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墨家機關術

字數:6738   加入書籤

A+A-


    說完這些。
    像是耗費了老人極大的心力。
    喘著粗氣,不停地咳嗽起來。
    墨家。
    倍受後世很多人推崇的思想、科技學派。
    特別是墨家機關術。
    被認為是人類文明機械科技的鼻祖。
    墨家在光學、力學、幾何學、機械製造、邏輯學和軍事科技等領域都有顯著成就。
    綦毋懷文竟然是身懷矩子令的墨者。
    盡管隻是三分之一殘令,那也是了不得的。
    難怪其在冶鑄方麵能夠取得輝煌成就。
    “前輩,此舉大義,您為華夏民族立下大功也……”
    宇文衍也是震驚了。
    伸手為其撫胸順氣,滿眼驚喜地說道。
    老祖宗傳承的機關術。
    對於機械署的科技發展,絕對能起到極其重要的推動作用。
    看到皇帝如此反應。
    綦毋懷文明顯鬆了一口氣。
    其實他也有賭的心理。
    墨家被大漢統治階級排擠,有著政治上的因素。
    若不是他認為宇文衍這個皇帝與眾不同。
    絕不可能把這個秘密說出來。
    至少。
    沒人知道的話。
    墨家機關術留下火種,還能夠在民間傳承下去。
    如今主動說出來。
    一旦上位者視之如癬疥。
    極有可能給這道星星之火招來滅頂之災。
    但作為手持矩子殘令的墨者。
    他也希望先賢創下的墨家傳承能夠發揚光大。
    為神州大地,為國家民族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他認為當今天子設立冶鑄司。
    出發點與墨家的“技”、“巧”、“術”等思想極為契合。
    鼓勵發明創造,重用身懷各種機關術的人才。
    研製水力手工車床,鐵製軸承,連杆曲軸,齒輪,鏈條,滑輪等機械零件。
    對於傳統筒車,水碓,水磨等生產器具,大力推行“木改鐵”計劃。
    大大提升使用效率,效果喜人。
    先後研製出腳踏打穀機,棉花脫籽機,四輪馬車,抽水機,水輪泵等生產生活器械。
    另外。
    還有神臂弓,八牛床弩這等遠程軍械。
    以及改進的大型投石機、可移動伸縮攻城車等。
    就是這麽一個重視此道的皇帝。
    還是開創三百年未有之南北統一的君王。
    綦毋懷文認為,這絕對是墨家機關術重見天日的一個契機。
    “陛下紫薇臨凡,眼見獨到。”
    “是華夏之福,蒼生之福,亦是墨者之福……”
    老人家希冀的眸光中,甚至帶著一絲祈求。
    “前輩放心。”
    “墨家機關術,乃是先賢智慧結晶,華夏民族瑰寶。”
    “朕定當不會讓其蒙塵於凡,泯然於世!”
    宇文衍言之鑿鑿,給了他一個肯定的眼神。
    如果是完整的墨家治國思想尋求政治地位。
    宇文衍或許還有幾分顧忌。
    畢竟,儒學治天下是主流。
    那些千年的世家大族,百年的貴族豪門都是儒家傳承人。
    若是有人想動文化這塊政治利益。
    那無疑是掘他們祖墳,絕對是不死不休。
    不過。
    墨家機關術無關政治,是他真正想要的東西。
    得到皇帝的金口承諾。
    綦毋懷文滿是皺紋的老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他很清楚。
    天子應下的事情就一定能夠做到。
    “前輩,此事還是得交給幹將和冶子。”
    “若是耽羅洲的墨者願意回歸中土,那就住京城來。”
    “在冶鑄司給他們安排獨立的研製工坊。”
    老人送上大禮。
    宇文衍也適時表明,此事由其兒孫出麵。
    “你把矩子令傳給幹將或冶子。”
    “朕隨後安排人員陪同,起程前往耽羅洲。”
    綦毋懷文老懷甚慰,點頭稱謝。
    “前輩,那你保重身體,等著墨家門人回京……”
    “謝陛下,老臣盡量活著!”
    老人家咧嘴大笑,難得幽默了一把。
    隨後。
    宇文衍詢問了甄權和其他一眾醫官。
    大家均表示此乃氣血不足,風燭殘年之症。
    藥石無靈。
    隻能休養為主,藥膳為輔。
    至於還能堅持多久。
    要看他自身的心氣和毅力。
    數月。
    半年。
    甚至一兩年也有可能。
    生老病死,自然法則,誰也超脫不了。
    宇文衍隻能接受這個事實。
    他希望這個曆史上名聲不顯的冶鑄巨匠,能夠多活一天是一天。
    和皇帝談話之後。
    綦毋懷文當機立斷,將矩子殘令傳給了孫子綦毋冶子。
    宇文衍回宮後下達詔命。
    墨言,元胄,李淵,麥鐵杖四人,隨同冶子前往耽羅洲。
    血殺組織派遣精英百人護衛。
    耽羅洲也就是後世的濟洲島。
    位於半島西南方向的海上。
    距離百濟沿海最近不足兩百裏。
    到大周經營的釜山港六百裏。
    從揚州港出海,經黃海一直向東,航行一千五百裏即可抵達。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目前。
    此島與百濟,新羅都沒有任何關係。
    居住島上的一些鬆散部落抱團取暖,各自為政。
    從揚州,蘇杭等港口出發,前往釜山港,和漢至平原的海船。
    都要經過耽羅洲。
    是航行途中極為重要的補給點。
    近幾年來。
    隨著中原造船技術的突飛猛進。
    特別是水密隔艙技術的應用,大大降低了海船遠航的風險性。
    越來越多往來商船靠泊。
    使得這處避世之島進入中原人士的視野。
    誰也不會想到。
    傳承墨家機關術的支係墨者會遠赴海外,在此落腳。
    從安全方麵來說。
    耽羅洲孤懸海外,遠離中土,目標不大。
    確實是不錯的避世之所。
    ……
    翌日。
    墨言一行和冶子起程前往揚州。
    宇文衍給江南道總管楊素去了密詔。
    讓其組建的黃海艦隊出海逛蕩一圈,順便把冶子等人給送耽羅洲去。
    今年春。
    揚州船塢下水的六艘小型寶船。
    其中有三艘就是專為海軍量身打造的海上戰艦。
    每艘寶船都配備了數十艘其他海船,組成一個艦隊。
    戰艦下水後。
    已經前往釜山港,漢海北麵的海參崴,漢至平原等地試航一圈回港了。
    其中一支艦隊走得更遠。
    往北經吉林庫頁海峽,抵達庫頁島,廟街軍鎮。
    自從大周船隊數年前首航到達這些地方後。
    朝廷於各地設據點,派遣戍卒駐守。
    並測定天文經緯數據,記錄水文地理堪輿。
    命名,樹立主權碑。
    海軍艦隊成立後。
    將對這些地方進行常態化巡航。
    宣示主權的同時,也給各處軍鎮進換防或是補給物資。
    另外。
    山川地理館派出了數十支探險隊。
    分別前往北海道,庫頁島,以及東北四部的地盤。
    進行天文地理測繪和礦藏探測。
    一旦發現大型金、銀、銅、鐵等貴重金屬礦脈。
    就能吸引更多的中原人士前往進行開發。
    隻要有人在那些土地上進行生產活動。
    以後與中原王朝的關係就會越來越緊密。
    久而久之。
    便形成了“自古以來”的既定事實。
    當然。
    若是中原王朝能夠就此一直統轄下去,那就再好不過了。
    ……
    喜歡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請大家收藏:()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