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過年

字數:5568   加入書籤

A+A-


    眾人相互打趣,氣氛很是融洽。
    和幾個信任的臣子私下聚一起,宇文衍從來不擺皇帝的譜。
    他們也慢慢接受了這種在陛下麵前“放肆”的行為。
    “前輩可是大周棟梁,小言子,明日你去太醫署取些人參鹿茸送府上去……”
    像這種千年難出一個的科技人才,宇文衍是真心希望他能健康長壽。
    “謝陛下隆恩!”
    之前,綦毋懷文向他稟報了這兩個月來作坊的狀況。
    高爐煉鐵和灌鋼法的整套流程已試驗完畢。
    已經煉製了數爐,每爐出鐵量達到4萬斤25噸)。
    和他一開始預估的差不多。
    綦毋懷文改進的灌鋼法,使人們擺脫了“百煉鋼”一鋼難求的困境。
    現在有了大量優質的生鐵,加上後世更為先進的灌鋼法,實現鋼材自由指日可待。
    經過不斷地嚐試,用新型鋼鐵鑄造兵器,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五把兵器都有樣品出來。
    但是為了能夠達到宇文衍描述的終極性能。
    還得通過大量的性能測試,最終確定打造用料、方法、工序及蘸火介質等。
    據綦毋懷文講。
    在武器鑄造方麵,他兒子和孫子頗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之勢。
    在這五把兵器的鑄造中展現出了極高的天賦。
    老人很是欣慰,沒有辜負他當初為他們取名幹將,冶子這樣的名字。
    小皇帝也表態了,武器鑄造不用著急,務必做到精雕細琢,精益求精。
    另外還有一點很重要,那便是要考慮將來量產的可能性。
    一把兩把沒什麽用,小皇帝要的是能夠大批量生產。
    這樣才能廣泛裝備於軍隊之中。
    特別像唐橫刀和倭刀這種作為副武器的製式刀。
    爭取所有的將士,甚至是衙役、捕快都能人手一刀。
    如此一來,單單是製式刀的需求量就得百萬計。
    大周的府兵製還沒像隋唐時一樣,完全兵農合一。
    兵源大都還是官員貴族子弟,地主、富農家的男丁,少量自耕農男子。
    至於佃農和奴婢,根本沒有成為府兵的資格。
    當下和隋唐時相同的是,府兵所用的馬匹、武器甲胄等都要自行準備。
    所以,到時軍隊就算裝備製式刀,也是要軍士花錢買的。
    不過,府兵大多數都是有錢人的子弟,讓他們花點錢小皇帝也不會心疼。
    單單是裝備自行解決這一條,就把窮人從軍的路給堵死了。
    隨便一把兵器,一套鎧甲,一匹戰馬的支出。
    對於底層那些成天為了溫飽而苦苦掙紮的人來說,那都是高不可攀的數字。
    ……
    除夕前一天。
    畢王宇文賢到正陽宮參見小皇帝。
    “臣參見陛下!”
    “王叔快快免禮,一家人不用見外。”
    宇文衍上前拉住他的手拍了拍,以示親近。
    “王叔高升,朕還沒向你道賀呢。”
    落座後小皇帝示意畢王喝茶,一邊滿麵春風地笑道。
    畢王大司空先是被宣帝任命為上柱國,授雍州牧,後又拜為太師。
    已然成了權位最高的皇室成員。
    “托陛下洪福,承蒙天元皇帝器重,臣定當為大周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話說宇文賢作為大周明帝宇文毓的長子,能夠認清形勢,擺正心態,本身就需具備高超的智慧。
    他並不是那種地主家的“傻兒子”。
    這就使得宣帝重用畢王宇文賢之舉,更加讓人看不透了。
    難道他就不怕宇文賢成為第二宇文護嗎?
    其中原委,除了宇文贇本人,恐怕無人知曉。
    君臣叔侄二人小坐了盞茶功夫。
    畢王此行是來給宇文衍送東西的。
    之前。
    小皇帝讓冬官府的工匠染了些紅紙,以及縫製一些紅色香囊。
    香囊即荷包,用來盛放零碎細物的小袋。
    宇文衍打算當作紅包用。
    另外,還打造了數十副五子棋和麻將。
    五子棋用黑、白玉石磨製,棋盤是紫檀木雕刻而成。
    麻將選用上好象牙,冬官府雕刻大匠親自操刀,大小與後世一般無二。
    裝於百年黃花梨打造的木盒之內。
    除夕。
    皇宮內舉行了隆重的祭祀儀式。
    驅邪避禍,祈福來年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六畜興旺,五穀豐登……
    本來。
    年前朝廷是要舉行大朝會,總結一年的工作,皇帝發一撥賞賜下去。
    但太上皇懶得上朝,而且也確實比較摳門,也就把這道程序給省了。
    而宇文衍這個名義上的皇帝,就更加不用操心這些事情,也沒多少人把他當回事。
    天宮內。
    絲竹管樂聲聲,歌女舞伎翩翩起舞,熱鬧非凡。
    宣帝破天荒地大擺家宴,一家人齊聚一堂,共度除夕。
    宇文衍帶著小皇後司馬令姬先行參見太上皇及四位皇後。
    “免禮,今天多和諸位皇叔親近親近,和弟弟妹妹們好好玩……”
    宇文贇興致很高,一直樂嗬嗬地。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難得地在小皇帝身上露出了寵溺的眼神。
    兩位太皇太後看著行禮的一對妙人,也是笑容滿麵。
    最後,一眾嬪妃,皇叔及弟、妹向小皇帝、小皇後見禮。
    這些皇叔都是武帝的兒子,宇文贇的弟弟。
    次子:漢王宇文讚。
    三子:秦王宇文贄。
    四子:曹王宇文允。
    五子:道王宇文充。
    六子:蔡王宇文兌。
    七子:荊王宇文元。
    另外還有兩位妹妹,清都公主和義陽公主。
    這些皇叔都是十多歲的年紀,曆史上全被楊堅給殺了。
    兩位公主也是十二三歲,隻比宇文衍稍長幾歲,是他的親姑姑。
    這個清都公主曆史上還頗有名氣。
    因為她下嫁石保縣公閻毗, 生了兩個大名鼎鼎的兒子——閻立德和閻立本。
    兄長閻立德是唐朝大臣、建築家、畫家。
    弟弟閻立本卻是名聲更顯,做過唐朝宰相,是有名的大畫家。
    其代表作品《步輦圖》、《曆代帝王像》更是聞名後世。
    太上皇宇文贇名下,有三子一女。
    長子便是小皇帝宇文衍。
    次子宇文衎kan),生母王姬。
    三子宇文術,生母皇甫姬。
    都是五歲,不是皇後所生,屬於庶出。
    公主宇文娥英是天元皇後楊麗華所生。
    “哼,不喜歡皇帝哥哥了,那麽久不來看娥英……”
    四歲的小公主嘟著小嘴,氣呼呼地盯著小皇帝。
    “小氣鬼,你皇嫂不是每天都到弘聖宮陪你玩麽。”
    “來,皇兄教你玩五子棋。”
    宇文衍拿出一副五子棋在小公主麵前晃了晃。
    “皇嫂早就教過娥英了,我和皇嫂下棋去,不和你玩。”
    小丫頭還生著悶氣呢!
    一把搶過小皇帝手中的棋盒,拉著小皇後咯咯笑著跑開了。
    宇文衍笑笑,對這個妹妹有莫名的親切感。
    喜歡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請大家收藏:()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