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霸道的趙匡胤

字數:3796   加入書籤

A+A-


    第二日,在向葵的挑選下,數名學識淵博的官員被派往長春宮參與道經的編撰,其中有一人名黃裳。
    與此同時,趙匡胤出關,命令下達,邊境大軍集結,禦駕親征西夏。
    西夏國王收到消息,趕忙求見李元昊,希望太祖能擋住趙匡胤,他好派軍抵抗,雙方兵對兵,將對將。
    李元昊看著麵前的曾孫,臉都黑了,他哪裏是趙匡胤的對手。
    上次去抵擋慕容龍城,差點被兩拳打死,如今他亦不想麵對曾和慕容龍城交鋒的趙匡胤。
    甚至不說趙匡胤,就連他手下的那個太監,李元昊都打不過。
    而且還有一個同樣高深莫測的大宋國師逍遙子。
    大宋一方擁有五個大宗師,兩個天人,而他呢,僅一人。
    就算聯合遼國新晉大宗師蕭峰和大理的段思平也絲毫沒有勝算,更何況不一定能聯合。
    “大勢所趨,降吧。”李元昊無奈道。
    西夏國王李乾順不甘,勸道:“太爺爺,您不能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啊,同時太祖,趙匡胤建立大宋,您亦是在四麵皆敵的情況下建立了西夏,您不輸趙匡胤,孫兒相信你可以的。”
    “我可以個屁。”李元昊氣急敗壞地吼道:“慕容龍城的前車之鑒你忘了嗎?如今大宋聚集如此多的高手,你讓我如何抵擋?”
    “主動投降,我李家雖然沒有了皇族身份,但以趙匡胤的性子,保個榮華富貴不難。
    但若不投降,那就是全家覆滅的結局,人死了,基業同樣保不住。”
    李元昊說完,不容置疑的說道:“你盡快將投降的指令傳達下去,我這就去找趙匡胤詳談。”
    李元昊說完,身影已然離開了皇宮,他還年輕,才九十多歲,比趙匡胤小了七十多歲,活下來他說不定還有希望,但若抵抗,趙匡胤鐵定不會放過他這個大宗師。
    在李元昊的強勢要求下,西夏降了,軍隊就地解散,大宋軍隊開始入駐各地穩定各方。
    大宋近三年來培養的文官亦是隨著命令奔赴各地,先是副手,局勢穩定後,逐步取代上官。
    西夏降了,趙匡胤的目光看向了吐蕃,但最終還是作罷。
    吐蕃身處高原,條件惡劣,且其上佛教的信仰太過濃重,對佛門的信仰超過對君主。
    打是能輕易打下,但想讓其徹底歸心,卻要花費頗多精力,短期難以看見成效。
    相比之下,遼國和大理就要好多了,隻要打下,幾年之內大宋國運又會再次迎來增強。
    “青雲山……段思平……”趙匡胤昵喃,目光看向青雲山的方向。
    一月後,在李元昊的配合下,西夏各地不臣皆被掃除,西夏局勢穩定,趙匡胤飄然離開。
    不久,其身影來到青雲山上空。
    “向葵剛離開兩個多月,太祖怎麽來了?”青雲有些慌。
    張紫陽連忙神識傳音道:“江小友,太祖駕臨,你得做好準備。”
    說完,對著段思平鞠了一躬,什麽意思不言而喻。
    段思平沒有回話,他距離天人隻差一線,但這一線卻是天壤之別。
    墳墓之內,江微塵一驚,“趙匡胤,他來幹什麽?我這樣一個已死三年多的人,怎麽老是有人來查看?”
    “肯定是段思平這廝長期待在這裏引起了懷疑。”
    不過他也不能趕走段思平,不說趕走他,他就不會保密了。就說青雲山的變化也得他在才能解釋得通。
    江微塵不明趙匡胤來意,連忙將入駐身軀的意識收回心宮之內。
    張紫陽等人現在也不好離開後山,因為他們看到趙匡胤的同時,趙匡胤也看到了他們。
    趙匡胤的身影眨眼即至,落於湖邊平地。
    青雲和張紫陽拱手見禮,趙匡胤點頭回應,感受著彌漫的意境。
    “嚴冬時節,這山上竟平生暖意,草木也未徹底枯萎,段思平,你的枯榮意境領悟很深啊,不知何時破入天人啊?”
    段思平麵色微微僵硬,冷淡的回道:“趙匡胤,你此來想必不是為我而來,又何必在我身上浪費功夫。”
    趙匡胤來到墳前,神識微微一掃,果然如向葵所言,竟連我都探不出其狀態。
    他的神識沒有多做停留,來了,查看一眼是常理,若盯著不放就不好了。
    注意到旁邊緊張的青雲兩人,趙匡胤直接開門見山的說道:“段思平,此行我就是為你而來,你不妨猜猜看。”
    青雲和張紫陽聞言鬆了一口氣,段思平則眉頭皺起,“趙匡胤,你要滅我大理?”
    趙匡胤點頭,“你猜對了,如今西夏已滅,大理做何選擇?”
    “大理與大宋世代交好,你放著北方的遼國不滅,卻要先滅我大理,這是何道理?”
    趙匡胤語氣威嚴而又霸氣的說道:“恥辱需要鮮血來洗刷,精兵需要戰爭來錘煉,滅遼之戰我不會再出手,大宗師也不會出手,注定不是短期能結束的。”
    “正因大理與我大宋交好,所以我給大理一個投誠的機會。”
    段思平看著趙匡胤,這個自己的後輩,自己建國的時候,其還是個十歲的孩童,沒想到啊。
    “天人,我若突破天人,大理何須如此。”
    段思平內心不甘,不是留戀那世俗權位,而是被後輩超越,逼他做選擇的不甘。
    “我若不答應呢?”
    “那大理有兩個選擇,一是朕一人平推,二是和遼國一樣淪為我大宋的練兵場。”
    隨著地盤擴大,動亂不會少,他雖能飛行,可快速抵達各地鎮壓。
    但是他還需要修煉,不能將時間用來到處奔波。
    所以各地都需要精兵強將鎮守,而大宋承平太久,軍隊戰力下滑,加之最近幾年新練的新兵也需要見血。
    段思平注視著趙匡胤,“你就如此自信在大宗師不出手的情況下,大宋能抵擋大理和遼國的進攻?”
    “哈哈哈……”趙匡胤大笑三聲,然後道:“自信來源於實力,若大宋軍隊辜負了朕的期望,那還有朕兜底。
    隻要有我趙匡胤在一天,大宋今後對外戰爭的最終結局隻會勝不會敗。”
    喜歡重生之我從天龍活到現代請大家收藏:()重生之我從天龍活到現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