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人不狠則不立
字數:6488 加入書籤
但凡能夠傳承數百乃至上千年的宗門,都有其不可替代的底蘊。
比如天師府的五雷正法、茅山派的符籙與全真教的金丹大道。
同樣,太平道也有不可替代的法門,那便是‘太平要術’。
近些時日,張道之常與太平道弟子交手,所以,對這‘要術’,有了一定的理解。
據他所知,自初代張天師羽化之後。
這天地間,湧現出不少驚才絕豔的絕世高手。
其中一位,叫做‘南華老仙’。
而太平要術,就是初代大賢良師張角與南華老仙共創。
此術共有三卷。
其一曰治國之術;
其二曰兵陣之術;
其三曰修行之術。
張道之沒有治國的打算,而且,道教前身的道家思想,他也是知道一些的。
即使讓他去治國,多半也是會按照那位西出函穀關的聖賢得思想去走。
至於修行之術...
龍虎山傳承數千年,還需借用旁人的道嗎?
這個時代的朝代、年份都比較混亂。
比如,兩漢加起來不止存在了四百年,而是整整三千餘年。
又比如,上古封神大戰至今,已過去悠悠萬載。
因此,這個時代的龍虎山,其傳承,已有兩千七百餘載。
而且,初代張天師是異士界裏千百年都難得一見的絕世天才。
時人稱,初代張天師,其殺伐之力,已邁古之項羽,其神通術法,已超先祖張良。
由他創建的五雷正法,又經過整整兩千載龍虎山翹楚的不斷完善。
已然成為當今異士界裏最為頂尖的功法。
所以,張道之無需再借他人法,不然,可就是舍本逐末了。
不過,太平要術中的兵陣之術,張道之認為,還是有些可取之處的。
“你就不擔心,貧道將這太平要術竊為己用?畢竟,我龍虎山的短板,正是這太平要術中的兵陣之道。”
張道之所言,是如今道門之現狀。
有些道門中人精通奇門遁甲之術,卻不知排兵布陣之法。
反之,有些兵家中人精通排兵布陣,但對於陰陽五行等理論所知甚少。
以至於在一些耳熟能詳的兵陣被廣泛傳播之後。
已經極少有道門中人與兵家大師再去琢磨兵陣之道。
頂多也就是在練兵法中尋求突破。
比如戚家軍的鴛鴦陣,組成此兵陣的前提,是要先將兵練好。
戚繼光本人編纂的《練兵實紀》與《紀效新書》,更是集古之練兵法之大成。
龍虎山道門弟子,一心修行,哪裏會鑽研什麽兵陣?
趙長歌的劍陣,其實也是屬於兵陣的一種。
她身具皇室氣數,能夠接觸到皇室珍藏不許流落民間的兵法傳承,故而能琢磨出屬於她自己的劍陣之道。
但旁人呢?
若是有了太平要術中的兵陣傳承,今後龍虎山弟子從中獲取靈感。
豈非彌補了一些人隻顧修行而不修殺伐之力的缺陷?
再不濟,也可將龍虎山如今存在著的陣法進行一定的精進與完善。
當初張雲逸等人在青岩山的遭遇,張道之也是知情的。
倘若,那時龍虎山弟子已經擁有了太平要術中的兵陣之術,與龍虎山現存的陣法進行結合印證。
是不是,就不會釀成唯獨張雲逸一人存活的慘況?
再則,也可使如今龍虎山弟子的實力更上一層樓。
以此來應對今後可能會出現的大劫。
總而言之,張道之對太平要術中的兵陣之道很感興趣,能有助於將來天下異士渡過大劫。
而且,太平要術中的修行之道,他即使無需修煉,也可相互印證。
張道之所言,現任大賢良師又怎會沒有想到?
對於一個門派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傳承。
若是這份傳承,落在別的門派手中,那對這個宗門來說,就是毀滅性的打擊。
在如今這個世道,一些門派潮起又潮落,興衰不過一念間。
若是有人想在齊魯境內創立門派。
那麽至少要將一家五寺六觀七門八派中的半數都給請來。
然後在他們的見證之下,去展示自家傳承。
當然,江湖規矩,可以留殺手鐧。
在眾人見識到其大半傳承之後,覺得可以開宗立派,才會允你開宗立派。
這也叫演武。
當然,可以不遵從這個規矩,那就去踢館,一家一家踢。
隻是這樣的做法,會被這些所謂的正道人士,認為是邪門歪道。
而今日,大賢良師同樣也留了殺手鐧,
“不瞞天師,此術不全,尚缺一法,曰撒豆成兵,黃巾軍勢。”
聞言,張道之頗為驚訝,
“世上當真有撒豆成兵之法?不是幻術?”
大賢良師搖了搖頭,“確有,不過,貧道亦希望,此法不會重現世間。”
說至此處,他抬頭看了一眼張道之,
“據我所知,你們龍虎山的五雷正法,修煉到極致,可喚能夠毀天滅地的混沌神雷降世。”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種法門,遠遠比我太平道撒豆成兵之法更為恐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混沌神雷,隻有初代張天師那種境界修為可以喚來。
哪怕是張道之,對雷法已經鑽研到僅憑意念一動,就可調動天雷的程度,卻仍然不能喚下那種滅世之雷。
張道之已經從大賢良師這裏,了解到自己想知道的事情。
他將太平要術收好,
“不瞞你說,我於此地約戰你太平道一眾高手,其實就是想逼你現身。”
“我是不信,一代大賢良師,會對自己的門派傳承視若無睹。”
“我以此計來逼你,也是想得到你們太平道的兵陣之法。”
張道之是從在泰安郡殺了上千太平道異士那一刻,就已有了這樣的打算。
那天下著小雨。
他對陣太平道異士時,見識到了他們引以為傲的兵陣手段。
倘若能得到這種造化神通,可以使龍虎山弟子的實力更上一層樓。
如此,孫二娘他們,也便無需死了。
倘若現任大賢良師不願將太平要術中的兵陣之道說出,那麽,太平道,自然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聽到這裏,大賢良師一臉納悶,
“天師為何就能篤定,當真就打得過我?”
張道之笑道:“打不打得過,隻有打了才知道。”
“反正貧道也不嫌丟人,打不過跑就是了。”
“但是,堂堂正一天師,一旦敗給你們太平道,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麽嗎?”
聞言,大賢良師沉默了。
倘若正一天師敗給太平道。
那麽,太平道將會再一次站在風口浪尖上。
那些所謂的名門正派,絕不會坐視太平道如此強盛而不管不問。
所以,張道之一旦落敗,將會直接導致太平道被群起而攻。
如此一來,大賢良師贏了張天師。
但最終,太平道會輸給正一道。
也就是說,此戰,大賢良師即使能贏,也不能贏。
總之,隻要他敢現身泰山之巔,進退,就不是他說了算了。
而是張道之。
也就是說,張道之從一開始,就打定了主意,要將太平道的兵陣之法搶到手裏。
如今還不是天地大劫到來時,就已經有那麽多的龍虎山弟子死在太平道弟子手中了。
他不敢想象,一旦大劫到來,所有龍虎山弟子,又將傷亡多少?
而有了這太平道兵陣之法,最起碼,可以將龍虎山的實力在整體上提高一些。
兵陣配合雷法,簡直無懈可擊。
想到此處,大賢良師唏噓不已。
所有人都在為了延續自己的傳承而絞盡腦汁著。
就連張道之這位天師也不例外。
“如若我太平道弟子不殺你龍虎山弟子,你是不是也不會做出此局?”
大賢良師詢問道。
張道之點了點頭,“你我身為一派掌門,自是要將身上的擔子給挑起來。”
“但可以肯定的是,若無我龍虎山弟子的傷亡,我頂多也就是想逼你出來,廢了你一身修為而已。”
大賢良師歎了口氣,
“那些龍虎山弟子不死,我又怎敢篤定,你會將我太平道弟子一殺到底?”
“若不破而後立,則無大立。”
太平道今後立不立,能立到什麽程度,張道之不清楚。
但他可以肯定的是,大賢良師肯定立了。
因為人不狠則不立。
借他人之手殺太平道弟子,足以證明大賢良師夠狠,隻是狠得不夠徹底。
不然,他也無需假借他人之手了。
張道之將殘缺版本的太平要術收入囊中,隨後緩緩起身,正色道:
“現在,就讓我這個正一天師,來送你這位太平道大賢良師上路。”
喜歡明明是天師,卻總以為自己很弱!請大家收藏:()明明是天師,卻總以為自己很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