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鍾生

字數:3946   加入書籤

A+A-


    遼東有個挺有名的讀書人叫鍾慶餘,他去濟南參加鄉試。早就聽說藩王府裏有個道士,能算出人的吉凶禍福,心裏一直挺想見識見識。第二場考試考完,他到趵突泉轉悠,正巧碰上那道士了。這道士六十來歲,白頭發白胡子,胡子老長,都快垂到胸口了。當時圍著問卦的人烏泱烏泱的,跟一堵牆似的,道士回答的時候都是話裏有話,說得挺隱晦。結果道士在人群裏瞅見鍾慶餘,立馬挺高興地握住他的手說:“您這人品和心思,真是讓人敬重!”說完就拉著鍾慶餘上了樓閣,讓旁邊的人都退下,然後問他:“您不想知道自己以後的事嗎?”鍾慶餘說:“想啊。”道士就說:“您這人福氣和壽命都不算大,但這次鄉試能中舉。不過等您中舉回家,恐怕就見不著您老母親了。”
    鍾慶餘是個出了名的孝子,一聽這話,眼淚直接掉下來了,當場就想放棄考試回家。道士趕緊說:“要是錯過這次機會,以後就再也中不了舉了。”鍾慶餘說:“母親去世的時候我都不在身邊,那我還算什麽人啊,就算以後當再大的官,又有啥意思呢?”道士說:“我前世和您有緣,今天說啥也得幫您一把。”說完就拿出一顆藥丸遞給他,說:“你趕緊派人晝夜不停地趕回家,讓老母親把這藥吃了,能多延壽七天。等你考完試再動身,還能和老母親見上麵。”鍾慶餘把藥收好了,就匆匆離開了,整個人都恍恍惚惚的。一想到母親快到那日子了,早一天回家就能多伺候一天,他就帶著仆人租了頭驢,立馬往東趕路。
    剛走了一裏多地,驢子突然轉頭瘋了一樣跑,他下馬後驢子還是不聽話,想控製它,驢子就尥蹶子。鍾慶餘一點辦法都沒有,急得滿頭大汗。
    仆人趕緊勸他,可鍾慶餘就是不聽。他又租了別的驢子,結果那頭驢也跟之前那頭一樣,根本管不住。這時候太陽都快落山了,鍾慶餘急得團團轉。仆人又勸他說:“明天就考完試了,急這一會兒幹啥呢?讓我先帶著您的藥丸趕路,這也行啊。”鍾慶餘沒辦法,隻好同意了。
    第二天,鍾慶餘趕緊考完最後一場,水都沒顧上喝一口,騎上馬就玩命往家趕。到了家,看見老娘已經病得隻剩一口氣了,他慌忙把道士給的藥丸喂老娘服下,老太太的病情慢慢就緩過來了。他衝進屋撲到床前掉眼淚,老娘卻搖頭攔住他,抓著他的手高興地說:“娘剛才做了個夢,夢見到了陰曹地府,見著閻王爺了,老爺子臉色挺和善。他說查了我的生平,沒犯過大錯;看在你這麽孝順的份上,賜我十二年陽壽呢!”鍾慶餘一聽也樂壞了。過了幾天,老娘果然跟從前一樣硬朗,該幹啥幹啥。
    沒多久,鍾慶餘收到中舉的喜報,跟老娘辭行後就去了濟南。他花錢打點王府的太監,求見那位道士。道士痛快地出來見麵,鍾慶餘趕緊跪下磕頭感謝。道士說:“您中了舉人,老夫人又添了壽數,這都是您自己行善積德的結果,我這出家人有啥功勞!”鍾慶餘好奇道士能算準未來,就拜問自己這輩子的命運。道士說:“您不會大富大貴,但能活到八九十歲,這也夠本了。咱前世都是和尚,您當年用石頭打狗,不小心砸死了一隻青蛙,它現在轉世成驢了。按前世的因果,您本該遭遇橫禍送命;可如今您的孝心感動了上天,命宮裏已經有吉星化解災星,肯定能平安無事。隻是您夫人前世對感情不忠貞,命中注定要年紀輕輕守寡。現在您積德讓老夫人延壽,她的命數跟您不匹配了,恐怕一年後就會離世。”
    鍾慶餘聽了,難過了好一陣子,又問以後續弦的媳婦在哪兒。道士說:“在中州,現在才十四歲。”分別的時候,道士叮囑他:“以後要是遇到危險,往東南方向投奔。”一年多後,鍾慶餘的妻子果然生病去世了。
    鍾慶餘的舅舅在西江做官,母親讓他去探望,他想著順路經過中州,正好看看道士說的“繼室在中州”是不是真的。
    有一天,鍾慶餘路過一個村子,正趕上河邊搭台唱戲,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圍了一堆人。他剛想勒緊韁繩催騾子快步走過,冷不丁一頭沒拴韁繩的公驢跟在後麵搗亂,把他騎的騾子攪得亂踢蹄子。鍾慶餘回頭一馬鞭抽在驢耳朵上,驢子受驚,突然瘋了似的狂奔。巧了,當時王世子才六七歲,正被奶媽抱坐在河堤上,驢子猛地衝過去,隨從們根本來不及攔,世子直接被撞進了河裏。周圍人炸了鍋,大喊著要抓鍾慶餘。他趕緊打馬狂奔,突然想起道士說“遇到危險往東南跑”的話,拚了命往東南方向逃。
    跑出二十多裏地,他進了一個小山村,看見門口有個老頭兒,趕緊下馬作揖。老頭兒請他進屋,說自己姓方,問他從哪兒來。鍾慶餘慌忙跪下,把事情原原本本說了。老頭兒說:“別怕,你先在我這兒躲躲,我想辦法把追兵引開。”到了晚上,聽說掉進河裏的是王世子,老頭兒臉色一變:“要是普通人家還好說,這王家的事,我可真沒法子了!”鍾慶餘不停地哀求,老頭兒想了想說:“今晚先住下,看看明天有沒有轉機,說不定能想出辦法。”鍾慶餘滿心害怕,一宿沒合眼。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第二天一打聽,官府已經發了通緝令,說窩藏的人要判死刑。老頭兒皺著眉頭不說話,轉身進了屋。鍾慶餘又懷疑又害怕,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半夜,老頭兒進屋坐下,突然問:“你媳婦今年多大了?”鍾慶餘說自己媳婦已經去世,現在單著。老頭兒一拍大腿:“我有辦法了!”鍾慶餘忙問咋回事,老頭兒說:“我姐夫一心修道,在南山寺廟住著,姐姐也沒了,留下個孤女由我養著,這丫頭挺機靈。嫁給你咋樣?”鍾慶餘心裏暗喜,這正好應了道士說“繼室在中州”的話,又想成了親戚說不定能讓老頭兒幫忙,就說:“我真是太幸運了!可我現在是逃犯,怕連累您啊。”老頭兒說:“我這就是為你打算。我姐夫道術厲害,就是很久不管俗事了。成婚後,你和我外甥女一起去求他,肯定有救。”鍾慶餘高興壞了,當天就留在方家成了親。
    新娘十六歲,長得那叫一個漂亮,放眼天下也難找。可鍾慶餘每次見著她,總忍不住歎氣掉眼淚。新娘納悶兒:“我就算長得普通,你也犯不著這麽嫌棄吧?”鍾慶餘趕忙道歉:“娘子就跟天仙似的,能娶到你是我八輩子修來的福分。隻是我惹了大禍,怕連累你跟著遭罪啊。”接著就把自己撞落王世子、被官府通緝的事兒一五一十說了。新娘一聽埋怨道:“舅舅簡直不仗義!這麽大的禍事,明明解決不了,還不提前告訴我,把我往火坑裏推!”鍾慶餘趕緊跪在地上不起來:“是我拚了命求舅舅幫忙,舅舅心善卻沒轍,知道娘子你有本事能化險為夷。我確實配不上你這樣的好媳婦,但我家也算清白人家。要是能僥幸活命,我這輩子一定把你當神仙供著。”新娘歎了口氣:“事到如今,說啥都晚了!隻是我爹自從在廟裏剃度出家,早就斷了凡俗親情。沒辦法,隻能硬著頭皮去求他,隻怕得吃不少閉門羹呢。”兩人一宿沒合眼,用厚氈布做了護膝,悄悄藏在衣服裏,然後叫了頂轎子,往南山深處走了十多裏地。
    山路又陡又彎,簡直沒法坐轎子了。兩人下了轎,新娘每走一步都費勁,鍾慶餘攙著她的胳膊,連拖帶拽,跌跌撞撞才勉強爬上山。沒走多遠,看見寺廟的大門,倆人才並肩坐下來歇口氣。新娘氣喘籲籲,臉上的粉讓汗一衝,一道道往下流。鍾慶餘心疼地說:“都怪我,讓你吃這麽大苦頭!”新娘愁眉苦臉:“隻怕這苦頭還隻是開頭呢!”等緩過點勁兒,兩人才互相扶著進了寺院,先拜了佛祖,又沿著彎彎曲曲的小路走進禪堂。隻見一個老和尚盤腿坐著,眼睛似睜非閉,一個小徒弟拿著拂塵在旁邊伺候。方丈屋裏打掃得幹幹淨淨,唯獨老和尚坐的地方鋪著一層沙礫,密密麻麻跟星星似的。新娘也顧不上挑地方,直接跪在沙礫上,鍾慶餘也趕緊跟在她身後跪下。
    老和尚睜開眼掃了他們一眼,又閉上了。新娘開口說:“爹,好久沒來看您了,如今女兒成了親,帶夫君來拜見您。”老和尚沉默了好一會兒,才又睜眼說:“你這丫頭,淨給人添麻煩!”之後就再也不說話了。
    夫妻倆跪了老半天,膝蓋酸疼得跟散了架似的,沙礫硌得骨頭生疼,簡直快紮進肉裏了。又過了好一會兒,老和尚才開口問:“那頭騾子牽來了沒?”新娘說:“沒呢。”老和尚說:“你們倆趕緊回家,把騾子牽過來。”兩人連忙磕頭謝過,起身時腿都麻了,跌跌撞撞地往回趕。回到家後,雖然壓根沒弄明白老和尚這話啥意思,但也隻能乖乖照做。
    過了幾天,外麵有人傳消息,說“那個闖禍的人已經抓到了,還被處死了”。夫妻倆一聽,互相慶賀總算是撿回一條命。沒多會兒,山上寺院的小徒弟來了,遞給鍾慶餘一根斷了的木杖,說:“替你去死的,就是這位‘先生’。”還讓他們把斷杖好好安葬祭拜,免得招惹竹木精怪的怨氣。鍾慶餘仔細一看,斷杖的裂口處居然還有血印子,趕緊誠心誠意地禱告一番,找地方把它埋了。兩人擔心夜長夢多,不敢在這兒多待,連夜收拾東西回遼陽去了。
    喜歡聊齋狐妖傳請大家收藏:()聊齋狐妖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