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貴人
字數:4870 加入書籤
唐玉箋突然轉過頭,朝他看過來。
太一不聿有些不解,“怎麽了?”
“你是說,他們送了雞蛋上來?”
太一不聿點頭。
“有哪裏不對嗎?”
哪裏都不對,這筐雞蛋就是最好的說明。
山腳村落看似不遠,但對凡人腳程而言絕非朝夕可至。
唐玉箋盯著竹筐裏尚帶泥水的雞蛋,後背有些發涼。
如果這些雞蛋能在晨光初現時就送達洞口,意味著昨夜他們離開村落時,就已經有村民尾隨在他們身後。
那這些雞蛋顯然也不是移山的謝禮,因為那個時候太一不聿的移山圖尚未繪完,更別說開鑿溝渠了。
村民不會未卜先知地前來道謝,而是早有準備,要跟上他們。
恐怕連雞蛋都是見到他們之前就準備好的。
這樣看來,前一晚那些村民等在山道上,恐怕是一夜沒有回去,一直守在山道旁,甚至可能徹夜未眠地等待著。
“怎麽了?”太一不聿湊近詢問。
他清澈的眸中映著唐玉箋的臉,幹淨得能照見她惶惑的倒影。
唐玉箋躊躇,斟酌著問,“那這些雞蛋,你怎麽直接收下了?”
“我回了謝禮。”
這個答案出乎了唐玉箋的意料。
太一不聿的反應也十分自然,甚至反問她,“玉箋不是說,與人結交,要贈送禮物嗎?”
這的確是唐玉箋說過的話。
唐玉箋曾教太一不聿如何與人結交,用她曾經的經驗叮囑過他許多,對他說若要與人結交,總要帶一些見麵禮,帶著些禮物去交朋友,那別人就一定願意同他交朋友。
原本說這話的時候,唐玉箋是希望太一不聿在未來與他人交際時能夠得到友善對待。
可沒想到,他記住了她的話,要廣交朋友,卻應在了這裏。
雖然太一不聿對交朋友這件事本身並沒有什麽興趣,但唐玉箋跟他說過的話,他都有好好記住。
“那他們送東西來,有說什麽嗎?”
太一不聿說,“送雞蛋的村民說,山雨欲來,這林間多精怪,他們怕我們挨餓,所以才將這些送過來。”
唐玉箋又是一愣,心裏又有些不是滋味。
“什麽要求都沒提?”
太一不聿搖頭。
當意識到村民或許隻是擔憂他們斷糧,而不是有所求才送雞蛋時,唐玉箋感到一陣自責。
她良久後才“嗯”了一聲,緩慢點頭,“是這樣啊,那該向他們道謝的。”
太一不聿聞言隻是說,“我已經代你我道過謝了。”
她又問太一不聿土地改良的事,太一不聿說的很是輕鬆,“要下去寫幾個字。”
地脈枯了,需重寫生機。
“要怎麽寫?”唐玉箋覺得好奇,忍不住問。
太一不聿手指落在地上,劃過之處隱約有微光流轉,卻未在地上留下半分痕跡。
依稀勾勒出幾個字樣。
穰穰滿家,五穀蕃熟。
雖然看不懂,但唐玉箋還是習慣性地稱讚道,“好字,真是好字……”
她又試探著問,“以後能教我嗎?”
太一不聿被她盯著,忍不住輕笑,“你不是太一氏族的血脈,寫出來不會有同樣的效果。”
見她露出失望的神色,他立即改口,“我可以分你一縷精血,設下術法,你也可以用我的血來書寫。”
“不行!”唐玉箋急忙拒絕。
可話剛說完,就見太一不聿已經劃破指尖。
奇怪的是,那縷鮮血並未滴落,而是沿著他的手指繞了一圈,緩緩流向唐玉箋的掌心。唐玉箋下意識地伸手接住,心裏卻懊惱不已,“我沒有說要你的血啊。”
“是我想給你的。”
太一不聿低頭看著她捧著的鮮血,輕聲說,“現在我沒什麽能給你的,但這血還算有用,就先給你這個吧。”
連綿的山雨困住了行程。
唐玉箋看著洞穴外的雨勢,絲毫沒有停歇的意思,心想不如再等一天,等雨停了再離開。
太一不聿順便下去幫村民們看看河道上還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原本隻打算留一天,但第二天又留了下來,因為村落裏又出現了新的問題。
太一不聿回來後問唐玉箋該如何解決,還帶來了村民曬幹的食物。他們這兩日吃的食物也是村民們送過來的,說的都是一樣的話,擔心他們在山上沒得吃。
唐玉箋問他怎麽想。
少年欲言又止,最後才輕聲說,“其實於我而言,他們的那些事不過是寫幾個字便能解決的。但我感覺玉箋似乎有些顧慮?”
唐玉箋的確有顧慮。
她擔心那些山民一旦習慣了伸手要東西,就會逐漸失去自己勞作的動力。
然而,這些想法更像是陰謀論。
對於剛開始行善的太一不聿來,很難理解。
第三日,山雨依舊沒有停歇。
等到太一不聿再次回來時,帶回了一個消息。
唐玉箋這才得知,村落裏其實原本就有年輕人,隻是之前都在外,這兩天才陸續回來幾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既然村裏有年輕人,那他們為何不主動疏通淤堵的河道,為何不帶著年邁的老人們一起去尋一個更適宜居住、地勢更平緩安穩的地方呢?
她心中一下子跳出許多疑問,但要開口說時,又被少年臉上神情堵住。
太一不聿近來愛笑了許多。
笑容裏漸漸有了救渡眾生的慈悲,與撫平人間苦難後感受到的慰藉。
不能打擊他行善的好心。
於是,唐玉箋就主動跟著太一不聿下去了一次。
山下的村落裏低矮破舊的茅屋被嶄新的瓦舍替代,就連村前的那些荒蕪的亂草地上都多了幾間穀倉,裏麵不知何時已堆滿新糧,許多戶人家屋簷下甚至掛起了風幹的臘肉。
而這隻過了短短三四日的時間。
唐玉箋隱約察覺到事態的發展透著幾分蹊蹺,可對太一不聿而言,能看到不過是向那些佝僂著背脊的老者伸出援手。
他還問唐玉箋,自己做善事,是不是就會積攢福報。
至此,她什麽掃興的話都說不出來。
隻是對少年說,“這兩日做完了好事,我們就離開。”
這晚,要離開村落回山上時,一個年邁的老婆婆提前等在山道上,手裏還提著熱騰騰的飯菜。
老婆婆說,這是他們家唯一的母雞了,現在已經不怎麽下蛋了。
聽說唐玉箋要來,她就急急忙忙做了飯菜往這裏送。
老人家說,“我知道這洪水泄出去有你們的功勞,這是我家裏唯一一顆隻雞了,姑娘你吃吧,看你多瘦弱。”
唐玉箋心裏發燙。
老人家說,“我們沒什麽本事,隻能靠著這地方討生活。我能看出這山裏的變化……姑娘,你們一定是貴人吧。”
見唐玉箋不說話,老人家說,“沒事,不願意說就不要說了,姑娘。但是吃了這飯,你們就快些走吧。”
“走?”
唐玉箋覺得怪異。
遠處來了幾個人,老婆婆不再多說,隻是留她吃了碗雞肉就收了東西離開。
喜歡禍仙請大家收藏:()禍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