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付出了非常慘重的代價。

字數:5422   加入書籤

A+A-


    第282章 付出了非常慘重的代價。
    天竺的麵積很大,要進攻這樣一個麵積廣闊、人口眾多的國家,本身就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
    這跟漢軍在西伯利亞所遇到的情況完全不同,在西伯利亞那邊,因為地廣人稀,沒有什麽城市和村落,所以漢軍擊敗了俄軍之後,完全不需要處理地方上的雜事,也不需要留下太多的軍隊來確保已經占領的地區的社會秩序。
    這使得他們可以將自己的兵力集中起來用來攻擊敵人,不需要浪費在戰地上麵。
    可是在天竺的話,這一情況就截然不同了。
    天竺的麵積大,人口多,遍地都是村莊和城鎮,這些地區攻打下來之後勢必要派人去駐守的,否則的話打下來就跟沒打下來沒什麽區別,漢軍並沒有對當地的實際控製權!
    可是派遣軍隊去這裏駐紮的話,勢必會消耗掉漢軍大量的兵力,這對於他們的作戰是很不利的。
    這也是為何這一次的戰爭天朝方麵至少要動員二十萬,甚至是五十萬的軍隊。
    如果在這個基礎上,再加上要應對日不落人從本土派遣過來的援軍的話,漢軍這邊勢必要增派更多的軍隊,否則的話,他們的進攻計劃很可能功敗垂成!
    “應該不會很多,考慮到蘇伊士運河的控製權在我們的手中,他們沒辦法從這裏出兵,所以隻能從非洲南部的好望角出兵,這樣一來的話,他們的航線會非常的漫長,能出動的兵力應該不會比上一次聯軍遠征粵省的時候多!”
    幾年前,當時漢軍還沒有統一天朝的時候,日不落等西方列強聯合出兵十萬餘人前來攻打天朝。
    這是迄今為止天朝遇到過的規模最大的,來自西方的外敵入侵。
    從歐洲到南亞的距離比到天朝的要近,但是當初的那支軍隊中,日不落人從天竺等地征召了不少的軍隊,所以真正從本土派遣的人數,可能不到十萬人。
    以這場戰爭為參考的話,估算出日不落能派遣的軍隊的大致人數,這個數字還是比較可信的。
    “十萬人,再加上他們在南亞的軍隊和仆從軍….…”
    李秀成的眉頭皺了起來!
    皇帝聽到兩人的對話,笑道:“既然如此,那就將出兵的規模提高到五十萬好了!”
    “發兵五十萬去攻打天竺,務必要一戰定乾坤,徹底解決南亞的隱患!”
    皇帝的命令下達之後,天朝開始進行戰爭動員了。
    內戰結束之後漢軍的規模雖然一直都在增加,但是增加的速度並不算太快。
    畢竟,天朝周圍並沒有一個能對他們構成實質性威脅的國家,這種情況下,天朝完全沒必要將財富浪費在過多的軍隊上麵。
    有那麽多錢的話,投資到國內的工業和基礎設施上,能換取更好的回報。
    畢竟,隻有國家的基礎設施提升上來,才能更好的發展經濟,隻有工業化之後才能提高生產力,繼而提高政府的財政收入,讓他們有更多的強去維持一支規模更大,裝備更加現代化的軍隊。
    而此時,經過數年的發展之後,天朝國內的工業化已經初見成效。
    南方的粵省目前已經建立了上萬家大大小小的各種工廠,吸引了上百萬人進入工廠工作。。
    這些工人的收入相較於農民而言提升了至少一倍,而工資的提高也促進了當地的消費,讓粵省的經濟逐漸甩開了國內其他省份,在天朝國內鶴立雞群,成為了目前經濟最發達的省份。
    而工業的發展,百姓們收入的提高,也反過來促進了天朝政府的財政稅收。
    1864年之前,天朝全國的財政收入不過才幾千萬兩白銀,即便是在漢軍統一了全國之後,財政收入相較於腐朽無能的清政府而言提升了數倍。
    可即便如此,1865年的財政收入也不過才1.2億兩白銀而已。
    但是到了1868年的時候,僅僅是粵省一個省份,就貢獻了至少1.5億兩白銀的稅收。
    粵省以一個省份,就超過了幾年前整個天朝的稅收規模,而且還超過了好幾倍!
    這足以證明,工業化對於國家財富的增長是多麽的恐怖!
    若是全國各省都能達到粵省的水平的話,那天朝一年的財政收入將會超過30億兩白銀,換算成英鎊的話至少是7億英鎊,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日不落帝國了!
    跟日不落帝國積累了上百年的工業積累比起來,天朝的工業化不過才剛剛開始。
    天朝的人口眾多,國土麵積廣大,所以即便還沒有達到日不落的那種工業化的程度,也能憑借大對方好幾倍的體量,輕而易舉的在稅收和綜合國力上超越對方。
    而且伴隨著天朝工業化程度的不斷加深,雙方的實力差距隻會越來越大!
    此時,除了粵省之外,自古以來就非常富庶的江浙一帶,也在天朝政府的財政扶持和政策引導之下,也步入到了高速工業化的階段。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鬆江的經濟開發區目前入駐的企業已經超過了1000家,而且大部分都是大型企業,平均每個工廠的工人數在200以上。
    有江浙一帶富商們的財富支撐,鬆江的工業發展速度遠超其他地區,甚至比粵省更快一些。
    鬆江發展起來之後,整個長江一帶的經濟便全部被帶動了起來。
    天京城,江城、雙慶城和錦官城這些有著大量人口和厚重曆史底蘊和積累的城市,在工業化的大幕拉開之後,充分的利用本地的資源和國家的政策,也都相繼開始進入到工業化發展的快車道,發展的蒸蒸日上。
    至於前朝舊都京城,這裏作為北方的經濟和軍事重鎮,自然也受到了天朝政府的大力投資。
    京漢鐵路的北段的修建和完工,讓北方的交通主幹線被徹底的打通,大量的人口、物資和財富開始調動和重新分配,讓京城煥發出了新的活力。
    至於天朝的首都長安,皇帝倒是沒有特地的在長安這邊引入太多的工廠。
    畢竟關中的土地麵積不大,而且是一個四麵都是高山的盆地,要是在這裏引入太多工廠的話,工廠排放的廢氣被群山擋住很難排出去,就會導致關中的環境遭到嚴重的汙染。
    而黃土高原本來就在長安城的上方,每年來自漠北的黃沙和黃土高原上的泥石流都會給關中帶來不小的麻
    煩,所以天朝在關中的開發非常謹慎,不敢引入太多的工廠將原本就非常脆弱的環境破壞掉。
    1000年前,大唐帝國時期,就是因為關中的人口太多,導致關中土地的承載能力超過上限,讓土地開發過度,使得植被大量消失,水土流失嚴重,這才讓本事清河的黃河變成了含有大量泥沙的黃河,本來鬱鬱蔥蔥的黃土高原,也因此變成了光禿禿的一片溝壑。
    唐代以後,關中的地位一落千丈,從一片沃土變成了戰亂之地,從此以後再也沒有國家在這裏建都了。
    大漢帝國和大唐帝國時代西京長安的輝煌也自此一去不複返,天朝定都這裏,自然要吸取曆史的教訓。
    不過,對於關東其他地區的工業發展,皇帝是沒有添加任何限製的。
    經過了數年的開發之後,天朝已經積累了一筆十分可觀的財富,可以考慮爆兵去征服世界了!
    而擁有大量人口和土地的天竺,就成為了他們的第一塊試金石了!
    因為漢軍的待遇一直都非常不錯,所以當皇帝的命令下達之後,漢軍的擴張非常順利。
    漢軍在全國各地的征兵處根本不需要進行動員,就有大量的有誌青年前來從軍報國。
    漢軍士兵的工資很高,社會福利待遇也很不錯,而且他們的社會地位也很高,退伍之後政府會幫助他們解決就業的問題,運氣好的話還有可能會成為公務員,安排到政府的工作部門去工作。
    這對於社會上的那些想要向上積極進取的有誌青年而言有著極大的吸引力,於是,漢軍擴軍的兵額在短短一個星期之內就完全招募齊了。
    這些新兵將會進入新兵營,接受為期三個月的訓練,等到訓練結束之後,他們就將被派往天竺,參加對天竺的戰爭。
    而在這之前,天朝從帝國東部地區征召的先頭部隊已經乘坐海軍的運兵船,在海軍艦隊的護送之下,啟程前往南亞了。
    得益於天朝之前拿下了星加坡和馬六甲海峽,所以漢軍這一路上暢通無阻,非常順利的就抵達了天竺南邊的錫蘭島。
    錫蘭島是歐洲殖民者進入南亞之後占領的第一座大型島嶼,十七世紀的時候最早由葡萄牙人攻占了錫蘭島,隨後被風車國人趕走,並且奪走了這裏的控製權。。
    而在十八世紀後期,日不落人擊敗了風車國人,將錫蘭島納入了自己的勢力範圍,並且將這裏的港口當做他們遠東艦隊的海軍基地,常年在這裏維持著一支規模頗大的海軍艦隊。
    由於日不落人對於錫蘭島的開發力度比較大,所以島上不僅有設施齊全的港口和碼頭,島上還有大量的基礎設施,這些對於漢軍而言是個絕佳的中轉站。
    因此,第一批被派遣過來的漢軍被送到了錫蘭島,他們將在錫蘭島這邊進行一個月的訓練,以適應南亞熱帶地區的氣候,為將來進攻天竺做準備。
    南亞這邊地處熱帶,氣候炎熱潮濕,如果不提前進行適應的話,士兵很容易就會水頭不服。
    而水土不服對於軍隊的威脅非常大,很容易造成大量的非戰鬥減員。
    當初日不落人派兵征服天竺的時候,就因為出現嚴重的水土不服,登陸上岸的軍隊還沒遇到敵人就損失過半,可以說是付出了非常慘重的代價。
    喜歡清穿:反清後,我挨個揍列強請大家收藏:()清穿:反清後,我挨個揍列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