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張良欲拉運父兄遺體回韓地
字數:1282 加入書籤
章邯見司馬欣言語坦率,也想直言心中所想,可話到嘴邊,還是忍住沒說,隻是淡淡一笑,隨口說道,將軍這些眼界,本少府自愧不如,朝中之事非眼下緊要處置之事,不知將軍可有應對項羽叛軍之法。司馬欣見章邯不敢言及朝政,而是打問自己應對項羽叛軍之法,也知這大營之中,中車令趙高的眼線細作定有不少,自己卻是不該說起,萬一被人詬病,自己與章邯都會有撕扯不清的麻煩。
司馬欣連忙說道,少府,末將以為,郡守奏報書簡中言說,項羽擁立楚王後裔,借恢複楚國為名,專是攏聚楚軍舊部,在楚地之上攻城掠地,此等情勢之下,末將願為少府先去楚地一探究竟,打探清楚項羽叛軍之情後,末將與少府各領一路兵馬圍而殲之。
章邯沒想到司馬欣會主動請命,率一部
兵馬先行去往楚地,章邯先是一愣,想著司馬欣才是說起與自己共進退,這會就想著從自己大營分兵。可轉念一想,司馬欣先行率兵前往楚地,打探項羽叛軍之情,乃是極為冒險之舉。自家大營雖是號稱有二十餘萬之眾,可真正能算得上是秦軍銳士之軍,也就是五萬餘人。
楚地地形險峻,民風彪悍,秦軍每入楚地作戰,都是血戰險勝,司馬欣敢向自己請命率兵先行去往楚地,也必是下了必死之心,若不是決然如此,絕不用冒此風險,親自率兵先行去往楚地,隻需跟隨大軍緩步前行即可。
章邯被司馬欣決意先行試探敵軍之心感動,未再多話,毅然從中軍大帳長案上取出兵符,交於司馬欣之手。司馬欣自領將令後,所部行進很是迅捷,不過半月就率部進抵楚地。
張良與玉手正說起如何經營農莊之事,就接到服侍張平的夥計來報,說是張平突發心悸,讓張良速去處之。張良連忙趕去看望張平,可張平年事已高,外加心悸氣衰,隻為臨死前再張良一麵。張平臨死前叮囑張良,望將自己遺體送回韓地,埋於祖墳之上。
張良正設想如何拉運父親張平遺體,偷運回韓地安葬,就又被服侍張放的夥計告知,張放田間勞作之時,一個不慎倒地而亡。張良此時也是欲哭無淚,自己才是將父兄搭救出修陵苦地,還沒在身邊盡孝幾日,父兄就撒手人寰,要是早些搭救父兄出苦海,父兄就不至於飽受勞疾之苦。
玉手連忙勸慰張良,公子不可如此自責,公子能將父兄搭救出修陵苦地,已是世間難為之事,三十餘萬民夫匠人,有幾人能全身逃脫修陵之地。父兄雖未享幾日安樂,然安葬父兄於韓地,卻是公子可為之事,若能事成,也可算是達成父兄遺願,足已告慰泉下父兄在天之靈。玉手說完這些,張良立時止住悲戚,玉手言之有理,當務之急,乃是成全父兄遺願,將父兄遺體運回韓地祖墳之上,妥為安葬,那才是告慰父兄最佳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