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啊?一氣買倆啊?!

字數:4137   加入書籤

A+A-


    緊挨著什刹海的胡同群裏頭,以眼下的價格,就算這院子一直荒著,當是買塊地皮了,都算是撿漏。
    當然,眼下買啥地方都是撿漏,事情也遠非買地皮那麽簡單。
    “紅旗,你魏大媽也不是外人,這院子你真買下來,一兩年都難住進去人!”
    郭大媽真覺得,今天算是白跑一趟了。
    甚至心底暗暗決定,下回再遇著合適的院子,自己個兒提前去瞅一眼,真靠譜了再跟張紅旗他們說。
    要不然,老整這破破爛爛的,誰都沒臉兒。
    本該推銷的魏大媽,也跟著解釋。
    這年頭不比後世,但凡資金到位,有點什麽活,工程隊爭著搶著幹。
    眼下想蓋房子,挺難的,甚至還不比在靠山屯蓋房子方便呢。
    建築公司人家都是排任務的,每個隊工作都安排的滿滿當當,公家的活還得等,更別提私人自己整了。
    就眼前這院子,別說蓋房子了,就是把裏頭的破牆爛瓦清理幹淨,就得費老大勁。
    街道辦倒是為這幾個院子發愁呢,真拿不出錢來修。
    這麽連著一起六個院子,一直荒著,那是妥妥的浪費。
    街道辦一開始還尋思,把這地方重新清理一下,蓋點房子啥的,還能成立個街道辦的小工廠,或者直接整成宿舍之類的,畢竟眼下處處都缺住房。
    可是真就一算細賬,別說蓋宿舍建工廠啥的了,就是清理完院子裏的那些被燒過的殘垣斷壁,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街道辦真的負擔不起。
    加上眼下都在搞退還政策,也允許房屋買賣了,於是幾個管事的就湊一塊琢磨,能不能咱也找個大頭,把這些院子買下來?
    可街道辦再著急,人家魏大媽也不樂意坑多年的老姐妹。
    咋說呢,你說她狹隘也行,說她思想覺悟不高也罷,反正就是這麽回事。
    但凡來個不認識的,魏大媽忽悠著給賣了也就賣了。
    可張紅旗他們這幫孩子,不是郭大媽領著過來的嘛。
    世間的事本就是這個樣子的,犯不著嚴格要求一個老太太。
    張紅旗他們看的這個院子,最靠裏頭,麵積也最大。
    院子裏寬足有二十米,長度超過了三十米。
    懂行的人打眼一瞅,就知道這是那種標準的大兩進院子。
    最開始的時候,應該能有七間房,中間三個麵積大,算是正房,兩邊各配倆小的耳房。
    甚至當初建成的時候,按照江南那邊的建築風格,外廊、遊廊、影壁、垂花門啥的,全都不缺,都該配的齊齊的。
    要不然,都對不起這老大的地方。
    可曆經這麽些年,幾經改建,這些東西早就沒了痕跡。
    眼下更是遭過火災,想要恢複最早的富麗堂皇,夠嗆。
    這已經不是錢不錢的問題了,一沒材料二沒懂行的老匠人,折騰不起來。
    不過張紅旗和林彩英也沒那老多講究,真要是重建,自然也不會非要按照當初那個明代進士的規格來。
    魏大媽和郭大媽全都勸,這玩意落手裏,就是個累贅。
    正經和郭大媽說的一樣,等閑一兩年住不進來。
    郭大媽說的這還是,有點辦法有點手段的,普通人就是給他這麽一個大院子,想真正住舒服,也得三五年擺弄。
    這裏頭的麻煩之處,張紅旗不是不清楚。
    實話實話,他看重的是這塊地皮。
    林彩英的態度是,可有可無,價格合適買下來,哪怕暫時住不進去也不打緊。
    說白了,還是財大氣粗唄。
    哪怕後世房地產最火熱那幾年,旁邊新蓋的樓盤,普通人明知道買到就是賺到,甚至能幾倍的賺,可手裏沒錢,知道不也白瞎嗎?
    “魏大媽,我們兩口子年輕呢,眼下也有地方住,要這院子也是為以後打算。
    拾掇啥的,慢慢來嘛,也算俺們兩口子有個自己的窩了。”
    張紅旗這話說的,能把吃瓜群眾氣死。
    眼下京城裏頭,住房問題真就比較難解決,好些人一家子擠在一間房,打地鋪都整的沒處下腳。
    就劉主任劃拉回來那兩間宿舍,一屋睡五個人,真要細掰扯,都算不上最困難那一撥,因為他們單住,不用擱裏頭過日子。
    這老大一個院子,到張紅旗嘴裏,就成他們兩口子將來的窩了,可不氣死人嗎?
    “真要啊?老郭,你說兩句。”
    魏大媽是生怕將來張紅旗兩口子反悔,到時候鬧起來,麻煩不說,兩邊臉麵上都不好看。
    郭大媽能說啥?
    這是她兒子的朋友,跟她是對脾氣,對她也尊敬,可畢竟不是自家孩子,還能管著人家買院子不成?
    一幫人湊一塊又嘮了一會,也算是定下了要買這座院子。
    有魏大媽在,也不用費勁探尋街道辦的底價了,直接就給說出來了。
    六千塊拿下,街道辦配合去房管所辦手續,區裏開證明,公證處公證,反正務求產權清晰。
    要說這年月辦事,確實有糊弄的,可更多的是較真。
    張紅旗他們害怕產權不明,人家街道辦也怕。
    對街道辦而言,都是為了工作,牽扯到六千塊這麽一筆巨款,回頭打了麻纏,渾身是嘴都說不清。
    1980年能一把拿出來六千塊的,擱京城也不多見,或者說,普通老百姓不咋能見著。
    就在郭大媽和魏大媽暗暗咂舌的時候,張紅旗又開口:
    “魏大媽,隔壁這院子鑰匙您也帶著呢吧?咱再去瞅瞅隔壁唄。”
    倆老太太沒多尋思,誰花六千塊不得挑挑揀揀貨比三家呐。
    “隔壁這院子啊,比這邊小那麽一丁點,價格單位也給定的低了點。
    要五千五,裏頭情況都差不多,真要說住啊,各有各的好處。”
    魏大媽人家也不嫌麻煩,這條巷子百十米長,攏共就這六個院子,張紅旗看上哪個,挑哪個就是了。
    她隻當是得閑跟老姐妹見一麵,聊會天了。
    打開隔壁的院子,張紅旗和林彩英、趙鐵柱倒是沒啥太多驚訝。
    當初遭火災的時候,應該波及的範圍挺廣,甚至估摸著,這六個院子連一塊給燒了,整一火燒連營。
    “那啥,魏大媽,這院子俺們也要了。”
    “啊?一氣買倆啊?!”
    “嗯呐,大媽,柱子也想買,他家裏人口多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