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自視

字數:3872   加入書籤

A+A-


    這種有規則的雜亂便是現在蘇苜的狀態。
    玄法通不過是讓自己能夠快速的明悟道理,並加以運用,在他的手中,各種術法信手拈來,不過一個念頭的事情。
    但眾多的道與理有些是相悖相衝的,蘇苜能夠讓這相悖相衝的道與理不產生矛盾,但隨著認知的道理越來越多,如果不加以調理依然會對自己造成一些影響。
    這些影響可大可小。
    過多道的堆積會讓人的運行變的生澀卡頓,就如同屎山代碼,不斷的堆疊,最終不但效率變差,嚴重的可能會導致蘇苜死機。
    當然,這說的是完全不調理的情況下。
    蘇苜不可能讓這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的身上,所以這之後的境界便是無垢。
    當初蘇苜設想自己道路時便已經遇見到的事情。
    無垢的垢是病垢的意思,最終想要達成的便是無塵,無垢,無缺,無漏的境界,這是為什麽蘇苜要舉辦那樣一場別開生麵的論道的原因。
    這其中必然有屬於他自己的考量。
    在突破天地橋時,直麵天地威壓。
    在突破玄法通時,觀遍諸道法理。
    蘇苜不是那種安分的性格,他選擇的道路很少有人能夠走,他便要試一試,境界的前瞻蘇苜一直在做,他一直信奉一個道路,隻有親身體驗過,他有資格踏入。
    所以讓諸多法理,不會堆積,這便需要調理,就如同掌控一個世界那般,將規則嵌套,並融會貫通,不能有一絲一毫的差池,要知道,世界出現bug,那離崩潰也不遠了。
    而蘇苜體內的道理堆積便是如此。
    他並非是一個停滯不前的人,他會一直在道上,隻要一直在向前,那便會見識到更多的道理,無垢境界是絕對有必要的。
    如果之前的境界屬於地基,屬於積累。
    那接下的無垢境界便是真正的實踐,對於自身的磨礪。
    當然了,無垢境界很重要,回顧論道時,雖然那個小世界所蘊含的道與理完全稱不上多,即便如此他還是用盡了全力,可想而知這其中的難度之大。
    蘇苜對自己有著絕對的自信心。
    而且有了在論道時,掌控世界與調理規則的經驗,他相信在調理自身規則時一定會顯的得心應手。
    他在內視之時,諸多的道與法而身邊環繞,這些道如同實質的光點,有的相互碰撞炸出星光,有的螺旋同行劃出一朵朵雙蒂蓮,有的漫無目的的環繞在他的身邊。
    現在不需要調理便能和諧共處,但不代表以後不需要,從簡單到複雜,不能有一點差錯,這便是修行。
    蘇苜從內視中轉醒,他身邊的道理也逐漸隱匿於無形。
    論道時的收獲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來消化。
    燭火不知何時已經熄滅,天空也泛起了魚肚白,又是嶄新的一天。
    在接下來的幾天內,前來敬拜的香客少了很多,畢竟鎮上的人並不多。
    而且他這道觀並無名氣。
    對於蘇苜來說,倒也不錯,人多時,賓客盈門,人少時,怡然自得。
    這樣的日子,一晃便是兩月,城隍偶爾會過來坐坐。
    這一日,蘇苜牽著老山羊來到鎮上采買一些日用品。
    這山中古鬆不少,卻不像沅南的小院有耕種的空地,無法做到自給自足,山下的小鎮早已經變的不同,路修到了南屏山中,他所在小鎮便成了集貿要樞,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各個村落的人從鎮上前往外界。
    而外界之人,來到南屏山中的第一站便是這座小鎮。
    靠山珍,藥品,小鎮還打出了一些名聲。
    那些達官貴人的管家,酒樓,想要嚐個新鮮。
    而商人,也樂得多走兩步交易一些,有門路的反手便是幾倍的利潤,何樂而不為。
    鎮上設施齊全,酒樓,藥鋪,私塾,一間間拔地而起,日子可比之前好上太多,這便是安居樂業。
    說起來,與魏明的聯係倒是少了。
    到不是情誼淡了,而是魏明可太忙了,他有能力,辦事周到,滴水不漏,這些年的官場曆練也讓其穩重不少,十年官場沉浮,遇明君,在盛世,豈會寂寂無名,三年前便以平步青雲,官雖不大,卻受重用。
    又與相知的伴侶結為了夫妻,又在隔年生子。
    蘇苜雖無法到場,卻也送了祝福禮。
    人生可以說圓滿了,但作為好友,他最是了解魏明,要做便要做到最好,曾經在信中向他描述過,別看魏明這人平時平平和和,但其性格可傲的很。
    按照蘇苜前世的話來說,工作狂。
    但相對應的,公事便也繁忙了起來,很多時侯,筆墨不停,一幹便是半夜。
    聽說最近,要新添二子了,正好有空,蘇苜便也應該登門拜訪才是。
    不知送些什麽禮物才好呢,之前送的是如意玉鎖,這一次得好好謀劃謀劃………
    說起來,他還未去過晏朝的國都,盛世的國都不知是一番怎樣的景象。
    蘇苜覺得,接下來,可有一番忙碌了嘍。
    清玄觀,他是得去了解個完全的,還有老頭姓誰名誰,他倒要看看,是個什麽人物。
    然後是水神的宴席,能夠請得動城隍當說客,這可不一般呐,要知道,現在的尋陽湖可沒有水神,便敢大肆的宴請,這說明什麽?這說明這水神之位勢在必得,毋庸置疑。
    這般做派,可見其背景不簡單。
    蘇苜倒要瞧一瞧,是誰這麽大的排場,既然送上門豈有不見的道理,至於之後如何,見到了便知………希望這水神不會像他的幾位前任那般死在劍下。
    …………
    小鎮之中前有小商小販,叫賣吆喝與人討價還價。
    後有兩側酒樓中皆是同行賞景的文人墨客,白日飲酒,眺望遠方鬱鬱蔥蔥的南屏山,對上三兩句詩詞,贏得一眾人拍手叫好。
    卻掩蓋不住,路邊女子的輕笑。
    那對詩之羞愧的低頭遮擋住臉麵,臉上紅暈,不知是羞愧還醉意。
    這道路寬闊了,鋪上了青磚。
    短短的幾步,便道盡了這天下的昌盛繁榮。
    喜歡紅塵證道,我為在世真仙請大家收藏:()紅塵證道,我為在世真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