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我升官,你發財

字數:5680   加入書籤

A+A-


    肖秉義聽他這麽說,估計還是宋主任原因,忙點頭致謝。
    按照於得水意思,第二天上午,他準時去了茶樓。
    這回他學精明了,搶著付茶水費。
    於得水不屑的擺擺手,意思不要打腫臉充胖子了。學兄請,然後提示道:
    “有一事請留意,你嫂子如果問你有沒有畢業證。你就說畢業證進了檔案。”
    肖秉義沒弄懂他這話是啥意思,盡往好處想:也許人家照顧斯人麵子吧。
    於得水環顧四周,見沒人注意,拿出《南京日報》。讓他看第二版一條報道。
    報載:民國三十五年八月十五日,東區民宅發生一起毒殺案。
    死者名叫林小二,時年32歲。開私人診所,砒霜中毒,死於家門口。
    經警官於得水介入,發現死者死前去過“春來茶館”,和一中年男人爭執起來。
    茶館眾多人員都能證明,死者進茶館到離開不到五分鍾,沒喝茶館茶水,和男人爭執也沒動手。
    於警官通過細心觀察,死者27歲老婆兼護士左小藤頗有姿色,對丈夫的死無動於衷。
    這期間,她仍與瀟灑男人頻繁接觸。
    由此判斷,此案情同潘金蓮與武大郎之悲劇。
    推斷她遇上“西門慶”,丈夫發現其奸情,被滅口。
    目前,左小藤已歸案,卻拒不認罪。唯乞警方核查人證物證。
    記者從街坊鄰居那兒了解到,夫妻倆感情篤厚,相敬如賓。
    市民反映,左小藤人挺好,對窮苦人就診不僅免費。還贈送一份蔬菜。
    因此,左小藤不可能是潘金蓮,死者也非武大郎。
    其丈夫常年神情頹廢,有自殺可能。
    ……
    於得水見他看完,幹咳一聲,惱獲得介紹。
    媽的,老子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卻不討好。
    本指望拿下左小藤嚴刑逼供,能撈到認罪口供。
    可她死不開口。不知誰透露出去。
    消息見報,被上司罵了個狗血噴頭。
    指責學兄搞的民怨沸騰,必須無罪釋放左小藤。
    學兄剛進警署,就遇上此等倒黴的事。
    隻好懸賞捉拿真凶,此案已擱置一年多,無人敢碰。
    學兄堅信,憑功底,學弟破此案沒問題。
    助學兄一把,查出真相。我升官,你發財。
    學兄學弟共同進步,豈不兩全其美?
    要同意,今後案子歸你破……。
    肖秉義聽說懸賞五百大洋,喜得差點暈過去。
    於得水後麵說了些什麽,全沒聽進去。
    一樁普通民間殺人案,能掙這麽多銀子,去哪裏找這等好事?
    要不是鍾老板善意提醒,斯人絕對想不到這條“錢途”啊。
    於得水說的沒錯,破他幾個懸案。
    大洋滾滾而來,大王老扁有錢治病了。
    小兄弟們也能吃飽穿暖了,無需風吹日曬撿垃圾了。
    咱也堅持了專業,真是兩全其美啊!
    他決定拿到第一筆獎金,先寄回十個大洋給父母,阻止他們來南京。
    倘若周小雨嘴不緊,相信父母會拿出大洋,證明兒子在南京上班了。
    鍾老板,斯人代表大王老扁、眾多小兄弟和我父母,感謝你啊!
    你是斯人第二個人生導師啊!
    在你的指點下,斯人要發財了,發洋財了。
    “學弟,你在聽嗎?你看如何?”
    於得水看他眼珠子不動,提醒道。
    “學兄,沒問題。我回去就安排。”
    肖秉義拿起檔案袋,飛也似的走了。
    認真研究案情,喊來邱小秋等幾位骨幹弟兄,談了自己的判斷。
    將一幹小兄弟撒了出去。隨後得到反饋,發現不是一樁普通民間殺人案。
    因為邱小秋發現了新情況。
    “肖哥,碼頭弟兄聽到傳言,死者可能是日本人。好像有人告他是日本戰犯。”
    肖秉義非常吃驚,凝神一會,決定親自出馬。
    他又約於得水,請他出麵去警察廳。
    核查一下,是否有人告發林小二案件。
    於得水不僅去了警察廳,還去了法院。結果是沒有受理過林小二案件。
    肖秉義又問,已登記未受理的案件呢?
    於得水升官心切,不辭勞苦。又去兩個部門複查一遍。
    未受理案件,確有告林小二日本戰犯案件一起。
    因提供不出證據,未受理。
    肖秉義發現告發人名叫薑海濤,讓邱小秋去核實地址。
    邱小秋查出結果,薑海濤為中年人,獨身,碼頭工人,酒鬼。
    肖秉義感覺案情有轉機,卻也複雜,還得再次出馬。
    他請薑海濤喝碧螺春,得知那天見林小二的中年男人,就是他。
    遂問他何故認定林小二是日本戰犯?有沒有證據?
    薑海濤咬牙切齒,指認林小二真名叫小林浩二,南京大屠殺元凶。
    1937年12月8日上午,親眼目睹他少尉軍銜。帶士兵殺害自己一家六口。
    他躲梁上逃過一劫。隻看了他一眼,便記住了他相貌。
    未曾想,他四五年春回到南京已是少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脫下軍裝,跟東北女子結婚,開了一家診所。
    抗戰勝利後,自己去警所告發他。
    因沒有證據,沒人相信。
    又狀告法院,同樣原因不予受理。
    他邊說邊擦拭眼淚,傷心落淚:
    “兄弟,我餘生隻為報仇而活著。”
    “眼瞅著家仇報不了,你能理解我是怎樣的心情嗎?”
    肖秉義連聲說可以理解。隻是擔心認錯了人。
    隻看了一眼,八年後還能認得出嗎?
    薑海濤恨意綿綿:“我這一眼刻骨銘心。”
    “他那張臭臉,夢裏出現過多少回。”
    “尤其他左靠耳根有蠶豆大,形如蜘蛛紫色胎記,常浮現眼前。"
    “你若不信,我畫給你看。”
    要來紙和筆,當場畫出胎記形狀。
    肖秉義拿出照片核對,竟大差不差。
    至此,肖秉義對薑海濤接下來所幹之事已有猜測。
    “這下好了,你仇也報了,可以安心了。”他試探道。
    薑海濤聽到此話,冷著臉盯他一會,冷笑道
    “你是嘲笑?還是另有居心?"
    "告訴你吧。那天我約了林小二去茶館,希望他能去政府自首。”
    “他態度蠻橫,罵一句扭身就走。"
    "不曾想,他沒到家就死了。哈哈!報應啊!”
    肖秉義盯著他問:“你的情況,我很同情。老實說,是不是你在茶水中下了毒?”
    薑海濤盯他半天,罵一聲“什麽神探?豬腦子一個。”
    “你去茶館問問,他有沒有喝茶就知道了。”
    他說罷,盯他一會,腳一跺,哼一聲“官官相護”,憤而離去。
    肖秉義看他神態,感覺他不是凶手。讓邱小秋再去核實。
    邱小秋匯報,鄰居和熟悉他的碼頭工人證明。
    他一家六口,確實死於三七年大屠殺。
    他一直在找元凶。原來不喝酒,告不通,才開始酗酒。
    碼頭上的兄弟,都知他思思念念要報仇。
    林小二死後,他情緒好多了。
    肖秉義能理解薑海濤天大的仇恨。這事發生在任何人身上,都會這麽做。
    於得水催問破案進度。
    肖秉義據實介紹:薑海濤有作案動機,沒有他殺人的證據,還需繼續調查。
    於得水等探長批下來,已等的焦心。
    情急之下,他幹了一件蠢事。
    喜歡古鎮諜影請大家收藏:()古鎮諜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