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本我

字數:4853   加入書籤

A+A-


    有了以前的經驗,這次模擬起來,就輕車熟路多了。
    還是按照之前的流程,先過一遍,然後稍微調整調整。
    終於在失敗幾次以後,純種的蘊魔丹也被製作出來。
    李長青看著上麵的一道魔紋,自得一笑。
    這個魔紋,乃是魔氣合於天道的證明。
    吸收這個帶有魔紋的丹藥,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服用者對無屬性魔氣的親和度。
    還可以減少心魔的威脅和增加魔氣修煉的速度。
    如果從一開始修煉就使用這些帶丹紋的丹藥,那麽在成長過程中,是完全不會對身體有副作用的。
    就和靈氣一樣。
    不過這些魔氣,最後蘊養成的是魔體而非靈體。
    而且可以抑製在成長過程中由於各種不堪情緒而產生的心魔。
    比如說,齊影兒如果從小服用丹紋蘊魔丹,那在進階之時,隻需要一個念頭,心魔就會灰飛煙滅。
    這就是魔紋的含金量,可以得到這方天地承認的東西。
    現在結構的的魔氣存量,在原來分次堆疊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不少。
    這樣也有一個缺點,就是原來堆疊是一個一個排列有次序的。
    這樣排列有序的丹藥,對著高階的魔修有著一些幫助。
    可以增加對天地魔氣的感悟程度。
    一直以來,魔氣以無屬性的形式存在,在無屬性魔氣這塊兒土地上,人們通過吸收無屬性魔氣的養分,而實力成長到高階,然後在這個基礎之上,再演化出真正適合自己屬性的魔氣和功法。
    現在屬於是一鍋燴。
    但是對於現階段魔修來說,大水漫灌,完全是沒有問題的。
    這其實關係到有限與無限的問題。
    其實大道是無限的,但是人生是有限的。
    所謂修真,就是在有限的人生之中,去追尋無限的大道。
    無限屬於自己的道。
    真即是本我之心。
    也可以反過來說,從無限的大道之中,衍生出自己的道。
    這世間的河流,樹木,裂縫,山脈,其實都是相似的紋理,相似的道。
    這是大道在這世間存在的證明。
    甚至包括人身上的血管,經脈。
    而其中真正的區別就在於,這些脈絡之內的流向。
    到底是向一個方向匯聚,還是向不同的方向生長。
    就像樹木一樣,樹木的根須通過不斷向更深處蔓延伸展,吸收土壤裏的養分匯聚到樹幹,然後經過樹幹,輸送到不同的枝丫之上,向不同的方向擴張。
    這不同的方向最後形成的樣子,就是屬於樹木自己的道。
    “夫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泰山為小;莫壽乎殤子,而彭祖為夭。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
    天地也可以是一粒稊米,毫末也可以是一座山丘,隻是差“數睹”而已。
    所謂“數睹,”其實就是眼界加上實力。
    但是從大道角度看,它們,都是“一齊”的。
    所以,人生是往上追求無限廣闊天地的過程,也是往下無限追求精細的過程。
    所謂的見多識廣,就是指經曆過的事情比常人想象的最高的還要多,比最低的還要低。
    他們對於生活的認識,要比常人要深刻不少。
    那麽問題來了,人的精神刺激閾值是隨著見識的變多而提高的。
    見識越多,就越容易對各種事物慢慢變得不為所動,相對來說,就越不容易幸福。
    當然也有一種說法就是,越是合道,就越是寵辱不驚,心無波瀾。
    這也是一種生活的態度。
    但是在這裏,應該所要講的是,幸福與合道的問題。
    那如何既能保持幸福的同時,見識更多的東西,取得更高的成就呢?
    答案隻有一個,那就是追求有歸宿的幸福,有人期待,有人包容,有人撫慰,有人訓誡。
    修仙者幸福嗎?
    不一定,要不怎麽會仙路茫茫?
    那普通人呢?
    答案也是類似的,但是在這個基礎上,有了另外一個答案,那就是懂得知足, 樂天知命。
    所謂知命,即是知道自己的上限和下限在哪裏,並且隻接觸自己上限和下限之間的東西。
    幸福和愉悅雖然是屬於情緒正向的情緒,但還是有區別的。
    幸福是幸運和福氣,是屬於兩個人之間的事情。
    但是愉悅不一樣,自己就可以。
    比如拚盡全力奮鬥的愉悅,和酣暢淋漓戰鬥的愉悅。
    所以,這裏隻強調幸福,不強調愉悅。
    回到正題,對於低階修士來說,先提升本身的實力才是第一要務。
    所以,大水漫灌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唯一的缺點就是吸收不掉會造成浪費。
    不過這種浪費,比起吸收的要少的多。
    這也是為什麽,當初李長青提出要分不同純度蘊魔丹的問題。
    等修者實力提升上去之後,再對自己的功法,或者身體進行自己獨特的改進和創造。
    這樣的理念,其實是和養育是一樣的。
    如果一開始不知道自己適合什麽,該去專研什麽,那就多學,多多涉獵,廣泛了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總會發現自己擅長的,並且真正適合自己的路。
    這種說法其實從年齡上來講,也是有所參考的。
    所謂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就是逐漸找回自己的過程。
    人的一生,會經曆三種階段,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的過程。
    這其實就是找到自己的道的過程。
    君子立本,本立而道生。
    這個本,就是本我,就是自己。
    成功的人生,其實就是真正實現自我的人生,是真正知行合一的人生。
    在此祝願大家成功。
    ......
    回到風月大陸。
    李長青將純係蘊魔丹煉製出來以後,又出現新的問題了。
    到頭來,他所進行的研究,歸根結底還是通過改造工藝的方式來實現存儲魔氣,並不是直接改進魔氣本身啊......
    那為什麽不能直接模擬無屬性魔氣的呢?
    還有另外一個問題,現在自己所創造的工藝,也隻有自己能創造出來,這根本不具備可量產性......
    如果將來魔影宗真的要靠這個發家,那完全是行不通的啊......
    想到這裏,他原來煉出丹藥的一些自得和開心,頓時消散。
    又開始糾結和思考。
    自己雖然走的不是所謂的聚魔陣法,但是本質上還是用陣法來對魔氣進行收集存儲。
    並沒有改變魔氣本身的性質。
    本質上自己和他們其實並沒有什麽區別......
    喜歡多子多福,養育後代得長生請大家收藏:()多子多福,養育後代得長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