“沒事兒,剛來呢。看你們在忙,就沒說話。”郭超仁說,“趕緊去衛生間。”
張馳回來時,看見鍾小梅正蹲在地上,看玻璃櫃裏的船模,眼中閃爍著求知的光芒,便笑問:“有沒有不明白的地方?”
“有,有很多。我一點一點問。”
“那我先給你一份資料。”說著,張馳從抽屜裏拿出一份資料,“注意,是內部用的。”
“我知道,我拿來學習,隻看,不拍照。”
“不是,這份是給你的。不用還我。這是複印件。不外傳就行。”
比起鍾小梅,艾娜、陳安宇更關注的是複原船的尺寸。他們找張馳要了一些數據,又問了一些專業問題。
末了,艾娜才蹲在玻璃櫃前,饒有興致地看了一會兒船模:“做得真好,您很擅長做船模吧?”
這句話很簡單,艾娜直接用了中文。
張馳點頭回應:“對,很喜歡。每當手中的木料、膠水、油漆,在我手下變成一艘艘栩栩如生的船隻,內心都會湧起一股成就感,說不出來的那種……”
“船模成型的過程,是不是像十月懷胎,瓜熟蒂落?”鍾小梅給他打了個比方。
“對!”張馳笑著看向她,“說得太到位了。”
心裏暗道:不愧是中文係的女生,表達能力可比笨嘴拙舌的他強多了。
他也多問了一句:“小梅,你是在跟艾娜老師學習嗎?”
她要學習的就是策展,而艾娜是外聘的策展主任。此時,他倆一起出現,應該是拜了師。
鍾小梅忙點頭:“對!我不太會法語,但我們可以speak engish。”
張馳對此也有所了解,鍾小梅不僅是中文係高材生,英語水平也很不賴。
可在上海這樣人才濟濟的城市,一身才華被埋沒,也是常有的事。難怪她現在抓緊一切時間勤學苦練。
助手們都已經開工一陣了,張馳看了看手機:“要不,我先繼續組裝龍骨,你們隨意。”
幾人忙說:“你忙!”
他們繼續在工作間裏參觀,不時小聲討論幾句,鍾小梅則一邊看參考資料,一邊看張馳拚裝龍骨。
鍾小梅已經接觸過龍骨的相關知識,她知道,這是設置在船體的基底中央的一個縱向構件,位於船的底部,連接著船首柱和船尾柱。在那上麵,還有橫過的船肋加固。一般來說,龍骨是船殼第一個被建造的部分。
就像是,萬丈高樓想要平地而起,得先打地基。
看著張馳的熟練而流暢的操作,鍾小梅覺出幾分美感,不禁想起“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這類的句子,她悄無聲息地拍了一段,準備回頭再問張馳,適不適合放在展覽之中。
再一想,自己主要的工作方向,是做展覽文本,便又忖道:倘若她要詩意地描繪組裝龍骨的過程,該怎麽講述。
閉上眼想了想,心裏已有了幾段腹稿:
龍骨,是一艘船的靈魂,靜靜地躺在船體的基底中央,如同一根堅韌的脊梁,連接著船首柱與船尾柱,貫穿整艘船的始終。它位於船的底部,承載著整艘船的重量,也承載著海洋的波濤與風浪。
在龍骨的上方,橫過的船肋如同鋼鐵的肋骨,加固著船身,讓船在波濤中更加穩固。它們與龍骨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個堅不可摧的框架,守護著船與船上的每一個生命。
船首與船尾,龍骨繞過艏柱,仿佛是一條巨龍在海洋中穿梭,引領著船隻前行,為整艘船注入力量與信心,讓它能在驚濤駭浪之中,平穩前行。
通常,龍骨是船殼最先被建造的部分,它承載著整艘船的起點與希望,支撐著船身,也引領著船隻,向著未知的江海探索,追尋夢想與自由……
喜歡江海潛尋請大家收藏:()江海潛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