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

字數:6771   加入書籤

A+A-


    第316章 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
    借著閑聊的方式跟陸放翁增進感情,同時也是希望能夠通過陸放翁的講解、提前多了解下神都的基本情況。
    於是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裏,蘇清和便基本上沒有跟餘震一起待在馬車的車廂內,而是始終騎馬跟在陸放翁的身旁,陪著陸放翁天南海北的各種神侃。
    都說人生四大鐵,一曰袍澤之情、舍生忘死之念,二曰同窗之誼、寒窗切磋之誌,三曰共利之契、金帛相授之盟,四曰狎遊之誓,平康並轡之約。
    而像蘇清和跟陸放翁這般,連續數天時間裏,每每從早聊到晚上,甚至由於太過投契,連晚上都要秉燭夜談的情況,其實和四大鐵相比也沒什麽區別了。
    雖然不如四大鐵來的直接、牢固,可感情上的增進卻讓兩人迅速的抹平了原本該有的那種陌生感。
    時不時再拉著餘震一起喝幾頓大酒,都不用共同經曆什麽事情,蘇清和便跟陸放翁仿佛相交莫逆一般。
    男人之間的感情,有時候就是這樣簡單。
    “前麵的關隘便是離開上黨郡之前的最後一座關口了。隻要通過關隘,便通過了上黨郡的群山環繞,接下來前往神都的官道筆直如線、一片坦途。慢則四五日,快則兩三天,就能抵達神都外圍了。”
    陸放翁騎著‘黑獄’,朝著前方隱約可見的一座雄關指了指,開口介紹道。
    不得不說,‘黑獄’的身高所帶來的視野著實相當不錯,蘇清和在之前的幾天時間裏,曾跟陸放翁提過相應的要求,騎乘在‘黑獄’的背上,體會了下玄甲騎將的感覺。
    相當意氣風發!
    要不是陸放翁能壓製得住‘黑獄’,蘇清和根本別想在‘黑獄’的後背上騎穩。
    這匹戰馬之王看起來脾氣相當暴躁,很難容許比自身更弱小的存在騎乘。
    同時由於‘黑獄’的體型過於龐大,導致其馬背遠比正常的戰馬更寬闊,實際的騎乘體驗非常一般。
    按照陸放翁的解釋,想要騎乘這些混血戰馬作戰,修士必須能做到和胯下戰馬心意相通才行。
    通過體內的靈氣流轉,同胯下戰馬進行精神層麵的溝通,同時以靈氣控製身體,完全貼合在馬背上,這樣才能在作戰過程中人馬合一,跟胯下戰馬形如一體,產生合力的作戰效果。
    所以騎乘混血戰馬的方法,並非如同普通騎兵那樣,以雙腿夾住馬腹來固定身體。
    事實上,隻要是合格的混血戰馬,體型便遠在普通戰馬之上,正常人族的身形根本沒辦法去做出夾緊馬腹的動作。
    唯一的辦法就是利用體內靈氣,讓自身緊貼著馬背,並不依賴於雙腿的力量,僅僅依靠氣息的黏合,便讓騎士和戰馬渾然一體。
    要做到這一點,除了騎士自身的努力以外,戰馬對於騎士的認同與否,也占據了關鍵因素。
    至少蘇清和騎在‘黑獄’的後背上時,能夠清晰的從‘黑獄’的身上察覺到幾分不屑的情緒。
    很難想象,一匹馬竟然會歧視人類……
    “也就是說,最壞情況下,邊境‘結界’一旦被攻破,那上黨郡就確實是咱們人族必須用盡一切辦法去守住的地方?否則當妖魔一方連上黨郡這群山環繞之地也突破了的話,從這個關口傾巢而出,將直奔神都而去?麵對著妖魔的兵峰,神都根本無險可守?”
    蘇清和開口問道。
    陸放翁點頭道:“沒錯,這關口最開始叫壺口關,因為上黨郡的地形很像一個巨大的壺,而這個關口就是上黨郡通往神都的唯一出路。
    後來朝中有老大人覺得壺口關的名字不夠霸氣,有失朝廷威儀,因此建議改名為虎口關。再後來,又有老大人覺得虎口聽著過於溫和。
    於是繼續上書,奏請朝廷將關口的名字改成了虎牙關,直至現在。因為太過重要的緣故,關隘裏常年有甲等強者坐鎮,視為神都門戶。”
    蘇清和嘴角抽了抽,無語道:“朝中的老大人們是吃飽了撐的沒事幹嗎?那麽多麻煩和問題不去想辦法解決,揪著一個關隘的名字較什麽勁?”
    陸放翁失笑道:“不然他們能幹什麽?真要盯著朝廷的問題和麻煩去解決,那他們自己就會變成問題和麻煩,成為別人的眼中釘、肉中刺,說不準什麽時候就要因為意外而身死了。
    可身在朝中,又不能一點事情不幹,那樣會顯得自己太過無能,導致被人遺忘。對於朝中的老大人們來說,被遺忘和被罷官相比,沒什麽區別。所以總得找點事情,借之體現自己。”
    蘇清和嘲諷道:“於是盯著關隘的名字使勁?把寶貴的時間和精力全都浪費在這種毫無意義的事情上?”
    陸放翁聳肩道:“不然呢?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想要讓自己的官帽子戴的穩,就必須學會如何正確的屍位素餐。不懂得如何裝糊塗的官員,永遠不可能在仕途上混的多麽順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兩人正閑聊間,隊伍的前方出現了另外一支車隊的身影。
    相比於他們的隊伍,前方車隊的規模同樣不小。
    打眼看去,至少二十多輛用雙馬拉動的貨運板車正在官道上緩慢的前行著。
    而在馬車的周圍,足足數百人將所有的馬車團團包圍,同時還有數十名騎士前後呼應,其中一些騎士肌肉虯結,雙目中隱有神光內斂,顯然是練家子。
    拉動貨運板車的那些馬,並非善於奔襲的戰馬,而是耐力更足、力量更大的挽馬。
    再加上它們拉動的那些貨運板車似乎全都馱著重物,以至於隊伍前行的速度不快,瞧著應該隻有蘇清和所在隊伍的一半左右。
    當蘇清和一行人發現了前方車隊的身影時,前方車隊的人顯然也注意到了自家車隊的後方出現了一個新的隊伍。
    目測了下後方隊伍的行進速度,前方車隊的人沒有任何猶豫,直接開始指揮自家車隊向著路邊靠攏,擺出了一副要讓後方隊伍先行通過的樣子。
    二十多輛雙駕馬車,數百隨隊人員,想要如臂指使的進行調派,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特別是隊伍本身人員數量和馬車數量都相當多的情況下,即便是在官道上,也拉出了相當長的隊形。
    因此很是耗費了一番工夫,直到蘇清和一行人的車隊都快要抵達近前時,整支隊伍這才終於完成了靠邊讓路的操作。
    由崔氏和陸家混合在一起的車隊,規模同樣不小。
    餘震幾人隻有一輛馬車,可崔氏跟陸家的馬車加在一起,卻絲毫不比前麵這支隊伍的馬車數量少。
    區別在於,崔氏跟陸家的馬車之中,幾乎沒有用來運貨的,那少量的貨物都是價值昂貴的珍品,不怎麽壓重量,在挑選馬匹用來拉車時,自然不需要專門使用耐力更足、力量更大、卻速度較慢的挽馬。
    這極大的增加了整支隊伍的行進速度。
    和遇到的隊伍擦身而過,蘇清和好奇的扭頭打量了下對方整支隊伍的情況。
    超強的感知能力讓他確認遇到的這支隊伍裏,起碼有一名甲等的大修行者坐鎮。
    可比較莫名其妙的是,除了那名甲等的大修行者以外,蘇清和沒在隊伍中察覺到哪怕一名乙等的修行者。
    在甲等強者之下,便是十幾名丙等和丁等在湊數了……
    至於其他的數百人,幹脆隻是強壯一些的普通人而已,遇到山匪流寇或許還能起到一些作用,麵對著修士時就隻能聽天由命了。
    “看起來應該是四海錢莊和戶部聯合起來的押運隊伍,沒猜錯的話,那些板車上拉著的都是現貨銀錠或者現貨金錠?不過板車全部被厚布遮蓋住了,隻能從外觀上看出來都是板板正正的箱子,卻看不到箱子上貼的封條內容,所以沒辦法判斷出實際情況。”
    陸放翁的聲音在蘇清和耳旁響起。
    隨著陸放翁的提醒,蘇清和的目光更多的落在了那些馬車上。
    對方車隊的所有人雖然全都停了下來,可靠在路邊上,每一個人卻全都充滿了戒備之意。
    眼神警惕的盯著蘇清和一行人,特別是陸放翁胯下騎著的那匹‘黑獄’,明顯讓這支隊伍的人異常忌憚。
    “走吧,既然是押運隊伍,那麽按規定就不能跟任何其他人同路而行。由四海錢莊和戶部組織人手聯合押運,說明那些車輛裏運送的銀錠或者金錠數量龐大,很可能是押解往神都填充府庫的。太過關注的話,我們會被懷疑有不軌之心的。”
    陸放翁注意到了蘇清和的目光,不由開口提醒道。
    蘇清和略感疑惑的問道:“你怎麽知道這是四海錢莊和戶部聯合押運的隊伍?”
    陸放翁被問的有些懵,下意識的伸手指了指對方隊伍最前麵頭車上豎起來的兩麵正迎風招展的大旗,開口道:“那不就是四海錢莊和戶部的旗嗎?”
    蘇清和順著陸放翁所指的方向看了看,旋即不好意思的說道:“抱歉,我不認識。”
    陸放翁無語,緊接著便發現對方隊伍的人在他伸手指向了旗幟後,突兀的一個個反應略顯過激的做出了準備戰鬥的姿勢。
    無語的情緒頓時更加濃鬱了幾分,陸放翁隻能訕訕的收回了自己的手,同時大聲吆喝著讓隊伍的前行速度再快一點。
    兩支隊伍迅速的錯身而過,期間並未發生任何擦槍走火的情況。
    當彼此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後,蘇清和回頭望了一眼。
    在那支隊伍的人員臉上,他非常清晰的看到了類似於‘鬆了口氣’的情緒流露。
    “咱們大周的官道建的還真是結實。”
    收回了目光,看著越來越近的虎牙關,蘇清和笑嗬嗬的開口道。
    “恩?什麽意思?”
    陸放翁疑惑道。
    蘇清和伸出大拇指,反著越過自己的肩膀向後指了指,開口道:“那些雙駕馬車拉的箱子看起來可著實不小,就算蓋著厚布,瞧不見裏麵具體的情況,可從輪廓上來看,一個個肯定都已經將運力拉滿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種情況下,無論箱子裏裝的是銀子還是金子,其重量都會相當的驚人,然而你看那些馬車的車輪,壓在官道的地麵上所形成的車轍印跡,著實比較淺顯,說明官道足夠結實,這才能確保不被壓壞。”
    陸放翁聞言,笑著說道:“確實,官道在鋪設的時候,要求極高,不光大雨漫灌的情況下不能出現泥濘和坑窪之處,同時為了確保咱們大周境內始終暢通無阻,一旦有需要,各種後勤補給必須能用最快的速度運抵前線,官道在受力上也必須能極大的抗壓才行。”
    蘇清和點了點頭,沒再繼續多說。
    盡管他覺得那四海錢莊和戶部聯合的押運隊伍有問題,可陸放翁確認過了對方的身份,那即使有問題,也跟他無關,著實沒必要去尋根究底。
    萬一平白無故的招惹上了跟自己本應毫無聯係的麻煩,自己又該上哪說理去?
    好奇心害死貓,大多數的情況下,人都要學會克製。
    至於他為什麽會認為那個押運隊伍有問題,道理也很簡單。
    無論金子還是銀子,都屬於密度極其誇張的金屬。
    其中銀子的密度大概是一立方米的體積能達到十點五噸的重量,而金子的密度更是達到了一立方米十九點三二噸!
    雙駕馬車的車板上究竟拉了多少金銀,這個由於被厚布蒙住了的緣故,不可能看得清楚。
    但有一點能夠確認的是,每一輛雙駕馬車的車板上,拉著的那些箱子的體積,都絕對超過了一立方米!
    除非箱子裏隻裝了極小的一部分金錠銀錠,其他體積都是空的,又或者運送了一些密度沒那麽大的東西,否則且不提馬匹能不能拉得動貨物,光是馬車本身能不能承受得住這種重量,都得兩說!
    況且官道無論多麽結實,被拉著幾十噸貨物的車輪碾過,表麵留下的痕跡絕對不會那樣輕微!
    喜歡我有一鼎煉妖壺請大家收藏:()我有一鼎煉妖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