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好日子來了

字數:3625   加入書籤

A+A-


    沈春華,這個平日裏做事細心、考慮周全的女人,最先從震驚中反應過來。
    她微微皺起眉頭,眼神中透著疑惑與期待,手指不自覺地輕輕繞著衣角,猶豫了一下,還是試探性地開口問道:
    “那個……建國同誌,我得問清楚,你說的蓋磚房是怎麽個蓋呀?”
    說著,她微微抬頭,目光緊緊鎖住王建國,似乎想要從他的眼神裏找到答案。
    沈春華頓了頓,接著說道:
    “咱們都知道,鎮上那個磚廠每年確實也有一些磚往外賣,可那都是些什麽情況啊!”
    “每次數量少得可憐,而且都會賣給生產隊的先進勞模。那些勞模為村裏、為農場付出了很多,得到獎勵也是應該的。”
    “可咱們普通老百姓就隻能眼巴巴地看著,根本沒機會輪到咱們。”
    她的聲音裏帶著一絲不甘,又有著對現實的無奈。
    “我就想啊,咱們新建的這個磚廠,不會也是這種的吧?要是還是那樣,咱們這心裏剛燃起的一點希望之火,怕是又要被澆滅咯。”
    沈春華一邊說,一邊環顧四周,看著鄉親們同樣滿是擔憂的眼神,臉上的愁容更重了。
    周圍的人聽到沈春華這麽一說,也都紛紛點頭,大家原本因為興奮而紅撲撲的臉蛋,此刻都籠罩上了一層陰霾。
    小夥子們握緊了拳頭,像是在給自己打氣,又像是在表達對不公平待遇的憤懣。
    媳婦們則互相拉著對方的手,眼中的憧憬之光黯淡了一些,嘴裏小聲嘟囔著:
    “可別又是空歡喜一場啊。”
    “是呀是呀,可別等我們拿了錢去買,又不賣給我們啊。”
    老人們坐在一旁,吧嗒吧嗒地抽著旱煙,煙霧繚繞中,看不清他們的表情。
    但那一聲聲沉重的歎息,卻清晰地傳入每個人的耳中,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艱辛與對未來的迷茫。
    溫暖的陽光透過供銷社後院廚房的窗戶,灑在屋內眾人的身上,映照出一張張滿是期待與忐忑的臉龐。
    王建國站在眾人中間,身姿挺拔,他感受到大家投來的目光中交織著希望與疑慮。
    於是清了清嗓子,臉上帶著和煦的笑容,耐心地解釋道:
    “春華姐,您的擔憂我特別理解,大家辛苦了大半輩子,都盼著能住上結實又暖和的房子,這事兒可含糊不得。”
    王建國微微側身,目光真誠地看向沈春華,輕輕點了點頭,繼續說道:
    “我剛剛都說了,這個磚廠和鎮上那個磚廠,那可有著天壤之別。”
    他稍作停頓,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自豪,仿佛回想起了那些奔波忙碌的日子,接著說道:
    “為了能給咱們村裏、農場裏的鄉親們謀這份福利,我和書卓哥在市裏那幾天,幾乎是馬不停蹄。”
    “我們四處奔走,找各個部門,遞材料、說明情況,把咱們這兒鄉親們的居住現狀一五一十地反映給領導。”
    “您也知道,咱們現在住的大多是泥土稻草屋,一到下雨天,外麵大雨傾盆,屋裏小雨淅淅瀝瀝,大家連個安穩覺都睡不了。”
    “冬天的時候,寒風呼呼地直往屋裏灌,凍得老人孩子直生病。”
    王建國的聲音微微有些哽咽,他緩了緩情緒,目光掃過眾人,看到大家眼中泛起的淚花,更加堅定了語氣:
    “咱們不能再讓鄉親們這麽受苦下去了。所以,我和書卓哥特意向市裏領導爭取,反複強調咱們老百姓對改善居住條件的迫切需求。”
    “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領導們被我們的誠意打動,也看到了咱們這兒的實際情況,終於批準了咱們建磚廠的事兒。”
    “這個新磚廠啊,從一開始規劃,它的定位就是以農民老百姓為主,地區建設為輔。”
    “它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讓咱們每個人都能買得起磚,蓋得起磚房。”
    王建國一邊說,一邊用手比劃著,仿佛已經看到了未來村裏一棟棟拔地而起的磚房。
    “隻要你手裏有足夠的錢,又真心想改善生活,都可以去磚廠把磚買回家,圓自己的住房夢。”
    “不像鎮上那個磚廠,限製那麽多,讓咱們普通老百姓隻能望磚興歎。”
    眾人聽了王建國的解釋,臉上的陰霾漸漸散去,取而代之的是激動與興奮。
    沈春華的眼睛亮了起來,她雙手輕輕一拍,臉上綻放出燦爛的笑容:
    “哎呀,建國啊,聽你這麽一說,我這心裏的石頭可算是落了地。這可真是太好了,咱們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來了這一天。”
    周圍的小夥子們也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這下好了,等磚廠建起來,咱們就拚命幹活掙錢,爭取第一個蓋上磚房。”
    媳婦們則湊在一起,嘰嘰喳喳地討論著未來房子的樣式:
    “我要在院子裏種滿花,再搭個葡萄架,讓家裏漂漂亮亮的。”
    老人們坐在一旁,吧嗒吧嗒地抽著旱煙,雖然沒說話,但臉上那欣慰的笑容,已經說明了一切。
    一時間,廚房內的氣氛熱烈得如同燃燒的爐火,大家都沉浸在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之中,仿佛已經看到了嶄新的磚房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冬日的暖陽透過供銷社後院廚房那扇陳舊卻擦拭得幹淨的窗戶,滿滿地灑在屋內,光影斑駁地落在每一個人身上,為這熱鬧的場景更添了幾分溫馨。
    眾人圍坐在一起,臉上洋溢著或興奮、或期待的神情,正熱烈地討論著新建磚廠的事兒。
    程大娘坐在靠近灶台的位置,她年事已高,歲月在她臉上刻下了深深的皺紋,那一道道溝壑仿佛訴說著往昔的艱辛與滄桑。
    可此刻,這些皺紋卻像是被喜悅填滿,她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條縫,臉上的褶子更深了,一口殘缺不全卻仍顯潔白的牙齒時不時地露出來。
    程大娘忍不住高興地笑著,那笑聲爽朗而洪亮,在不大的廚房裏回蕩著:
    “建國啊,這可真是個大好事啊!”
    喜歡四合院,人小鬼大誰見誰怕!請大家收藏:()四合院,人小鬼大誰見誰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