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鑽空子

字數:5441   加入書籤

A+A-


    伊藤薄文是在一個星期之後啟程從關西地區離開,前往對馬島的。
    對馬島早在數年前就已經被漢軍占領了,當年左宗棠從南方出兵去攻占京城的時候,就在濟州道稍微停留了一段時間,趁著那一段時間他派遣聶士成帶著五千士兵占領了對馬島,趕走了對馬島上的大名。
    對馬島上的倭國大名的石高隻有1萬石,在倭國內部的排名很低,他們的人口不多,隻有一萬多人,兵力大約在500至800左右。
    這麽一點兵力,麵對五千如狼似虎的漢軍自然是沒有任何勝算的,所以對馬島的大名壓根就沒有打算進行抵抗,而是直接選擇了向漢軍投降。
    投降之後,漢軍倒是沒怎麽為難他們,隻是將他們的財產和田產沒收之後將其驅逐回了腳盆本土,而生活在對馬島上的百姓則編戶齊民,將其納入了漢軍的統治之中,受到漢軍的雇傭幫助漢軍種田和生產。
    這樣一來,漢軍就徹底在對馬島上站穩了腳跟,利用這些時間他們在對馬島上開墾出了數萬畝耕地,解決了自己的糧食供應的問題,並且還修建了一個大型的碼頭,讓漢軍的艦隊可以在這裏停靠休整。
    這些舉措為天朝日後進攻腳盆提供了巨大的幫助,對馬島也變成了天朝進攻腳盆的重要跳板。
    伊藤薄文之所以選擇去對馬島,原因在於他不知道天朝的真實態度,再加上漢軍封鎖了關西地區的出海口,使得他們不能直接航行到天朝去,隻能先從關西地區前往不遠處的對馬島,然後再從對馬島前往高麗半島。
    抵達高麗半島之後,他們可以跟當地的天朝官員接觸,然後取得了天朝的許可之後,從陸路上出發前往天朝的首都長安!
    這也是當初高麗人朝貢天朝的路線,唯一不同的是,高麗人朝貢的時候去的地方是京城,不過現在腳盆人要去更遠的長安而已。
    不過,天朝現在已經修建了通往長安的鐵路,所以他們隻要抵達了山海城關,就可以乘坐火車前往關中,雖然距離很遠,但是時間上消耗的甚至比原來還要少一些!
    而這一行程中,最危險的部分,不在後半段那漫長的旅程之後,而是在最開始的前半部分,也就是從關西地區出發前往對馬島的這一部分!
    對馬島距離腳盆本土並不遠,直線距離也就三四十公裏而已,即便是乘坐漁船,也隻需要四五個小時就能抵達。
    但是,天朝在這附近巡邏的海軍,對於他們而言是最大的威脅。
    一旦他們在這一過程中遇到了天朝的巡邏船的話,那麽對方極有可能不會去辨別他們的身份,更不會去詢問他們的意圖,而是選擇直接開炮擊沉他們所乘坐的小船。
    這種事情在之前已經發生過好幾次了,關西地區海邊的漁民們,隻要離開自己的海岸線五公裏,就會遭到天朝海軍的攻擊。
    那些因為離開了這個距離而被擊沉的漁船數不勝數,這讓附近的漁民都已經逐漸的養成了不離開海岸線五公裏的習慣,畢竟,誰也不希望自己成為漢軍炮口之下的亡魂。
    而他們在五公裏範圍之內的話,天朝海軍就不會襲擊他們,而是默許他們繼續捕魚。
    雖然海岸線附近的漁獲比不上遠海的漁獲,但是在這裏捕魚至少不會有生命危險。
    而且自從天朝的海軍出現之後,附近的漁民再也不用擔心受到海盜們的襲擊和搶劫了,這對於他們而言算是一個很不錯的消息。
    不過,對於伊藤薄文等人而言,這就不是什麽好消息了。
    不能離開五公裏的安全範圍,這他們要怎麽前往對馬島呢?
    他是必須要去對馬島的,要是連對馬島都去不了的話,那他要如何抵達天朝呢?
    隻是,在他們前往對馬島的時候,路上絕對不能遇到天朝的巡邏船,否則的話一不小心被對方給擊沉了,那就倒血黴了!
    所以,在啟程出發之前,伊藤薄文詳細的向當地的漁民們詢問和了解了漢軍巡邏船的活動規律,希望借此掌握對方出動的時機,從而避開對方,安全的抵達對馬島。
    隻是,讓他感到不安的是,漢軍那邊的巡邏船的活動規律並不明確,他們似乎在有意的打亂每天的巡邏時間,以避免被腳盆人觀察到了他們的活動規律從而鑽空子。
    這讓伊藤薄文心中頗為無奈,漢軍連這樣的小事都想到了,這樣的軍隊可真的是厲害啊!
    怪不得他們能打贏日不落這個世界霸主,看來他們的實力比自己想象中的要強許多。
    既然刻意的尋找對方活動規律的辦法不奏效了,那就隻能使用另外一種辦法了。
    伊藤薄文派人去附近的一座高山上建立了一個了望哨,專門觀察海麵上的情況。
    等到漢軍的巡邏船離開之後,他們就立刻出發,趁著第二次漢軍巡邏船出現的空擋時機,趕緊向對馬島駛去!
    這一辦法如果用在其他軍隊的身上,伊藤薄文心中的把握應該是很大的,但是用在如此嚴謹細致的漢軍身上,他心中就沒有多少把握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畢竟,根據那些漁民們的回答,漢軍的巡邏船很可能走一段之後又突然返航,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所以,使用這種辦法並不一定是安全的!
    為此,伊藤薄文進行計算了一下時間,等到漢軍的軍艦經過他們麵前,然後離開大約兩三個小時之後,他再選擇出發。
    這樣的話,即便是漢軍的軍艦回頭了,也有很大的概率發現不了他們。
    隻要等他們躲過了漢軍的巡邏船,那麽他們基本上就安全了。
    為此,山頂上的那個了望哨就至關重要,因為它將承擔望風和警告的重任。
    乘坐著簡陋的小船,航行在左右晃動的海麵上,伊藤薄文的心緊張到了嗓子眼上!
    他一會兒對著大海四處張望,一會兒又回頭去看了一遍遠處高山~上他留下的了望哨。
    按照之前的約定,如果他們發現了漢軍巡邏船的蹤跡的話,就會立刻點燃狼煙警告他們。
    而且,狼煙的數量可以告訴他們漢軍距離他們的距離,以便於他們根據當時的情況做出更加恰當的抉擇。
    到底是加速向前,拚命的離開危險區域,還是趕緊後撤,回到五公裏的安全範圍內,這些都要靠了望哨提供的情報來決定。
    為了能讓漁船的航行速度變得更快一點,伊藤薄文他們在出發之前特地的選擇對漁船進行了改裝。
    他們在漁船的後麵加了一台蒸汽機,這樣的話漁船就能獲得額外的動力,再加上他雇了幾名身強力壯的漁民充當劃槳手,在漁船需要加速航行的時候,就讓劃槳手們一起用力。
    這樣的話漁船在短時間之內的速度就能達到最大,有了這樣的航速,他們如果真的被漢軍的巡邏船盯上了的話,逃生的機會也會更大一些。
    當然了,這是建立在他們並不清楚漢軍巡邏船能跑多快的基礎上的。
    如果他們知道負責巡邏的漢軍的巡邏船的最高速度有多快的話,他們恐怕就會知道,自己現在所做的這一切,都隻是無用功而已!
    對馬海峽以東的海域內,海平麵上出現了一艘懸掛著天朝龍旗的戰艦。
    這艘戰艦的噸位並不大,大約隻有500噸左右的樣子。
    不過雖然噸位不大,但是戰艦上卻擁有非常可觀的武器裝備,其中包括2座雙聯裝120毫米主炮和3座三聯裝57毫米副炮。
    這樣的火力,即便是遇到了敵軍的千噸級巡洋艦,也有一戰之力。
    更何況,因為噸位很小的緣故,這種戰艦的速度極快,最高速度可以達到35節,這個速度幾乎是這個時代戰艦的最高速度了,比它更快的,隻有那些噸位在200噸以下的高速魚雷艇了!
    編號為1102號的巡邏船是漢軍飛龍級巡邏船中的第102艘下水的戰艦,飛龍級巡邏船的造價低廉,單艘戰艦的造價隻要不到12萬兩白銀,相較於數百萬兩甚至是數千萬兩白銀的主力戰艦而言,這種小噸位的戰艦性價比非常高。
    天朝的海岸線非常漫長,原本的海岸線長度就已經超過了2.5萬公裏,再加上他們現在征服了整個南洋和南亞地區,控製範圍從白令海峽一直延續到了東非海岸線。
    如此廣袤的海疆,意味著漢軍必須要建造大量的戰艦去巡邏、守護自己海疆的安全。
    否則的話,那些走私的不法商人就會鋌而走險,利用海上執法力量空缺的機會,趁機走私,倒賣東西,避
    開海關和關稅,謀取非法利益。
    而要巡邏和緝私的話,執法船必須要有一定的武力,用來鎮壓武裝走私船的反抗。
    而且還必須要擁有出色的機動能力,這樣的話如果對方逃跑的話,他們能開足馬力追上對方,不至於被對方逃脫了。
    而最關鍵的一點,也是飛龍級能獲得這麽多訂單的根本原因,就是這種船的性價比要非常高。
    因為要維護這麽大的海疆,需要的巡邏船數量非常龐大,數百艘甚至是上千艘都有可能。
    考慮到這麽龐大的數量,這種船在滿足軍方和海關的要求之餘,成本要盡可能的壓縮,以節省寶貴的軍費。
    而原本就設計用來巡邏和緝私的飛龍級巡邏船無疑是最合適的選擇,在數量提高上去之後,飛龍級巡邏船的造價進一步的下降,從原來的15萬兩白銀一艘,下降到了現在的11.8萬兩白銀,下降了接近25!
    如果建造數量進一步的增加的話,其成本還有繼續下降的可能。
    考慮到帝國的北非殖民地的附近海域比如說紅海和地中海區域,以及日後的北美地區和太平洋的東海岸地區也需要巡邏船,所以這種巡邏船的數量極有可能超過1000艘!
    喜歡清穿:反清後,我挨個揍列強請大家收藏:()清穿:反清後,我挨個揍列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