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尾聲 科技考古如同乘風破浪的巨輪
字數:3044 加入書籤
穿過精工打造的廊道,梁寬帶著高盛和金珊珊,乘坐隧道式電梯,降到江心之下。
他們先來到陳列出水的金銀器展廳——流光溢彩。
高盛還記得,四年前,她曾對王逸少說,她想參與到“長江口四號”出水文物的保護事業中。那時,她說他們在研發一種緩釋劑。不能用一種材料,而要通過複配的方式來達成;或者通過新合成的方式,來對已有的緩釋劑進行改良。
現下,她和團隊成員做到了。
一個月前,她帶著梁寬、金珊珊,已經為展陳出來的金銀器,做了一番保養。
今天,她從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再次過來,想親眼看看金銀器的養護情況。當然,主要是針對銀器。
約莫看了一個小時,高盛、梁寬、金珊珊都確認,養護情況良好,緩蝕劑起了作用。
高盛也覺欣慰:“還要長期觀察。希望這些精美的文物,能永遠流光溢彩。”
忽然間,廣播聲溫柔地提醒,現在已經是下午五點半鍾了,請觀眾們把握好參觀的時間,調整好參觀的節奏。
高盛便笑:“每天都增加一小時的工作時間,說明博物館流量很大嘛!來,你不是考古所副主任,兼博物館展覽部主任嘛,給老師說說博物館的運營情況吧。”
這是一早就定好的。
在很多市縣裏,考古所要把文物移交給博物館,有較為繁瑣的流程,雙方的人員編製也鮮有交叉,但因為盧威、匡有為的建議,為免人浮於事、交流不暢,上海水下考古所的部分成員,將成為“長江口四號”水下博物館的重要領導。
因此,郭超仁身兼考古所主任、博物館副館長之職。
“試營業的時候,我們隻放了一千張票。半年過去了,現在每天白天放出的是三千張票。夜場有五百張。也有些供不應求了。這五百張票,是收費的。”
“夜場不錯,”高盛笑看著金珊珊,“你們館也開夜場了吧?”
金珊珊點頭:“開了!托國家政策的福,飾博的流量也起來了。這對民營博物館來說,是一件好事。”江寧首飾博物館,簡稱飾博。
時間差不多了,幾人往館外走去。
高盛往左右看了看:“今天怎麽沒見郭館長呢?”
“這不是周六嗎?他現在可是二十四孝老公,周末一定要陪老婆的。”梁寬笑道,“他老婆剛有身孕,前幾天差點流產,偏偏要逞強要去上班。”
“哎呀,我記得小童身體不錯的呀。”高盛微微一詫,“該不會是,逃生那次受寒了吧?”
這個驚險故事,至今都是考古學界的一段奇談。
半年前,童嫿被綁匪劫持,但給郭超仁遞出了暗號。郭超仁猜出了綁匪的真實意圖,及時和警方聯係,在售賣魚鰾膠的萬老板那裏,布下了天羅地網。
估計吳二虎已抵達上海崇明島之時,童嫿裝作孕吐,到船舷邊嘔吐,郭超仁在攙扶她的時候,抱著她一起滾落河中。論遊泳潛水,吳二虎還有這本領,但閻鈴和那個幫手,不太可能比兩位專業人士強。
憑著這一點,二人很快潛入水中,盡快脫險。
剛好啟隆鎮的警察也已派出人馬,在附近搜尋,很快便抓住了閻鈴二人。
想起郭超仁、童嫿的那段經曆,梁寬抿嘴一笑:“不是那個原因。醫生說,她初胎年齡有點大,所以……”
高盛、郭超仁都露出了然的神色。
“一會兒,張馳老師、策展人鍾小梅,會和我們一起吃飯。”
“好。”高盛點頭,“他倆是不是也快結婚了?”
“是,剛領證。”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觀眾們三三兩兩,攜伴而出。
與此同時,卻也有幾輛小車駛了過來。
梁寬知道,這多半是來趕夜場的觀眾,不覺露出自豪的笑顏。
一直以來,多種學科知識、先進科技手段,與考古研究實踐深度融合,為建設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提供著源源不斷的動力。
近年,我國海洋科技實力取得了跨越式發展。水下考古工作者們,一次次用科技“打撈”曆史,不斷拚合著古代文明的吉光片羽,為海上絲綢之路研究提供最可信的模本,助力“一帶一路”建設高質量發展。
曾幾何時,英國人在中國南海盜撈沉船,牟取不當利益,破壞文明信息,侵害國家主權。為此,我國在人才技術空白的情況下,設立了當時唯一的水下考古專業機構“水下考古學研究中心”。
經過40年的發展,我國逐步建立起了完整的水下考古體係,硬核科技更是一次次助力中國水下考古事業取得新的曆史性突破。
2027年,他們這一批水下考古考古人,通過高新技術,確認“長江口四號”沉船為一艘元末明初的戰船。如今,他們終於完成了探測、打撈工作,在江底建造了一個美輪美奐,充滿科技含量的水下博物館!
念及此,梁寬突然想起博物館序廳裏的一段文本:在這廣袤的曆史長河中,科技考古如同一艘乘風破浪的巨輪,引領我們探尋那遙遠的過去。每一次的發掘,都是對古人的致敬,對曆史的尊重。而科技的力量,更是為這一領域注入了新的活力,讓那塵封的歲月重現生機!
正文結束)
喜歡江海潛尋請大家收藏:()江海潛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