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0章 因果牢籠
字數:3559 加入書籤
970 因果牢籠
宇界之中,六道輪回,保持魂靈不滅。這是神人在創建宇界時必須安排的宇界秩序。
古神君創建的神陸,則沒有這種靈魂的輪回,無論是凡人還是神人,死後重歸太虛。魂靈從太虛中來,死後歸於太虛,卻不是輪回。因為魂靈寂滅,重新生成,再無前世的影子。這本來是更高級的輪回,卻不被人接受。人們貪戀今生,既然重生,也希望找回前世的記憶,得以輪回重修。
正因為如此,陳豔可以跨時空找回文菊,葉宇卻不能找回死去的仙人。
宇界是一個封閉的牢籠,太虛是一個開放的牢籠。魂靈循環本質上是相同的。宇界的魂靈輪回是不完整的,數量取決於宇界的強弱,而且受到宇界的限製,魂靈弱小,每成長一步都需付出巨大的努力。所以,成仙,成神,神魂都需要重新凝聚。所以才有了宇界仙人試練的這一段長期的經曆。而神陸上出生的凡人,成為仙,成為神,則不需要試練,因為太虛重組,使新生成的魂靈更適宜太虛環境。但神陸上的人,沒有轉世的說法,死去便是死了,沒有必要想著追回了。
進入太虛的旭界仙人,也逐漸的接受這種現實,置生死於度外,砥礪前行,才能走得更遠。
葉宇盡量的為旭界仙人提供修行的條件,對他們的生死也做出了足夠的保護措施。
修行哪有絕對的安全,各種隕落的可能,是誰也保不準的。
但無端的仇殺,是葉宇所不允許的。外界神人隻要敢向旭界仙人動手,便會被無情的殺戮。像陳飛路這樣的不肖子孫,在仙人中是極少的。隻要有,就會遭受嚴厲的懲罰,自家子孫也不例外。
因果是難以說清的。葉宇不會認為是自己鼓勵督促修行造成的,也不會認為是家族的管理出了問題。事出必有因,這個因是什麽呢?
葉宇深思,而不得令自己滿意的答案。因與果兩個變量糾纏著,其中的因素太過複雜,多次推演得出的結論都有所不同。
找來陳艮,希望能得到提示。
“父親,他的過失,其實沒有因果。”陳艮直接說。
“過失?沒有因果?”
“是啊。葉家子孫都很自律,從出生成長到成仙,都受到嚴格的教育和約束。他的行為隻能歸為一種過失。偶然而已。如果真要找出因果來,隻能歸於壓力過大,使他急於求成。作為葉家子孫,他隻能算普通的,沒有明顯的資質優勢,有此成就也是自己努力的結果,付出比別人多得多的努力。正是由於不願為家族丟臉,使他承受過度的壓力。加上他所在的小組對他的嘲諷,終於喪失了理智,失手殺了他們。也許是他想以此來證明他作為葉家子孫有著不弱的實力吧。”
“如此簡單?你作為因果修者,隻有這種程度?”
“嘿嘿,父親,其實世間的因果就是如此簡單,反樸歸真,才是真理。”
“這麽說來,沒有解法?”
“本就是大家族的通病。這種事也不是一次兩次發生過。可是,父親懲罰的過重了啊。飛路本質並不壞。”
“犯了如此大錯,不懲罰?”
“關他萬年禁閉,也就是了。這種事有前例的,發生的不是一件兩件。父親殺了他,成為慣例,以為再有同類的,隻有殺掉了。我葉家雖不強求比別的家族高貴,但也不能過於苛求啊,父親。這對我葉家也不公平的。”
葉宇歎了口氣,從空間中抓出陳飛路的神魂,“既然你說不該處死,就交給你了。我給他改了體質,重生之後換個名字。再世為人吧。”
陳艮接過陳飛路的神魂,謝過父親,匆匆走了。
陳艮的一番話是因,拯救飛路是果。當然要讓他負責。
葉宇不再潛修,親自管理東盟事務,旨在鍛煉自己的耐心。借以領悟智者心術。沒有智慧法則,隻是一種神智,通曉萬物,看透萬事,計算無遺,演繹完全。所以,智者不是靠領悟的,而是靠經曆。
心術,古往今來,有無數傳承。如同兵法一樣,誰都可以學會,但重在應變。
在處理事務過程中,葉宇反而覺得自己不配成為智者,零散的事務,壓得人直不起腰來,費盡心力,也難以事事達到完美。
如同一個牢籠,困在其中,掙紮不出。心術太難了,讓人無所適從。經驗隻可成為參考,事事都要反複思量。但是,考慮的越多,反而越是覺得不足。
人神事務,誰可以站在絕對的高度,一眼看出本質?算無遺策,事事完美,不過是幻想罷了。
但葉宇就是要追求完美。時空本源神術,進無可進,以現有的修為再難有寸進,所以,葉宇便不再強求,轉而修習智者之術。當年華君等人希望葉宇把主修放在智者方麵,成為一名智者主神。葉宇沒有改變初衷,仍然以時空作為主修方向。現在轉而修習智者,才知道智者之神的艱難。這本來就是一種心理上的認可,或者說是一個稱號,沒有法則可言,更沒有具體的方法可遵循。當年葉神尊贈與的神號,算把葉宇給坑了一把,什麽神號不可以,為什麽就稱為智神呢?當時還以為是對自己的認可呢,現在才知道它是一種累贅。有心改掉吧,卻已被神界認可。智神就智神吧,大不了強迫自己做得更出色一些。隻要自己不覺得累,管他們如何的評價?稱頌也好,詆毀也罷,用不著多注意。
這也是一種因果吧。隻要自己不把它當成一種束縛,就不會成為牢籠。
東盟逐步擴充,先是其他五界的個別勢力加入東盟,隨後擴展到全神界。三百萬年後,東夷六界除個別勢力外,全部加入東盟。東夷的名稱也被東盟所取代。
在葉宇的治理下,東盟快速成長起來,在後來的界會中,神人也開始進入名次之爭。新晉神君達到三百六十八人,超過了周墟其它各界的總和。完全超出了神界的認知的成長速度,讓整個神界有些難以置信。歸結起來的原因便是東盟長期處在戰爭之外,沒有損失過多的神人。但是,東夷各界也是長期的處在戰亂之中的,死的人並不見少。於是,又把原因歸結到亂世才能磨煉出強者。隨便你們怎麽猜,葉宇都不予反駁。
隻有自己知道這個奧秘,就是華君來問也不可能告訴他。要問是什麽奧秘,隻要看東盟的新晉神君幾乎全部投身於葉宇的領導之下就明白了。以神尊的修為,何以駕馭這麽多神君?還讓這些神君心甘情願的聽從命令。
無論說是智慧,還是說是心術,都沒有具體的標準。隻有去做,才能得到收獲。這就是最大的因果,打破牢籠的因果。也可以說是最高的智慧吧。即使說出來,讓你去做,你能達到嗎?說到底還是能力問題。
距離無量海開啟還有三百萬年時間,神君們鞏固完成,被葉宇委以重任,開始接手管理各界事務。東盟的整體已形成完善的規則,隻要不做出大的方向性錯誤,就不會對東盟造成惡劣的影響。
抽身輕閑之後,葉宇要利用這最後的時間多走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