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夫為道 即損即得(徒兒,等了這麽久足矣,誠誌言出)
字數:2902 加入書籤
“為什麽要在乾元去找呢?”
這時道子突然插口道。
這話一出,李天與段德眼神皆是一亮。
對啊,為什麽要去乾元找呢?
理論上來說,段根與王靈根本不是乾元本地人。
阻止他們回歸肉身的,不在乾元。
而是,‘地球。’
段德道:“有穩定空間的方法嗎?”
眼瞳中的李天微微點頭,側步讓開了畫麵。
段德立馬看到了還在糾纏的太極能量。
也看到了旁邊的紫兒。
不過段德已沒了當年的反應,如此美人,並沒有讓段德多停留一秒。
他的本性被他徹底壓製到了心底。
若是段根無法回歸,那麽以前的段德就不會再現。
這時,李天已經開始做法。
李天並沒有修煉,他的腦海中也不存在什麽神通法術。
不過沒有不代表不能。
段德若是從一開始沒有學習那些法,他亦可以如李天這樣,以無法藏萬法。
這也就是觀天之道執天之行。
天道範圍內,世間所有法皆可運用。
天之道,無需學法,以身融道可知古始。
已知古始得見其子,已知其子複守其母,沒身不殆。
天地相合既乾坤相交,是謂有德。
德就是天地之子,是謂君子以厚德載物,世間萬物所得,皆是需要德來承載。
若無德,即使擁有萬千寶物家財,亦不可長保。
此類之況比比皆是,望諸位切記。
心若無德,你就是拚了這條命的工作,你的一生也不會有一絲一毫的改變。
即使因為努力得到了可觀的財富,這些財富也不能為之所用。
試問天下之大,有幾人能將一生積累的財富運用到自身?
所以當擁厚德之時,當棄財以施。
施:損有餘濟天下,但若無正確施德之法亦是不行,此需在生活中揣摩。
亦如前文二大爺與徒弟之義,改變自身心念,化損為德。
此解:為學者日益,為道者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所不為。
餘之德損到極致,既天道臨身之時。
身懷天道:“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
區區立命,信手拈來,何須枯坐冥想。
遂而:
天下安即功成,功成事遂而不有名,萬物歸而不為主,夫以無欲為主可名於小。
是謂道常無名,夫此無名與道和真,此入自然之道,與道和真可明真性。
明真性即知世之黑白皆為空。
明空而不入空,以身處白心鎮黑,遂歸於無極。
經雲: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複歸於無極。
常德不忒,忒,上戈下心,此為守黑而無心伐,有心伐即觀其以繳討伐看做道反)
此為道者反之動,伐既是賞,痛即是療,這便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真意。
天道無親,恒與善人,天道之性亦需守衡,孰能守?唯有道者。
夫唯道,善貸且成。
天有好生之德,常與善為伴。
唯道者,地守其形,德不能過其載,天慊其象,德不能過其覆。
德過載則不可與道合,德過覆則樸散,樸散則為官長,為官長則萬物歸焉。
萬物歸焉則始得有名,始得有名夫亦將失其母,安可棄母守子呼?
此前切記:
去善惡,美醜,對錯,大小高低好壞是非對錯。
萬事做而不為主,萬事發而不動情,閉其門守其兌,終生不救。
此言非是無情輩,為而不恃疏真意。
恃:豎心旁,上土下心。
土為眼所見,即:萬物萬事行做而心不寸著。此既無為)
喜歡老衲隻談佛法,不講武德請大家收藏:()老衲隻談佛法,不講武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