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鄖公歸天

字數:6746   加入書籤

A+A-


    韋孝寬嘴唇蠕動。
    想要張口說話,卻發不出任何聲音。
    宇文衍輕撫其手背,滿臉關切之色。
    接過侍女手中的玉碗,親手喂了幾口參湯。
    參湯一多半沒有進到口中。
    宇文衍取出自己的絲帕小心擦拭。
    “謝……”
    韋孝寬眸眼顯露感激之色,艱難地張口說了個“謝”字。
    “你們下去吧!”
    “朕和國公爺說說話。”
    皇帝發話,眾人躬身應答,退了出去。
    望著宇文衍關切的眼神,韋孝寬無比欣慰。
    任由皇帝把自己的手握在掌心。
    “第一次見到老國公,朕才七歲。”
    “為了自保,說了很多大話,就是希望得到您老的支持……”
    宇文衍輕聲細語。
    把君臣之間的過往娓娓道來。
    說到挫敗楊堅矯詔奪權陰謀。
    正是因為德高望重的他和王軌,顏之儀等人穩住朝堂。
    促成小皇帝親政。
    隨後。
    宇文衍尊“三老”,封中書令。
    全力支持宇文衍落實“減免賦稅,休養生息”的國策。
    推行商貿,手工業,農業,軍事方麵的各項策令。
    開征商稅,充實國庫。
    開荒墾田,農業增產,糧食無虞。
    訓練府兵,鑄造先進武器裝備,軍事實力大大提升。
    使得大周在武帝宇文邕改革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壯大。
    最終。
    得以揮師南下,覆滅陳朝。
    實現神州大地數百年未有之統一大業!
    韋孝寬默默聽著。
    嘴角輕揚,渾濁的雙眸透出一絲精光。
    從宇文衍親政到如今。
    這十餘年,是其一輩子最為高光的人生階段。
    內心倍感榮耀與幸運。
    作為純正的漢人。
    能看到華夏文明繼續引領中原王朝走向強大。
    那是無比的激動和欣慰。
    眼前的少年天子,兌現了當初對他許下的承諾。
    而且。
    他也完全相信。
    在未來幾十年內。
    中原王朝將在皇帝的英明統治下,變得更加的強大與輝煌。
    超越強漢也絕非不可能實現的夢想!
    活到他這個歲數。
    經曆如此精彩的人生旅程。
    他韋孝寬已經沒有任何遺憾。
    聽著皇帝話癆般訴說過去的種種。
    韋孝寬難以開口,一直注視對方。
    目光柔和,心緒安寧!
    宇文衍從他的雙眼中,讀懂了老國公此時此刻的所有心聲。
    ……
    宇文衍離開了。
    心情沉重地返回皇宮。
    當晚子時。
    皇帝接到奏報:
    當朝上柱國、太師、中書令、討陳大元帥、鄖國公韋孝寬安詳終老於家中。
    享年84歲!
    宇文衍得稟,悲從心起,麵露哀色。
    於禦書房案台前沉默良久。
    而後。
    奮筆疾書,寫下一副挽聯。
    上聯:鐵馬金戈,百戰功勳鑄威名。
    下聯:國柱傾頹,一生忠義定乾坤。
    橫批:將相無雙!
    “鄖公歸天,舉國同悲!”
    “罷朝三日,降半旗,龍旗蓋棺,陪葬孝陵!”
    宇文衍開口。
    墨言領諭而去。
    皇帝給予“大周戰神”生平極高的讚譽。
    讓其陪葬於周武帝皇陵,也是對其一生忠君愛國的肯定。
    韋孝寬去世。
    朝野震動!
    國公府。
    白幡高懸,素稿飄揚。
    府內籠罩在一片肅穆和哀傷之中
    眷屬悲泣慟哭,撕心裂肺,令人聞之動容。
    京城大小官員,世家貴族,士子商賈等紛紛上門悼唁。
    就連普通百姓,販夫走卒,江湖草莽也登門祭拜。
    韋孝寬威名遠播,忠義兩全。
    哪怕定居長安的外邦胡商、學子對其都是如雷貫耳,崇敬有加。
    成群結隊地送上拜帖,前往祭奠。
    ……
    停殯期間。
    宇文衍再次駕臨國公府,親自上香吊唁。
    龍旗棺蓋的待遇。
    在所有人眼中都是無上榮耀。
    韋氏上下,感動不已。
    朝臣也更加明顯地感受到了皇帝對鄖公的優厚。
    同時。
    朝廷追贈使持節,驃騎大將軍,京畿道總管。
    諡號襄。
    “大周戰神”、鄖公韋孝寬停欞七七四十九天。
    二月二十八日。
    出殯。
    大周皇帝,當朝天子宇文衍親自扶欞。
    震驚朝野。
    這是皇恩浩蕩,天大恩典。
    這是開天辟地,前所未有。
    這是為臣典範,萬古流芳。
    大家還是低估了老將軍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
    宇文衍就是要把韋孝寬這個漢臣樹立成一座豐碑。
    顯示其弘揚華夏文化,融合中華民族的堅定決心。
    同時。
    也讓一眾朝臣以其沙場英勇,忠義雙全,為國為民的高尚品德為榜樣。
    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
    宇文衍以其君臨天下之雄姿,引領大周社會風氣。
    以華夏文化為榮。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以中華民族為傲。
    以國家大義為重。
    ……
    一代戰神終老,一個時代落幕。
    令人欣慰的是。
    少年天子意氣風發,如日中天。
    預示著大周蒸蒸日上,走向新的紀元。
    三月。
    春耕農忙時節。
    在播灑希望的日子裏。
    天下農人憧憬秋收的喜悅,辛苦中帶著一絲甘甜。
    在朝廷的力推下。
    曲轅犁,打穀機,鐵製農具,獨輪車,筒車等農業器具得以普及。
    手壓式抽水機和水輪泵也是遍地開花。
    這兩種百姓眼中神奇無比的“取水神器”,開啟了取水、灌溉的新局麵。
    同時。
    也啟發了天下機械愛好者的思維,引起更多機械方麵的思考。
    格物致知。
    宇文衍希望能在機械研發中。
    引申出一眾物理知識,發展成為一門學科。
    為以後的科技發展提供更多理論支持。
    比如最為基礎的力學。
    就與杠杆,齒輪,承軸,龍門塔吊,減震器,滑輪組,建城,造船等息息相關。
    隻要社會穩定,環境允許。
    各行各業都將在百姓無窮的智慧下厚積薄發,蓬勃發展。
    技術進步提高了生產力。
    農業的發展解決了糧食問題。
    生豬,牛羊,家禽的規模養殖改善了吃肉問題。
    為增加人口,增強身體素質提供了有力保障。
    宇文衍在農業方麵推行的一係列改革。
    經過近十年的發展後,取得了不斐的成績。
    種地。
    是刻在華夏百姓骨子裏的基因。
    以農立國。
    農業是曆朝曆代治國之根本。
    在生產力相對落後的古代。
    把地種好了,統治也就穩了。
    哪怕是科技發達的後世,農業一樣是必不可少基石。
    從目前形勢來看。
    宇文衍從農業方麵入手,大力改革。
    進而延伸至軍事,商貿,手工業的治國舉措是合理的,有效的。
    ……
    喜歡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請大家收藏:()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