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5章 陳友諒的知音

字數:6377   加入書籤

A+A-


    十日後,洪都。
    遍地的屍體和各種修補的城牆,皆在訴說著戰爭的慘烈,雙方軍隊皆十分疲憊,卻仍舊死死對峙。畢竟哪一方先鬆懈下來,結果都隻有失敗。
    入夜後,一個瘦小的人影在陳漢軍營中閃轉騰挪,躲避著巡查的士兵。剛躲過幾人,還沒等他鬆口氣,頸後便有森森寒意襲來,轉眼便被幾把刀劍架住了脖子
    “深夜還敢在軍中鬼鬼祟祟,不是奸細也必有圖謀,看好他,我去稟報!”
    張子明本以為迎接他的是各種慘無人道的酷刑,卻沒想到他隻是被五花大綁後蒙住了臉,帶到了陳友諒麵前。
    陳友諒雖然現在隻是陳漢政權的皇帝,但是他自帶的威嚴,仍是壓得張子明有些喘不過氣。
    “朕派人查探了,你不是我軍中的人吧,你叫什麽名字?是朱文正還是朱元璋派出來的?”
    張子明一下跪倒在地。
    “小人……小人張子明,是洪都守軍的千戶,受大都督之命外出!”
    初見張子明,陳友諒便有些瞧不起這個其貌不揚的家夥,看他的樣子,就像個小人。不過這時候,他最欣賞的就是小人,因為隻有小人,才最有用。
    “你們大都督派你幹嘛去?”
    張子明咽了口口水。
    “大都督派我去應天匯報軍情,同時請求元帥支援。”
    “好!”陳友諒頓時喜上眉梢,“那朱元璋是如何告訴你的?”
    張子明這時候卻開始猶豫,沒有再說話。
    “張子明是吧,有一句古話,不知道你聽說過沒有?”陳友諒背過身去。
    “漢王說的莫非是,識時務者,為俊傑?”
    “好!好!好!接著說下去!”陳友諒的雙眼泛射出驚喜的光,他萬萬沒想到這洪都城中竟還有如此上道的人!
    張子明一咬牙,像是下定了某種決心。
    “他奶奶的,老子也不管了!不瞞漢王,洪都城中守軍已經所剩無幾了,我去找朱元璋,他竟然說讓我們固守待援,老子守了洪都兩個多月,他居然把我們當炮灰!根本沒在意我們的死活。老子天天吃不好睡不好還要打仗,到頭來竟落得這麽個下場!”
    張子明的粗鄙之語在陳友諒聽來居然是那麽順耳,他急忙吩咐手下鬆綁。
    “子明啊,你這一番話真該讓你的兄弟們好好聽聽,朕可真是欣賞你啊!不知道你還聽沒聽說過一個成語?”
    張子明瞪大了眼。
    “漢王說的是不是,棄暗投明?”
    “哈哈哈哈哈哈!知音呐,你可真是朕的知音!”陳友諒笑的如此燦爛。
    “不過,落得個背主投敵的罵名,是不是不太好聽……”張子明顯得十分糾結。
    陳友諒的滿意已經溢於言表,他當然知道張子明是和自己談條件,若不是這樣,他還真有些懷疑。張子明越是貪錢貪權,越是小人嘴臉,他反倒越放心。
    “子明啊!隻要你肯歸順於朕,封侯拜相,金銀珠寶更是要多少有多少,怎麽樣?考慮考慮麽?”
    張子明也露出了某種不可言說的表情。
    “漢王如此厚待,子明怎能不識抬舉?隻不過我這些天車舟勞頓,腹中有些饑餓……”
    “來人!傳膳,按照朕晚膳的標準,朕要與張將軍同飲幾杯,為張將軍洗塵!”陳友諒一直很懂禮賢下士。
    事實上,其實不止陳友諒覺得張子明很上道,張子明同樣覺得陳友諒很上道。
    享受過陳漢皇帝標準的晚飯後,張子明十分上道的開口。
    “不知道漢王想讓在下做什麽?是不是去勸降大都督?”
    陳友諒拍了拍張子明的肩膀,越來越覺得喜歡這個其貌不揚的小人。
    “子明啊子明!你可真是聰慧過人呐!以後跟著朕好好幹,必保你一世榮華富貴!哈哈哈哈哈哈!”
    “願為漢王效力,哈哈哈哈哈哈!”張子明說完便瞟著陳友諒身旁頗有姿色的侍女。
    “漢王,還有一種收買方式,是不是……”
    陳友諒又是何其聰明。
    “你們二人,伺候張將軍就寢,務必照顧到位!”
    “願為漢王肝腦塗地!”
    ……
    離開帳篷之後,陳善兒忍不住發問。
    “父皇,這不就是個投誠的小人,何必如此關照他?”
    陳友諒一笑。
    “朕可真欣賞這小人呐!他的作用可比得上兩萬精兵。你想想明日在陣前,他一勸降,洪都城的軍心又將會落得何種下場?他再添油加醋,散布些沒有援軍的假消息,何愁這洪都拿不下來?到了這個地步,攻城為下,攻心為上呐!”
    洪都之戰至今,陳友諒已經損失了幾萬精銳,如果現在能兵不血刃的拿下洪都,那他做夢也要笑醒。更何況,像朱文正、鄧愈此等猛將,若是能在他的麾下效力,何愁大事不成啊!
    “想想若是親侄子領兵攻打叔叔,那將是多麽讓人愉悅的事情!哈哈哈哈哈哈!”
    半夜,張子明滿被窩溫香軟玉,大汗淋漓地鑽出來。
    “他娘的,這輩子值了,就是明天死了都值了!”
    第二天,洪都陣前,兩軍對峙。
    陳友諒身披金甲,親臨陣前,一臉得勝的自信,隨即讓手下喊話。
    “城上的守軍!先不要攻擊!你們看看這是誰?”
    張子明身著陳漢衣甲大搖大擺的走出來了。
    “怎麽會?那是張子明?他竟投靠陳友諒了?”鄧愈滿臉的不可置信。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朱文正也顯得有些慌亂。
    陳友諒拍著張子明的肩膀,顯得十分親密。
    “子明啊!該怎麽說,怎麽勸你都明白,可不要讓朕失望,嗬嗬嗬!”
    “樓上的兄弟們!”張子明氣運丹田,衝樓上呐喊。
    “大家不要慌!元帥說援兵最遲一個月就到了,大家要堅守城池,和他們死戰到底!”
    陳友諒的臉色頓時變得鐵青,他萬萬想不到這個看似苟且齷齪的小人,竟有如此的氣節。哪怕他已經用最快的速度砍倒了張子明,但是他所喊的話,已經一字不落的傳到了城中。而張子明一倒,洪都城的軍心士氣,再上一層!
    看著地上尚未死透的張子明,氣得陳友諒又補了一劍。
    “我居然被你這個小人擺了一道,氣煞我也!”
    張子明此時已經說不出話,卻笑著死死盯著陳友諒,作為知音的陳友諒自然也看懂了他最後的遺言。
    “老子這輩子,值了!”
    陳友諒已經急火攻心,身為陳漢政權最高統治者的他,居然被小小的一座洪都城阻攔,而且三番五次的被羞辱。他本來就不是什麽大度的人,如此急火攻心,隻覺得舌根一甜,一口老血噴出。
    “所有士兵聽著!他們要等援軍,那就在他們援軍到來之前給我拿下洪都!”
    陳漢士兵的衝殺聲震撼天地,但是與之相比的是,洪都城的萬眾一心。這場戰爭,打到現在已經是意誌力的比拚,很明顯,洪都守軍的信念,更強!
    ……
    洪都之戰,第八十三天。
    “打光了?”朱文正揉著太陽穴。
    薛顯苦笑道。
    “還有五百人。”
    “我們總共可能就不到五千人了,可是援軍還沒來。我們最樂觀的情況,也隻能再守三天。而且外城牆已經全部出現了缺口。”鄧愈大口喘著粗氣,他剛將敵軍打退,但是他知道,敵軍下一次的攻勢將會更加凶猛。
    “到這個時候你就別賣關子了,軍師最後一條計策到底是什麽?”
    朱文正提起毛筆,沾足了墨汁。
    “這個時候你倒開始舞文弄墨了,我問你最後的退敵良策啊!”鄧愈已經開始不耐煩了。
    “投降!”
    二人已經震驚得眼如銅鈴。
    “所以我們打了八十多天居然是為了投降?”
    “我堅決不同意!”
    朱文正頗為無奈,摟住二人,用隻有他們三個人能聽到的聲音說著什麽。
    “這下明白了吧!這信我不寫誰來寫?鄧愈你來?”
    鄧愈雙手抱頭,一副與己無關的態度。
    “我隻會帶兵,寫信不擅長。”
    朱文正又看向薛顯。
    “你來?”
    薛顯搖了搖頭。
    “你是大都督,肯定你來寫,記得寫得慘點,情真意切點。”
    朱文正無奈提筆,在紙上寫下:
    漢王陳友諒親啟
    公圍困洪都兩月有餘,我等守將雖願與洪都同在,奈何城中守軍十不存一,百姓家中,皆無壯丁,滿城縞素,新墳林立,淒涼之景,見者無不動容。
    公之威勇,我等早知。奈何於公,我等皆為朱家之臣,於私,叔侄之情難以割舍。若非走投無路,文正斷不會致信於公。隻盼公摒棄前嫌,入洪都之後,封賞洪都駐軍,不傷百姓一人。吾等皆願真心投靠。專此布達,敬候回音。
    洪都大都督朱文正字
    “你們看看怎麽樣?”朱文正隻覺得把肚子裏為數不多的墨水都掏空了。
    “還不錯。”鄧愈點了點頭。
    “會不會有點惡心?”薛顯吐槽。
    “那你來!”
    “好吧,寫得挺好的,我可以送信!”
    將投降書裝封,遞給薛顯,朱文正卻意識到一個嚴重的問題。
    “你去送會不會太危險一點?”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而且兩軍交戰還不斬來使吧……”
    “不好說!”三人突然異口同聲的驚呼,顯然都不是很相信陳友諒的為人。
    “算了,還是交給我吧,我怕其他人不會隨機應變。而且萬一我被扣押,你們倆還能指揮。”薛顯默默戴好頭盔,充當信使。
    很快,他就出現在了陳友諒的大帳之中。陳友諒讀完了朱文正的書信卻勃然大怒,將書信撕得粉碎。
    “你們是不是真以為我很蠢!來人,把他拖出去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