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樸實、無華、且枯燥

字數:7164   加入書籤

A+A-


    接下來的一段日子,蘇清和罕見的過上了兩點一線的生活,樸實、無華、且枯燥。
    他依舊沒有搬去鎮妖衛的營地裏居住,為此還惹得林青璿有些不滿。
    不過在稍作解釋之後,林青璿也就對蘇清和的選擇表示了理解,並給了蘇清和一些福利以示欣賞。
    沒搬去營地裏居住的原因很簡單,他接下來要負責的官員之女失蹤案,名義上還是要交由整個臨時職司來處理的。
    算是鎮妖使司和神都府衙的聯合辦案,需要用到六隊隊員的地方幾乎沒有。
    這種情況下,搬到三營六隊的營地裏去居住,對於破案起不到任何積極的作用,反而會給他的行動造成一定的阻礙。
    比如小蘭花這位六隊裏頗為特殊的存在……
    考慮到小蘭花所修煉功法的特性,如果他在營區內居住的時候被小蘭花突然夜襲了怎麽辦?
    正常來說,他當然把持的住。
    但睡夢之中若是被小蘭花瞅準了機會,絲毫不給他理智拒絕的空隙,直接衝到他的床榻上,趁著他還沒睡醒時便當場啖指咬舌、口誅逼伐,難道他還能強硬的直接將小蘭花推開嗎?
    恐怕剛來得及睜開眼,生米就煮成熟飯了吧?
    柳下惠能坐懷不亂,那也是因為穿了衣服的!
    林青璿對於蘇清和的這種擔憂表達了頗為認同的態度。
    雖然她在六隊內的威望不低,說的話一般都能得到貫徹和執行,可小蘭花受到所修功法的影響,容易在非原則性的問題上犯錯誤。
    哪怕林青璿現在是隊長,也不可能掌控麾下隊員們的所有言行舉止,因此林青璿認為蘇清和的擔憂很有道理。
    為此而采取的躲避態度,盡管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卻起碼能夠確保問題不至於在短時間內發生。
    起碼林青璿自問易身而處的話,她也想不到比這種方式更好的應對辦法了。
    得到了來自於直屬上級的許可,蘇清和暫緩搬去鎮妖衛營地居住的決定隨之暢通無阻。
    再加上稅銀失竊案的後續已經轉變為了對虧空稅銀的秘密調查,跟臨時職司再沒有任何關係,由此蘇清和便每天隻需要在餘震的臨時住處和戶部之間兩頭跑,完全不用再去摻和其他麻煩的事情。
    跟他最開始預想的一樣,臨時職司從神都府衙接手了官員之女失蹤案後,搬來的所有案件相關卷宗,記錄的內容都對破案沒什麽幫助。
    除了詳細記錄失蹤女子的體貌特征、身份來曆,以及大量來自於身邊之人的口供外,案件卷宗內甚至連基本的、失蹤現場的勘察報告都沒有。
    對於這一點,江別離給出的解釋頗為離譜。
    按照江別離的說法,是因為目前已知的三名失蹤的官員之女,並不能確定她們具體的失蹤地點。
    跟隨在那三名官員之女身邊的侍女,根本說不清楚自家小姐是什麽時候突然不見的。
    這導致神都府衙直到現在為止,甚至都不能確定三名官員之女的失蹤現場究竟在哪,又如何能記錄下對失蹤現場的勘察報告呢?
    蘇清和對此相當無語。
    隻覺得神都府衙的諸多神捕們,在查案的表現上真是粗糙的令人不忍直視。
    神都府衙提供的案件卷宗,還有江別離等神捕對於案件目前了解的進度,都對破案提供不了太多的幫助,蘇清和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唯一能做的就是靜靜等待著下一位受害人出現。
    最壞的局麵是,三名官員之女接連失蹤後,始終不出現第四位受害者,那案子或許就會徹底變成懸案,很難再找到破案的線索。
    既然官員之女失蹤案被卡住了,蘇清和在臨時職司內也就變得無所事事起來。
    不想平白浪費時間的前提下,蘇清和幹脆每天都同江別離等人詢問神都府衙對於街麵上進行掃蕩行動的收獲,以及不斷的找江別離等人從神都府衙的庫房裏調閱各種各樣的卷宗。
    這些要求非常繁瑣。
    要是沒有臨時職司的關係在,江別離等人根本不可能配合蘇清和。
    反正神都府衙跟鎮妖使司之間互不統屬,就算是鎮妖使司的副司正謝歸塵親自出麵,江別離隻要不怕得罪人,便都可以不予理會。
    整個鎮妖使司裏,唯有司正葉凜淵具備特殊的身份和地位。
    一旦葉凜淵願意親自出麵,那即便沒有統屬關係,神都的各大衙門、乃至於九位閣臣,甚至是當今皇帝,都會給出足夠的尊重。
    偏偏臨時職司在稅銀失竊案告一段落後並未原地解散,反倒是又有了新的任務安排,且維持了之前的抽調架構。
    而名義上臨時職司的最高負責人是大都督王崇山。
    隻要王崇山發了話,江別離就必須聽,絲毫沒有拒絕的餘地……
    於是這段日子裏,蘇清和過的非常愜意,江別離等幾位來自於府衙的神捕卻過得極為難受。
    他們不理解蘇清和要那些看起來無比瑣碎的各種卷宗的目地是什麽……
    蘇清和自然不會同他們解釋,隻說是跟查辦官員之女失蹤案有關,可實際上是希望借此找到一些妖魔密諜的蛛絲馬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在東武城用過的大數據分析法確實不適合繼續在神都使用。
    但那隻是不適合大張旗鼓的去用。
    若是調動了太多的人手,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最後的結果卻不盡如人意,根本就沒辦法對上對下進行交代。
    可偷偷摸摸的整合下數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裏看看妖魔密諜有沒有露出什麽破綻,這還是沒什麽問題的。
    唯一的麻煩是江別離幾人總會詢問蘇清和,他索要的那些卷宗,對查辦官員之女失蹤案到底能起到什麽作用。
    蘇清和給出的答複很是敷衍,江別離幾人不信,又沒有更好的辦法,隻當是蘇清和不打算告訴他們實情,倒是沒想過蘇清和索要那些卷宗,其實另有目的。
    除了白天在戶部的臨時署衙內假公濟私以外,蘇清和每天晚上都會返回住處,同餘震互通有無。
    朝堂上發生的事情,必須得由餘震告訴他,他才能了解到最新的動向。
    同時關於血契妖傀的事情,他也得一點一點慢慢讓餘震有一個心理準備,以免到時候突然拿出來,再把餘震給嚇著。
    根據餘震的描述,吳璃在確認了稅銀失竊案的實際情況後,沒有立刻針對稅銀虧空的問題掀起大刀闊斧的調查,而是先賣了一個破綻。
    都察院一位正七品的監察禦史,在大朝會上忽然出列彈劾四海錢莊挪用救災銀兩,涉及數額極其巨大。
    按理來說,四海錢莊雖然是皇室的錢袋子,但對外確實沒有官方身份,明麵上始終隻是一個民間錢莊而已。
    這種基礎下,都察院的禦史們無論如何都沒有主動對一個民間錢莊進行彈劾的權利。
    可道理歸道理,現實是現實。
    由於四海錢莊根正苗紅的皇室背景,又擁有著遍布整個大周、幾乎鋪滿了上至神都、下至所有縣城的分號體係,使得四海錢莊在很多時候都要承擔起相當重要的賑災撫慰任務。
    不管是來自於戶部的賑災撥款,還是來自於各個地方官府的常平倉賑災糧調配,四海錢莊都能依靠著遍布大周的分號體係,極大的提升賑災效率。
    這裏麵上上下下能夠伸手的環節可就實在是太多了,豐厚的油水足以讓經手之人眼紅心熱、進而做出不理智的事情。
    如果僅僅依靠錢莊自身的內查製度來威懾諸多經手之人,光是想想都知道不靠譜。
    於是很久之前,皇室就跟內閣達成了意見上的一致。
    四海錢莊內部的賬目,是獨屬於皇室的機密,內閣無權幹涉、以及查看。
    可涉及到了朝廷的財物,僅僅是需要借由四海錢莊的分號體係進行調配,這些東西內閣是有權利按照常規監察方式給予監督的。
    那位正七品的監察禦史,在大朝會上彈劾四海錢莊挪用救災銀兩的舉動,便是基於對這個權利的合理運用。
    然而監察禦史的彈劾卻引發了保守派旗幟鮮明的反對,再加上吳璃模棱兩可的態度和內閣幾位大佬的沉默,這突如其來的彈劾並未在朝會上引發任何動蕩。
    不過事情沒有到此結束。
    大朝會過後,各種彈劾四海錢莊的奏章開始雪花一般的紛紛飛入宮中。
    這些奏章按照程序都要先在政事堂裏被閣臣們過上一遍。
    其中重要程度一般的奏章,閣臣們自己就有權直接進行批示處理。
    隻有非常重要的奏章,才需要閣臣們提供處置意見後,再繼續提交給皇帝進行審閱。
    由於一下子冒出了太多彈劾四海錢莊的奏章,據說閣臣們內部還開了一個簡易的會議。
    主要是詢問禦史大夫崔元烈對於這件事情的看法。
    畢竟,最開始的由頭來自於一名隸屬都察院的監察禦史。
    這種人突然蹦出來彈劾四海錢莊,自然會被看做是崔元烈的某種試探。
    否則正常來說,即便四海錢莊內部在調撥戶部賑災財物時出現貪墨的舉動,也不會有什麽人跳出來自討沒趣。
    法不外乎人情,理不外乎人心。
    有督查的權利,不意味著就真的要動用這種權利。
    上上下下、滿朝皆貪,很多事情隻要不是特別過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糊塗蒙混過去,對所有人都好,實在是沒必要去較這個真。
    可崔元烈給出的答複卻讓幾位閣臣感到頗為吃驚。
    那名監察禦史並非崔元烈的人!
    緊接著就是一番緊急調查,得到的最終結果令主持會議的張太玄倍感哭笑不得
    那名監察禦史,竟然是他張太玄的人!
    關鍵是,這次事件尚未發生之時,他張太玄都不清楚自己這棵參天大樹下,居然還有這樣一位黨羽!
    人所處的位置越高,距離地麵就越遠,向下就越看不清楚底部究竟站了多少徒子徒孫,被籠罩在他龐大樹冠的陰影之下。
    那名監察禦史和張太玄之間至少隔了三層關係,盡管以首輔門人自居,可實際上卻連張太玄府邸的門檻都沒踏進去過。
    張太玄麾下類似情況的黨羽多如牛毛,從神都到地方,比比皆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因此查到監察禦史是自己麾下的黨羽後,張太玄非常幹脆的結束了會議,然後直接將那名監察禦史喊到了自己的府上。
    沒有人知道張太玄跟那名監察禦史說了什麽,隻是從結果來看,張太玄在召見完那名監察禦史後的第二天,便在小朝會上主動提出要對四海錢莊挪用賑災銀兩的問題嚴查到底。
    首輔發話和監察禦史彈劾的力度完全不在一個層麵。
    一眾官員在麵對著監察禦史的彈劾時,第一反應是先看看風向,搞清楚具體屬於什麽章程後,再做決定是讚同還是反對。
    而麵對著首輔發話的局麵時,他們的第一反應卻是立刻站隊,先把氣勢搞起來後再看看是什麽風向。
    沒辦法,首輔主動表態,這時候誰出列站隊,或許首輔記不住,但誰沒出列站隊,首輔必然看在眼裏!
    張太玄的主動施壓讓原本占據了一定優勢的保守派瞬間落入了絕對的下風。
    之前還能模棱兩可和稀泥的吳璃,不得不立場明確的表達了對四海錢莊的維護態度。
    奈何女帝繼位時日尚淺、威望不足,有著張太玄的主動衝鋒陷陣,饒是吳璃親自下場也很難抵擋。
    勉強堅持了幾天後,吳璃看起來非常不情願的在張太玄無比強硬的態度下進行了妥協,不得不同意了內閣對於四海錢莊進行詳細調查的建議。
    並且由於保守派激烈的反對態度,內閣要求調查範圍擴大化。
    除了要調查四海錢莊挪用、貪墨賑災銀的舉動以外,還要調查保守派一眾官員跟四海錢莊之間有多深的不正當關係。
    吳璃的反對被張太玄當場頂了回去,除非行使皇帝權力,將張太玄罷免、貶斥出神都,否則麵對著這樣的局麵,吳璃能做的事情有且隻有一個,那就是同意……
    喜歡我有一鼎煉妖壺請大家收藏:()我有一鼎煉妖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