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回 飛劍

字數:3502   加入書籤

A+A-


    在芭蕉林前,一位身穿小乘佛教僧服,麵容慈祥、年近古稀的僧人早已等候多時了。
    在他一旁,還有一個身穿黑袍,留著光頭,臉上紋滿了密密麻麻符咒。
    看上去陰森恐怖、明顯不是善類的家夥。
    龍婆,t國話叫做uang por,在t國是針對僧人的一種稱呼。
    uang是皇家和古老的意思,por在t語裏是父親的意思。
    這也側麵反映了當地人對僧人的尊敬。
    在古時候能夠被稱作為龍婆的僧人,首先要正式剃度出家幾十年。
    在這幾十年間,必須嚴格遵守佛門戒律,要對佛教與佛法有著極高的悟性。
    並且要對社會有一定的貢獻,才能被稱作為龍婆僧。
    隨著時代的變遷,t國人對龍婆的定義也並沒有古時候的那麽嚴格了。
    到現在,龍婆僅僅是對僧人或者師傅一種尊稱。
    另外,阿讚在t語裏麵,是對老師的尊稱,可以把各行各業的老師叫做阿讚。
    修行的僧人被尊稱作為帕阿讚。
    降頭師也喜歡別人叫他們阿讚。
    很多降頭師還喜歡打扮成僧侶,利用枉死嬰兒的骨灰製作冒牌佛牌出售。
    林軒一看到那個同樣留著光頭,做僧侶打扮,臉上卻紋滿了符咒的家夥。
    就知道他是一名降頭師。
    而且還是專門養詭的降頭師。
    他那臉上那密密麻麻的詭異符文,就是為了防止詭物反噬的。
    詭物本事凶物,養詭就是與虎謀皮。
    一旦被反噬,下場可是會很淒慘的。<有點病急亂投醫,為了救兒子,連平日裏畏之如蛇蠍的降頭師都請來了。<下車,用t語嘀嘀咕咕了起來。
    龍婆僧打量了林軒一眼,隨後走了過來,用一口純正的華夏語說道,“你好,遠道而來的道士朋友”。
    “您好,您會說我們的語言”,林軒詫異。
    “會的,我曾經去過你的國家,修行大乘佛法。
    在原始佛教沒落之後,你的國家,才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大乘佛法的聖地”。
    聽到這話,林軒就更加詫異了。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一直看對方不順眼。
    大乘佛教一直覺得小乘佛教小。
    小乘佛教就覺得大乘佛教非佛說。
    在國內,大乘佛教才是主流,打從一開始,白馬馱經,馱來就是大乘佛法。
    至於小乘佛法,則是一開始就被大乘佛教曆代祖師給舍棄了。
    至於空出來的部分,拿道法和儒法填補。
    自從大乘佛教吸收了道教和儒教的一些思想後,大德高僧開始不要錢似的往外冒。
    反觀西域的原始佛教,在異教徒的屠殺中,已經徹底的沒落了下去。
    這也是為什麽全真的祖師,會倡導三教合一的理念。
    吸收了儒教和佛教的一些理念後。
    全真迅速發展壯大。
    盤踞北方。
    甚至能夠跟身為道教祖庭的南方正一分庭抗禮。
    這位龍婆僧,能夠摒棄門戶之見,跑去國內修行大乘佛法。
    在t國,也就隻有修為高深的神僧才能有這樣的心境。
    “救人要緊,我會用符籙破開精靈界,大師是否要隨我進入”。
    林軒沒有理會那個明顯不是好東西的家夥。
    降頭師?他師傅殺過不少。
    來南洋多年,總能碰上一些豬油蒙了心又不長眼的。
    阻止這種邪修作惡,危害百姓,也是他們道門弟子的責任。
    “義不容辭”。
    當即,林軒嘴裏念了段咒語。
    隨後從口袋裏掏出一張穢跡金剛符,朝著芭蕉林方向丟了過去。
    符籙無風自然,竟然化作一把寒光閃閃,即使是普通人也肉眼可見的寶劍,猛地刺向芭蕉林。
    林軒並不知道哪一株芭蕉成了精。
    但不妨事,寶劍尋著妖氛,直直的釘入了一株異常粗大的芭蕉樹上。
    隻聽一聲尖銳刺耳的聲音傳來,仿佛某人的慘叫。
    被釘住的芭蕉叔樹上,竟然有大量腥臭的鮮血噴射而出。<怪叫一聲,被突如其來的一幕嚇壞了。
    之後看向林軒的目光,由質疑變成敬畏。
    在此刻,他看到了救出他兒子的希望。
    他這下總算是知道了。
    丁老爺子這樣精明的人,為何會大老遠從國內請兩個道士來供著。
    “飛劍?”,龍婆僧也是一驚。
    他去華夏進修大乘佛法的時候,也是對華夏本土宗教道教有不小的了解。
    自然知道,在華夏,能夠使出飛劍的劍仙高人,那可是鳳毛羚角。
    他沒想到,眼前這個小道士,小小年紀就能使用出飛劍。
    隨後,他又有點疑惑,為什麽明明是道門的飛劍。
    他在裏麵,卻感覺到了一絲佛法的韻味。
    喜歡南洋小道士請大家收藏:()南洋小道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