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京師居不易
字數:3735 加入書籤
七日的守孝期過去,紫禁城撤掉了白茫茫一片,秋八月下旬浙東淅淅瀝瀝下了一場雨。
一艘商船偷偷從台州入海。
浙江備倭指揮使司內,指揮僉事程塤正在秘密調查這件事,自今年開始,尤其水力紡織機進入浙直後,絲綢業高速發展,民間雇傭關係成形,機戶出資、機工出力的現象在浙直遍布,小農女子在農忙之外,還能獲得額外一份收入,浙直的經濟在飛速發展。
同時絲綢的盛產,也導致走私之事此起彼伏,本來走私這些事是官府行政機構去查,但自弘治二十年六月開始,浙東逐漸能發現一些倭奴的船隻在大衢、陳錢等島附近盤旋。
這就不得不讓備倭指揮使重視,程塤早早派遣船隻在海上攔截,隻是這次的抓捕又不出意外的落空,程塤不由懷疑備倭指揮使司內部出了問題,同時也更懷疑這些走私不簡單,可能會涉及到官商勾結。
……
內閣和戶部領導的商稅改革,讓很多商人叫苦不迭,京師的商業有萎靡之現象。
現在大明的商業經濟還很貧瘠,能發展成雇傭關係的除了絲綢業,其他行業似乎很難成規模。
盡管這段時間朱厚煒又和戶部商討補充了個體工商戶的納稅標準,但個體工商戶畢竟不會影響整個大商業環境。
雖說紅玉膏的爆火,帶動了零售業的發展,許多商賈爭相效仿,但在他們固有觀念內,依舊是個體經營,從未想過能建設工坊,將這個行業發展成有序穩定的前景。
這不是朱厚煒希望看到的。
今天朱厚煒才從戶部那邊商討結束,走在正陽大街上,迎麵就見著了張家兩位舅舅。
“哎呀呀呀,二外甥,好久不見,好久不見呐!”
張鶴齡客氣的和朱厚煒打著招呼,問道:“吃了嗎?舅舅請你吃飯吧!”
“鬆鶴樓,舅舅請!”
朱厚煒狐疑的看著大舅張鶴齡,道:“我回王府吃,舅舅有話就說吧,不要拐彎抹角。”
張鶴齡尷尬一笑,道:“二外甥果然聰慧,哎……實不相瞞,舅舅的田地被大外甥和焦芳那王八蛋給收過去後,被擊垮了!”
焦芳領導的宗教土地改革已經告一段落,大明收回來依附於寺廟道觀名下的田地凡三十萬頃,規模不小,其中張家兄弟也被收回去不少地。
不過要說這點田地能對壽寧侯有什麽致命打擊也不至於,兩個舅舅一直都是這樣,說什麽事總是那麽的誇張。
“哦,是麽?我看舅舅紅光滿麵的,也沒看到哪兒被擊垮了呀。”
張鶴齡歎口氣,佯裝抹了抹眼淚,隻是擠了半天也沒落淚,朱厚煒看的那叫一個無語。
張延齡也拍了拍大哥的肩膀,安慰道:“大哥堅強點,莫要哭,咱們苦點其實沒什麽的,也能讓那群文官們看看,咱們皇親國戚都如此節儉,皇家更是如此!”
“以後他們再也不會為難皇室了,咱們能給皇室做出這麽點貢獻,吃糠咽菜又能如何呢?”
朱厚煒鼓掌道:“好!”
“兩位舅舅有這份覺悟,本王深敢欣慰。”
“走吧。”
張鶴齡和張延齡道:“啊?去哪?哦哦,吃飯是吧,大舅雖然沒有什麽錢財,依舊會請二外甥吃飯,這點錢還是有的!”
朱厚煒搖頭道:“不去吃飯,去你府邸,我看看有沒有什麽值錢的東西。”
“幹啥?”
朱厚煒道:“舅舅替皇室考慮,家裏若是有值錢的東西被外人知曉,不是都露餡了嗎?怎麽體現皇家的清貧節儉?我去看看有值錢的東西給你們拿走,讓你們好好過一過苦日子,也讓外人都瞧瞧皇親國戚都貧窮成這樣了,以後讓他們少彈劾大哥和皇上奢侈無度。”
張家兄弟差點一下子跳了起來,臉都綠了,磕磕巴巴的道:“這個,這個……唔,我們府上沒什麽值錢的東西……哈哈。”
朱厚煒噢了一聲,道:“現在可以說什麽事了吧?再扭扭捏捏我真走了。”
浪費時間嘛不是,要不是看在你們是我親舅舅的份上,真懶得陪你們在這演戲啊!
張鶴齡趕忙道:“二外甥,紅玉膏配方可否告知舅舅?”
朱厚煒:“不行。”
張鶴齡:“……都是一家人,何必如此小氣?”
朱厚煒反問道:“舅舅府邸可否賣了給我?”
“別說話,我還沒說完,都是一家人,何必如此小氣?”
張家兄弟啞口無言。
果然,這個家夥越來越像他大哥了,六親不認了開始。都不知道心疼舅舅了,小時候那麽疼他……
張延齡哭喪著臉道:“二外甥呀,京師居不易啊,這蓋一座房子可老費錢了,又不是農村犄角旮旯,隨便就能蓋個茅屋居住。”
“好一些人有錢來京師還買不到房子呢,咱們不是不願把府邸給你,賣了房子咱們沒地兒住呀!”
朱厚煒若有所思,看著張家兄弟,問道:“京師缺少房子,那就蓋便是。”
張家兄弟道:“要工部批準,還有蓋房子也不是個容易的事呀,單是雇傭役工就不知要多少錢。”
朱厚煒盯著張家兄弟,這讓張家兄弟頓感不妙。
“咋,咋了?”張鶴齡呆呆的問道。
朱厚煒道:“我倒是可以給你們出個賺錢的營生。”
“啥?”張家兄弟怎麽感覺有些不相信呢。
朱厚煒脫口道:“你們可以組建一批人,專門給別人建設房屋然後販賣。”
建築業!
張家兄弟打個哈哈,道:“這不是找罪受嗎?那些木材、黃土、卯榫,哪個不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工?一個房子蓋齊,耗費多少時間不說,指不定還賣不出去,妥妥的虧本買賣呀!”
要說別的,張家兄弟或許不行,但要提到怎麽掙錢,他們可是門清。
二外甥這簡直就是胡扯,就京師那些房屋的建設,哪個不需要大量人力和木材?單每一個卯榫結構,就不知需要多少專業的匠籍工人,又不是什麽人都能做的事。
匠人多麽珍貴,人家有一門手藝在,吃喝不愁,還會來專門幫你幹活?給多了自己虧錢,給少了人家不幹。
喜歡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請大家收藏:()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