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封神大劫!張天師偶遇妖女
字數:8029 加入書籤
前文地點有誤,是雷澤並非雷池,雷池不在曹州附近,雷澤在)
張道之能夠知道未來恐有大劫將至。
是因‘莊周夢蝶’之際,親口聽老天師講起過。
但範知行是如何得知?
隻聽他娓娓道來:
“約莫十年前,老朽登上相位不久,你師父曾來尋過我...”
即使範知行已經到了知天命的程度。
但也僅能通過大勢預測到將來漠北與中原必有一戰。
此戰若敗,則神州陸沉。
此戰若勝,則九州之地遂歸於一統。
可老天師那日尋他來說,將來之大劫,漠北與燕雲之爭,不過是人間之爭罷了。
亦如上古時代,周與商之爭。
但人間之爭,歸根結底的勝負成敗關鍵,不在於人間。
而在於異士。
周商之爭,最終以昆侖為代表的異士勢力取得大勝。
而以東海為代表的異士勢力,卻淪為人人唾棄的妖族。
遂古之初,誰說,人修行就是仙,而妖修行,就不是仙了?
倘若以東海碧遊宮為主的異士勢力取得大勝。
那麽,今時今日的神仙,不僅僅是人,也會有妖的存在。
“商周之爭,皆無對錯,但自商周封神之戰後,人間,仍舊存在著一些強大的異士。”
“這些異士以自身為媒介,鑽了當年顓頊大帝絕地天通的空子,強行接觸天上。”
“以致於仙神幹擾人間氣數的亂局出現...這段故事,你應該聽過吧?”
範知行問起。
張道之點頭道:“這是講的那位儒家聖人的故事,經由仙神幹擾人間氣數,使神州出現數百年之亂局。”
“後來,一位儒家聖人橫空出世,於這世上定下了禮儀、規矩,就此,天上仙神,再也不可幹擾人間氣數。”
“而一些強大的異士,也隻得存於山上,倘若過多幹擾人間之事,將會有承負加身。”
範知行忽而變得極其正色道:“倘若老朽告訴你,當初幹預人間氣數的,不一定是天上仙神呢?”
一時間,張道之不知該作何回應。
他初登龍虎山時,便常聽師兄弟們講起這個故事。
這個故事的宗旨,是重在誇讚那位儒家聖人為人間所做的貢獻。
那時,這天地間,還沒有龍虎山。
不一定是天上仙神?
張道之突然有些細思極恐的感覺。
範知行見他這般神情,嗬嗬笑道:
“老夫初聽你師父講起此事時,也覺不可思議。”
“如果不是天上仙神,那又該是誰?誰又有這個能力,可以幹擾人間氣數?”
“那到底又是一種怎樣的存在?”
“當年由人間之爭引起的異士大戰,你道教又稱封神大戰,真正的真相,又是如何?”
怎樣的存在...
不知為何,張道之忽然想起那被混沌物包裹的不可名狀之物。
“我師父,可有答案?”
張道之問起。
範知行搖了搖頭,
“你師父隻是察覺到了一些什麽,但是不敢確定,隻與我說了這麽多。”
“他說,如果將來,有他的傳人,能夠斬了申九千,便讓老朽將這件埋在心底十年之久的事情,說與他聽。”
從他的話裏,張道之得知了幾件比較重要的事情。
第一,將來的大劫,先是由漠北與中原挑起,而後極有可能釀成異士之間的大戰。
第二,將來大劫與商周之戰,恐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或是一個因果輪回。
如若真是如此,那將是這天地間最大之承負了。
談起商周之戰,就不得不提及,昆侖與東海之戰了。
昆侖...東海...
“師父羽化前,將師姐送往昆侖修行,是不是要借此提醒我,未來大劫,昆侖至關重要?”
“昆侖...道教道統之源,神州氣數之源...如若真有關聯,為何師父不願直白告知於我?而是要通過這種方式?”
“東海...方才襲擊我的那兩隻東海妖物,當真又是奔著輿圖去的嗎?”
“不是仙神,卻能幹預人間氣數的莫名存在...被混沌氣包裹的那頭怪物...”
“受長生天指引...薩滿...”
張道之喃喃於此,愈發感到頭疼。
他深刻地明白,這些問題,僅憑想,難以想出個所以然。
“看來,治好桃夭以後,這些地方,我都要一一走一遭了。”
張道之打定主意的同時。
忽見範知行緩緩起身,
“張天師,你可知,老朽在明知魏基以死設局時,為何不曾阻攔?”
張道之搖頭。
他相信,以這位門生故吏遍布天下的宰執來說。
真要救下一個魏基,或是用政治手段逼迫申九千讓步,不是沒可能。
但為何不曾這樣做,他也不理解。
很快,範知行給出的答複,讓他恍然大悟,
“其實很簡單。”
“既然將來的大劫,是因漠北與中原之爭挑起。”
“那麽,在老朽僅有的年月裏,就要為你們這些年輕人多做思慮。”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看看該用什麽法子,能在大戰挑起的那一刻,莫使漠北鐵蹄踐踏中原。”
正因此,範知行必須要穩健、蟄伏,保全有用之身,去為這座中原做更多地事情。
說著說著,他已離開亭中,
“不瞞天師,其實老朽對所謂的大劫並不在乎。”
“畢竟,即使有朝一日,大劫真的來了,老朽多半也已入土。”
“但老朽希望,這狗娘養的大劫到來之日,能少死一些百姓。”
“至於你們異士,妖孽,統統死幹淨了才好,如此,人間也就清靜了。”
張道之見他越走越遠,忽然想起一事,從乾坤袋裏迅速拿出紙筆,追了上去,
“範相公,擬一個新欠條,此前欠二百兩銀子的欠條就作廢了,新欠條寫人情債,收款人龍虎山天師府。”
聞言,本要坐上馬車的範知行撒丫子就跑了起來,看動作,一點兒也不像一位已經年逾古稀的老人家,
“走,快走,莫要讓他追上來!”
“老朽這輩子都不願與龍虎山再有半點兒牽扯!”
“不,下輩子也是!快,快攔住他!”
“不好!大劫未至,老朽命中劫數卻先到了!”
“嗚呼哀哉!”
“...”
......
張道之與範知行別過之後,自雷澤之地一路向西北方向行進。
途經濟州,自濟州南下,便到了曹州。
張道之雖然不會飛,但是胯下黃牛並非凡物,趕起路來,要比一般的千裏馬快上不少。
其實,張道之也可以直接南下沿著官道一路入曹州。
但聽蕭逾明說,在濟州城內,有一間酒樓,名曰太白樓。
樓主被譽為‘異士百曉生’,又稱‘江湖百曉生’。
傳聞此樓之主,無所不知,無所不通,世人皆不知其是男是女。
起初,張道之對百曉生感興趣,是覺著對方可能知道有關於自曹州入青丘的秘密。
但一聽世人不知其性別,又覺是故弄玄虛不敢見人,對其失去興致時。
蕭逾明又說這太白樓可不簡單。
相傳乃是數百年前,一位飛升白玉京的劍仙所創立,那劍仙名曰李太白。
異士皆尊稱其為‘詩劍仙’。
自他創下這太白樓之後,此樓便有了個規矩。
那就是,隻招待異士,不招待尋常百姓。
而異士入此樓,亦不可滋生是非,更不可找人尋仇。
張道之一聽,這太白樓倒是有些格調,或許,那樓主百曉生,當真知道一些不足於外人道哉的奇聞軼事。
無論是為救桃夭還是為了三花聚頂丹所需的藥材,他都迫切需要進入青丘。
索性,就來這太白樓碰碰運氣。
不管怎麽說,張道之都是築基境,一眼便知是異士,所以,自然也就順利進入樓內。
不過,他並未著急去見那百曉生,而是找了個僻靜的地方坐下。
期間,以九陽針法為桃夭施針,並用清靜咒壓製它體內那股狂躁的力量。
在未徹底解決桃夭體內情況之前,張道之需日日如此。
由於來到太白樓內的異士實在是太多了,可謂無奇不有,所以,抱著狐狸的張道之,倒是並不太惹人矚目。
不過,就在施針期間。
張道之偶然聽到端坐在樓內的一些所謂得正道人士,正商議著一件事,
“那苗疆女子一路北上,殺了那麽多人,如今聽聞要來齊魯地界私會情郎,咱們自當提前覓其蹤跡,設局殺了她,為那些枉死的百姓報仇!”
“聽聞她的情郎,是龍虎山弟子?而且在龍虎山中的地位不低啊。”
“地位再高又如何?能高得過張天師?張天師嫉惡如仇,聽聞當朝國師是妖,當即便就將其斬殺!”
“若讓天師知道,他龍虎山弟子喜歡上一個妖女,隻怕,天師必然會親自出手,清理門戶!”
“說的沒錯!那龍虎山弟子若不顧正道氣節,執意與妖女待在一起,那我等便鬧到龍虎山,請天師出麵,給咱一個說法!”
“鬧到龍虎山?嗬嗬...要去你去,我不去。”
“怕什麽,天師可是咱們正道魁首,一定心向咱們!”
“...”
聽到此處。
張道之神情一頓。
他們所談及的妖女與龍虎山弟子,莫非是那苗疆聖女和雲逸?
這也太巧了吧?
就在這時。
太白樓外,突然響起一道帶有獨特苗疆口音的女子聲音,
“就是你們在造本姑娘的謠,說本姑娘一路向北,遭下無數殺戮?本姑娘怎的就未將你們給殺了?!”
說著,那女子竟是一腳踏進樓內。
眾人見來者身著藍紅相間的苗服,服飾上繡著類似蠱蟲的圖騰,耳畔各有一隻大銀鈴。
此女子腰間還掛有一個血紅色葫蘆,這葫蘆隨著她前行的動作一晃一晃的,顯得頗為靈動。
她的下半身服飾,是一件百褶裙,露著半截小腿,讓人一瞧,便知不是中原女子。
“苗疆的?”
“她是...她是那個妖女!”
“嗯?苗疆魔教妖女,你竟敢來這兒太白樓,簡直是在找死!”
“妖女!你好大的膽子!”
“...”
那些人不停叫囂著,卻無一人膽敢上前與她對峙。
像是對她極為忌憚。
見狀。
那苗疆女子忍不住輕笑一聲,
“我男人說,就連張天師他老人家都同意了我們的婚事。”
“你們這些人,有什麽資格在此叫囂?”
“還正道人士?就敢在背後蛐蛐我?我呸!”
話音剛落。
眾人麵色一僵。
這時,已為桃夭施完針的張道之突然下意識咳嗽一聲。
心道。
我很老嗎?
喜歡明明是天師,卻總以為自己很弱!請大家收藏:()明明是天師,卻總以為自己很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