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臨時會議

字數:4096   加入書籤

A+A-


    東宮,側殿,弘治皇帝還沉浸在自家長子成家立業的喜悅之中。
    然後朱厚煒的話如同當頭一棒,瞬間將弘治皇帝敲醒了。
    開封是中原大地,更是糧食豐產之地,遑論開封每年給朝廷帶來的農業稅收,開封接近六十萬百姓,每每黃河決堤,對朝廷的損失都是最為嚴重的。
    今天朱厚照大婚,弘治皇帝定不會讓這些事交給朱厚照處理,於是問朱厚煒道:“決了多大口子?淹了多少?”
    朱厚煒道:“開封半數莊稼都被淹沒。”
    弘治皇帝勃然大怒:“怎麽會如此嚴重!”
    “誰上報的?具體細節是如何?”
    朱厚煒搖頭道:“傅閣老方才和我說的,具體細節我沒來得及問,外麵人多眼雜,今日喜慶,我讓閣老先去入席了。”
    弘治皇帝暗暗點頭,麵對如此大事,老二還能保持從容淡定,弘治皇帝很是滿意。
    他對朱厚煒道:“你去將六部內閣全部召來,就說朕格外恩賜,單獨宴請。”
    “好!”
    朱厚煒快速撩袍離去,很快便將內閣六部高官全部召來。
    “微臣等參見皇上萬歲,賀喜皇上。”
    弘治皇帝臉色陰鬱,質問傅瀚道:“開封怎麽就被淹了?”
    其餘不知情的內閣六部高官紛紛倒吸涼氣,他們還真以為弘治皇帝是格外恩賜,召見他們來吃席的,怎麽開封就被淹了?!
    傅瀚拱手道:“啟奏皇上,自入秋來,中原連續大雨。”
    工部侍郎和翰林編修正在考察束水區域,才到開封沒多久,便發現開封一處堤壩修築薄弱,大水衝壓之下,薄弱的堤壩決堤,黃河洪水盡入開封。
    “誰負責修此堤壩?誰管理的?開封地方官都在做什麽?河南三司都是死人嗎?”
    “皇上息怒。”
    眾人急忙拱手勸諫。
    弘治皇帝深吸一口氣,“治罪之事延後再議。”
    “該怎麽善後?六十多萬百姓,若是處理不好,立刻就會激起民變,你們給朕拿出個章程來!”
    “微臣等立刻回去商量……”
    弘治皇帝重重打斷他們,道:“現在!”
    “現在就給朕拿出章程,今天賑災的人就要去河南!”
    “說!”
    “內閣先說,一個個說!”
    眾人將目光望向內閣首輔,傅瀚思忖片刻,道:“皇上,此前蔚王建議束水衝沙,工部一直在考察地段,如今恰好考核到開封。”
    “此處最適合清淤,既此堤已決,想鞏固恐要一些時日,臣建議不妨先以此為突破口,將黃河淤泥全部清除。”
    “在此工程的同時,再派工部重新鞏固決堤的堤壩。”
    弘治皇帝若有所思,“繼續說。”
    傅瀚道:“隻需在黃河決堤不遠處再征調民夫,挖一處深河,以此作為引流聚泥沙淤泥之河,一邊可以實現束水衝沙之策,一邊可以挖出緩衝帶,避免決堤的黃河水繼續朝開封內陸流去。”
    “再遣官吏前去開封,將糧食送過去,再使河南都司派一部分軍兵,征調民夫,一同重修房屋。”
    “再免開封一年之賦稅,如此可解決此患。”
    弘治皇帝麵無表情,並沒有發表意見,又問楊廷和道:“你說。”
    楊廷和道:“臣拾閣老牙慧,補充一點,水患極可能會釀成盜匪,臣請皇上下令河南都司做好防範準備。”
    “你們呢?”
    弘治皇帝又看向其他人,眾人紛紛讚同傅瀚之策。不得不說傅瀚的政治水平極高,給出的建議麵麵俱到,已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隻是朝廷非但損失了今年半年開封的稅收,更損失了明年一年,對財政來說是個巨大的打擊。
    可天災人禍,曆來無法避免。
    弘治皇帝短暫停頓,道:“推薦誰去總督河南差事?”
    焦芳出列道:“臣推薦都察院左僉都禦史陳玉。”
    楊廷和出列道:“臣推薦吏部右侍郎費宏,費宏曆經三朝,老持持重。”
    傅瀚出列道:“臣推薦戶部尚書韓文,如此重事,朝廷當派高級官吏前去督撫,以體現朝廷對開封之重視。”
    誰都知道,前去賑災之事,最能獲取名望,而且也不會出什麽差錯,這個時候,誰不爭取自己的人去開封,以提高自己在內閣的聲望。
    弘治皇帝沉默了許久,微微看了一眼楊廷和,然後道:“讓費宏過去吧。”
    傅瀚深深乜了一眼楊廷和,旋即退出班列,不再開口說話。
    焦芳也咬咬牙,不甘的退回班列。
    弘治皇帝又對刑部尚書道:“白昂,茲事體大,好好查查河南三司,再遣人去開封查查決堤細節。”
    “遵旨!”
    弘治皇帝揮揮手道:“都下去吧,現在就去辦差,讓費宏快馬加鞭前去開封,六部配合費宏,要錢給錢,要人給人。”
    “遵旨!”
    等內閣六部諸公全部離去後,弘治皇帝才揉了揉額頭。
    “老二,知道朕為什麽要派費宏去河南嗎?”
    朱厚煒沉思道:“費宏當初和楊廷和一同執教東宮,算是大哥這邊的人,和楊廷和交情也不錯。”
    “父皇是想提一提楊廷和在內閣的位置,同時也要將這份政績交給大哥?”
    弘治皇帝搖搖頭:“朕考慮的不是這些。”
    “朕要讓內閣分化。”
    “楊廷和和傅瀚不能站在同一陣營。”
    朱厚煒:“……”
    他是真沒想到,都這個時候了,老爹首考慮的居然還是權力分配的平衡,還是怎麽禦下。
    不但將人給派出去了,還給內閣分化出一道口子。
    避免未來王鼇被踢出內閣後,權力更集中在某一人或者某一陣營手中,他不能讓傅瀚和楊廷和達成政治上的一致性。
    按理說,傅瀚說的很有道理,開封這麽嚴重的事,朝廷派個正二品大員過去,能體現朝廷對開封的重視。
    弘治皇帝本可以選擇戶部尚書去,韓文過去,楊廷和和焦芳其實也不會有多大抵觸心理,但派楊廷和推薦的人過去就不痛了。
    “這些事,暫時不要讓你大哥參與了,讓他好好成婚,有事你直接來找朕,河南那邊你盯著點。”
    “好!”
    喜歡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請大家收藏:()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