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趙高借機詆毀李斯
字數:1364 加入書籤
二世初始聽聞還有三十萬邊關大軍可調,神色很是坦然,可李斯一句三十萬邊關精銳,早就調往南越諸地,立時又神色大變,按李斯所言,如今國都鹹陽城防算是無兵可守。
趙高這下是找到了可以怪罪李斯的地方,立時奏報道,陛下,丞相不顧護守邊關國都之重要,有意欺瞞陛下,將邊關大營三十萬秦軍精銳,盡數調往南越諸地,以致吳廣十五萬叛軍圍攻函穀關,朝廷竟無兵可派。陛下因先皇駕崩之事,心神困倦不能全力主政,故而將國政之事托付於丞相,丞相本該盡心竭慮運籌國政,然丞相卻一味攬權獨斷,欺瞞陛下,不知其是何居心。
趙高一番狠辣指責之言,讓早朝的群臣各個目瞪口呆,李斯氣得怒目圓瞪,調理半天氣息,才緩緩說道,陛下,中車令指責老臣之言,盡是信口雌黃之詞,老臣每一次調派邊關之軍,皆是當麵上奏陛下,陛下親頒王命之後,老臣才是呈請陛下用印調兵。老臣依規調兵,也是陛下首肯之下,才能完結之事,中車令指責老臣獨斷專行,從何說起。
李斯調兵之因,原是平叛南越主將趙佗之求,趙佗率軍平叛南越部落之亂,屢有傷亡,楚地流民作亂之時,趙佗所部相距最近,也是調派了不少兵馬過去。趙佗隨後以南越部落不斷生事,所部兵力已不足應付為由,上奏書簡懇求二世調兵三十萬馳援,以免南越之地再生禍端。
趙佗懇請調兵馳援,李斯原本可調派少許秦軍前去南越之地,就能讓趙佗無話可說。可李斯卻另起心思,想著九原邊關大營將士,大都在蒙恬手下效力多年,蒙恬被逼自盡奉召,邊關大營將士難免心生抱怨,與其這樣,不如借機將這些邊關大營將士,分兵調派他處。
李斯如此處置邊關大營將士,事前也是奏報了二世,二世無心朝政,就任由李斯之意處置調兵之事。其實李斯借機調邊關將士於他處,趙高當時身居廷尉之職,又怎會不知。以趙高心思而論,李斯借機將邊關大營將士分兵各處,也是情理之中,畢竟偽詔逼死公子扶蘇上將軍蒙恬,皆是發生在九原邊關大營,邊關將士雖不知內情,可難保會謠言四起。
因李斯調邊關大營將士去往南越之地,其意趙高也是知曉,自然也就佯裝不知。如今趙高有意提起,隻是想借此事刁難李斯,讓二世對李斯心生芥蒂而已。
二世雖是想起李斯確有奏報調兵之事,可大殿之上,二世又怎能當著滿朝文武,承認自己同意李斯之見。二世原本就是毫無主見之人,自己聽從了李斯之見,才有邊關大營將士去往南越之地之事。可經趙高一番胡言亂語的狡辯,二世竟然對李斯有了怪罪之心,心中責怪起李斯處置國政不當,才有今日無兵可調之困境。
周文田臧兵圍函穀關後,連忙組織大軍四處搜羅攻城之資,想著函穀關可是大秦第一雄關,想要攻取必得血染城牆。
喜歡強弓勁弩請大家收藏:()強弓勁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