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全款拿下
字數:4018 加入書籤
帶小院的房子,屋子多,麵積也大,住著指定比不帶院子的舒坦,可價格也高。
這年頭買賣房子,實屬稀罕事,不是說沒有,而是少的很。
大家也沒太多講究,什麽平方、單價之類的,並不是最重要的關注點。
談價格也是一口價,少有拿著一平米多少錢說事的。
張紅旗他們先去了那兩套挨著的院子,寬敞程度自然沒法跟靠山屯比,可這是在沈陽,能有個小院,也就沒啥這方麵的挑揀了。
最關鍵的是,單門獨戶的,越往後越不好找了。
“這院子瞅著不賴,該有的全都不缺,拾掇一下子就能住人。”
“賣房那兩家人估摸著是商量好的,全都要兩千四,他們兩家也是最上心的,隔三差五過來掃掃灰啥的。”
“那挺不賴昂,是不是剛打算賣沒多久啊?”
“嘿嘿嘿,就你機靈!可不咋滴,這玩意那可算是大件裏頭的大件了,賣的時間久了,就沒那個心氣了。”
所處的環境不一樣,人的需求也就變得不一樣了。
劉浩之所以這麽說,是真就有感而發。
你要是說,一個院子帶好幾間房,擱到沈陽這地方,憑這大小以及周邊的環境,賣兩千四百塊是真不算貴。
可這玩意咋說呢,眼下這個時期,十分的尷尬。
張紅旗心裏清楚,但凡再等一年兩年的,這個價格絕對買不到,甚至到了那時候,都不一定會流通到市場上。
眼下,劉浩也算是三人之中最有見識的。
上千塊的大件,他不是沒見過,甚至經手過,可哪一樣不是越貴越搶手?
在清泉縣,生活無憂存了點閑錢的,你首先想到的是,整個好牌子的收音機,改善一下子生活質量。
這還得是在解決了自行車和縫紉機這類更有用處的大件之後,才能考慮的。
可是在沈陽,已經開始搶電視機票了。
單就劉浩知道的,除了電視機緊俏還貴,往上頭數,那還有更大帶色彩的彩電呐!
那玩意,更金貴,更不好搶到!
一台彩電,商場裏賣一千多塊,已經超乎許多人的想象了。
可你要是能劃拉一張彩電票呢?
都不用自己找路子,但凡商場裏到貨,大門口必然排長隊,隊伍旁邊就有人收,三百四百的,全都舍得給!
眼下的事情,不能以後世的經驗來做出評判。
敢在幾十年後,誰要是說兩台彩電能換沈陽一座獨門獨戶的小院子,怕不是得把人腦子打成豬腦子!
“走,咱去瞅瞅那一套。”
劉浩拿到了三把鑰匙,這兩挨著的院子之外,還有一個距離不算遠的,那個院子更大一些,屋子也多出一間來。
隻不過,這院子顯然空置的有點久了。
不說院子裏的積雪連條路都沒清出來,就是說那些屋子,也瞅著有些破舊。
這種帶院子的房子,得住人才成,空著放在那,時間久了,哪哪都容易出毛病。
“這家人說了,要兩千五,不講價。”
剛才那兩套院子,明顯是兩家人商量好了的,但指定還能往下降。
畢竟剛開始賣沒多久嘛,還沒經曆過長時間的閑置。
所以報價的時候,肯定有多賣一點是一點的心思。
這家則不一樣,賣的時間太久,早就沒了心氣,直接說底價,能賣出去就成。
劉浩雖然沒賣過房子,可這個心理,他是把握的很準的。
張紅旗和趙鐵柱每個屋子都轉轉看看,除了落了不少灰,實際上倒也不算太差。
甚至單從寬敞程度上和今後居住的舒適度來講,明顯比那兩緊挨著的院子更強上一籌。
至於剩下的,哥仨也都轉過去瞅了一眼。
沒鑰匙進不去不要緊,在外頭也能大概估計個差不多。
這些房子是一批建成的,這年頭又沒什麽獨特例行那一說,除了麵積上的差別,院子裏麵的布局啥的,都大差不差。
沒院子那些更好說了,基本是一個模樣的。
這地方住的人也不少,不過不鬧騰,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因素,路上碰到的寥寥幾個,也都感覺好相處的樣子。
“柱子,這地方不賴,整一套吧?”
“嗯呐,就那倆挨著的,咱一人整一套!”
實際上,但從張紅旗和趙鐵柱的需求來講,是沒啥挑的。
畢竟緊挨著的,就那兩套。
但凡裏頭瞅著是那麽回事,就能買下。
可要是沒有緊挨著的呢?
這地方,哪怕是張紅旗有著後世的記憶,也覺得住著挺好。
甚至再過幾十年,這樣的住房,拿樓房換,張紅旗也不樂意。
反倒是那套院子大的,屋子也多一間那個,張紅旗瞅著也不賴。
咋說呢,後世動輒數十上百萬的商品樓,讓他感覺,眼下買這些帶院子的房子,就跟撿漏是一個心態。
說白了,還是覺得買到就是賺到,撿了便宜嘛。
正經來說,這個心態是不對的。
再過十來年,哪怕這片地方不拆遷呢,啥房子也賣不上好價錢了。
伴隨著九十年代下崗潮的到來,整座城市都陷入到泥潭當中,還說啥房子不房子的。
真要是想投資,那就找門路去京城,亦或者去那些未來烈火烹油的沿海城市。
哥仨一路商量,找那兩家屋主砍砍價,估摸著兩千一二就能買下來。
對於賣家而言,能夠遇到合適的買房人實屬不易,所以劉浩一聯係,兩家都沒耽擱。
碰了頭見了麵,兩邊商量了幾個來回,最後兩院子都以兩千一百五十塊成交。
買這種房子還有一個好處,普通人想要過戶改名字,或許會很麻煩,但這院子的屋主卻早早就跟房管所打聽清楚了,不然他也不敢賣。
正經的,普通人能接觸到的房子,也都是單位分的,買賣啥的,碰上不懂行的,顛顛跑幾趟都算是省事的。
雖說各種手續都沒背啥虧,可整體折騰下來,再把院子屋裏都拾掇一遍,等到能住人了,也就該出正月了。
前後二十天,張紅旗和趙鐵柱各自在沈陽多了一套房子,帶院子那種,美滋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