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一切為陛下分憂!

字數:5244   加入書籤

A+A-


    時間悠悠。
    兩個月後。
    大玄京城。
    “武相,恭喜啊,恭喜!”
    皇宮某座宮殿,武定山帶領內閣的幾位成員,正在處理日常的奏折。
    皇帝禦駕親征去了,這些活自然落在他們頭上。
    武定山停筆,抬眼看向來人,“何喜之有?”
    那名老大人手裏拿著剛剛送過來的軍報,笑的眼睛都快眯成了一條線,對眾人說道:“幽州來的軍報,武皇後巾幗英雄,親率一支騎軍出幽州,深入北戎腹地兩千餘裏,直搗北戎王庭,捕獲北戎皇子屯頭王十餘人,將軍國相八十多人,斬殺俘虜七萬,北戎王庭附近的北戎主力盡數被殲!”
    “可以這麽說,北戎已經名存實亡!”
    此言一出,一屋子什麽大風大浪沒見過的朝廷重臣和老大人們,全都驚地站了起來,就連武定山也驚地站了起來。
    他們紛紛圍上去,搶過老大人手裏的軍報,非要親眼看過才肯相信。
    看過之後,他們都高興地合不攏嘴,恨不得立刻召開慶功宴,大喝三日慶祝不可。
    誰能想到,幾年前,大玄談之北戎,還都是無有不變色者,生怕北戎鐵騎南下,殺我百姓,滅我宗廟,毀我社稷。
    可是短短幾年後的今天,大玄竟然隻用了短短幾個月便覆滅了北戎勁敵,一切都像做夢似的,簡直不敢讓人相信。
    “恭喜!恭喜啊,武相!”
    “我大玄能夠覆滅北戎,武皇後當居首功,武皇後巾幗英雄,巾幗英雄啊!”
    “武相培養出了一個好孫女,武家培養出一個好女兒!武相厲害!厲害!”
    這話說的不假,如果沒有武靈兒親率騎兵,深入北戎腹地,攻破北戎王庭,這場戰場不會結束地這麽快。
    首功的功勞,武靈兒當仁不讓。
    除了為自家孫女武靈兒感到驕傲,武定山還有些羨慕嫉妒恨。
    因為他年輕參軍的時候,就立誌攻破北戎,馬踏王庭。
    誰知道,從當初的年輕帥小夥,熬到現在滿頭白發半截入土了,也沒能實現當時許下的宏願。
    他嫉妒,他恨啊!
    要怪就怪皇帝。
    要不是皇帝非要禦駕親征,把他和這群老頭關在這裏批閱奏折,做他以前最瞧不起的事情賣弄筆杆子,白白錯失機會,說不定,馬踏王庭的就是他。
    等皇帝回來,再跟他算賬!
    麵對眾人的稱讚,武定山心裏別提多高興了,麵上卻擺擺手道:“不敢不敢。”
    “這個瘋丫頭,算不得什麽巾幗英雄,一場胡鬧罷了。”
    “女子者,當溫柔賢淑,知書達理,為妻者,當養兒育女,她都不稱職,回來後,看我怎麽收拾她。”
    一聽這個話,其他人的嘴角都忍不住抽了抽,鼻孔恨恨地出了幾口氣。
    你這個老家夥,得了便宜還賣乖?!
    你的孫女本來就是皇後,現如今又為大玄立了這麽大一個功勞,別人羨慕都羨慕不來,你還不滿足?還說要收拾她?實在可惡!
    武定山就是在顯擺!
    顯擺她有一個好孫女!
    “對了,戰報上怎麽沒提陛下,陛下呢?”有人發現戰報絲毫沒提及皇帝,故有此一問。
    有人捋著胡須道:“陛下,兩個月前,似乎就離開了幽州,行蹤不知。”
    “武相,你知道陛下去哪裏了嗎?”
    突然被人問,武定山愕然片刻,張嘴道:“啊,陛下啊,本相也不知道陛下去了哪裏……陛下應該是看北戎戰局已定,征高麗,出東瀛,看海去了吧。”
    “本相可是聽說,那大海蔚藍無際,風景無一!連本相都想去看看。”
    “哦,原來是這樣啊。”
    眾人裝模作樣地點點頭。
    實則,他們都知道皇帝去了哪裏。
    皇帝以前還是秦王時,他們才不用那麽關注秦王的行蹤,秦王愛去哪去哪,就算飛到天上,也不關他們的事情。
    可是現在不一樣,皇帝身為一國之君,直接影響國家興亡,皇帝的一舉一動,他們都非常關注。
    兩個月前,楚國傳來廢帝趙軒轅複辟的消息。
    皇帝收降混邪部屬後,便帶少量兵馬,晝夜星馳一路南下。
    他們的皇帝為了那個女人和孩子,放棄了在北戎主持大局。
    這件事放在一個男人身上,他們不說什麽,甚至還要豎起大拇指。
    但這件事放在皇帝身上,卻是皇帝的汙點,因為皇帝應該事事以國家利益為先為重。
    所以,他們都不約而同地裝眼瞎,裝作不知道皇帝去了哪裏。
    大殿內,短暫的沉默後。
    有人道:“陛下去看海,聽說海上風浪很大,陛下龍體重要,身為臣子,我等還需要為陛下龍體憂心。”
    在場的誰不是人精?自然聽得懂,這句話裏的言外之意。
    海上風浪大,指的是楚國不懷好意,陛下南下,或有危險。
    陛下龍體重要,身為臣子,我等還需要為陛下龍體憂心,指的是,就算陛下有錯,不顧大局,擅離職守,但他也是皇帝,他們身為臣子,必須為陛下保駕護航,讓陛下有底氣安心南下。
    武定山背著手,目光穿過大殿的門望向遠處,冷冷笑道:“不必憂心,我大玄堅船利炮,海上風浪就算再大,又能耐陛下何?”
    “武相已有決斷?”
    有人趕緊問道。
    武定山揮袖道:“我大玄士兵身陷北戎戰場,高麗和東瀛戰場,但從幽州南下襄州,這一路過我大玄數十州府,各州皆調兵馬,至襄州,已有三十萬餘!!三十萬鐵騎難道還不夠護陛下龍體無恙?”
    “……!”
    眾人大為震驚。
    要知道,大玄已在北戎,高麗東瀛戰場兩線開戰。
    這兩處戰場,已經消耗了大量士兵。
    除去他們,大玄還能擠出三十萬,跟隨皇帝南下襄州?
    “瞧瞧你們那一副不爭氣的樣子,是不是以前過慣了窮日子,還沒適應現在富裕的日子。”
    “若是真和楚國開戰,三十萬算什麽?就算是百萬鐵騎,朝廷一道詔令,各州府頃刻間也能湊齊。”
    武定山這話說的十分霸氣。
    這一回,皇帝隻是去接人,並不是真要打。
    真要和楚國打,大玄各州府的爆兵能力,絕對讓楚國後悔絕望。
    可以這麽說,現如今的大玄,完全可以做到…1vs所有!
    隻是,瘋狂爆兵耗費太大,所以武定山這一次才沒能讓百萬鐵騎南下。
    接人而已,沒必要,實在沒必要。
    “話雖如此。”
    有謹慎的老大人捋著胡須,說道:“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一楚國真的要在這時候和我大玄開戰,對陛下發難,不利,我等得護陛下萬全!”
    眾人點點頭,深以為然。
    皇帝不能出事,一點風險都不能冒。
    就算這一次皇帝有錯,他們也要陪著一起,一切等回來後再說。
    武定山走到大殿中的一副巨大輿圖麵前站定。
    雖然這裏是內閣處理奏章的地方,但卻掛著一副大玄疆域圖,和一副萬國輿圖,時刻提醒他們,大玄以一統天下為己任!
    站在大玄疆域圖麵前,武定山看了看,“三十萬鐵騎壓境,楚國還敢動手,百萬鐵騎,不用說,他們依舊敢動手。”
    “也就是說,無論多少兵力,都鎮不住他們,那咱們就需要換一個思路!”
    拿起一旁的竹竿,武定山指向疆域圖的西北角。
    眾人圍上來,抬起頭看看,“涼州?”
    對視一眼,有人高聲道:“我明白了,鎮住楚國的從來不是多少兵力,而是人!涼州將軍周屠!”
    “此人雖是太上皇後的三弟,皇親國戚,但卻惡貫滿盈,又有個諢號,惡人將軍,此人帶兵出征,必屠城,一個活口不留!”
    “將此人調往襄州助陣,楚國上下聞之,必不敢輕舉妄動!”
    說完,眾人對著武定山俯身作揖,“武相,這一招妙計!”
    武定山回禮,“一切為陛下分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