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君臣

字數:4977   加入書籤

A+A-


    卻說張趙二人雙槍糾纏,惡戰三百餘合,雖雙臂酸麻,但尚能再戰,可胯下坐騎卻早已疲累,不堪驅策,二馬交錯之際,戰馬失蹄,將二人摔落下馬。
    二人被摔下馬時,皆是一個前撲,張合甲重,略吃了一虧,趙林劄甲略輕,且年少,前撲之際,順勢翻滾起身,旋即穩住身形,雖沒有搶攻張合,眼中的戰意卻絲毫未減,反而更添幾分狠勁。
    待張合掙紮起身,二人的長槍依舊緊握在各自手中,隻是沒了戰馬助力,步戰的氛圍顯得更為緊張,每一步挪動都帶起腳下塵土飛揚。
    張合吃了一虧,隻覺麵上無光,便率先發難,大喝一聲,手中長槍如出海蛟龍,攜著千鈞之力朝著趙林刺來,槍尖劃破空氣,發出尖銳的呼嘯聲。
    趙林目光一凝,腳步靈活地側身閃過,輕鬆避開這淩厲一擊,手中長槍順勢橫掃而出,直取張合腰間,那槍身帶起一陣風聲,攻勢迅猛。
    張合見狀,趕忙將長槍豎起,“鐺” 的一聲,兩杆長槍狠狠碰撞在一起,濺起幾點火星,二人手臂皆是一震,但誰也不肯後退半步。
    二人的長槍皆有丈餘,趙林臂長,甲輕,兼之年輕,方才靈魂融合之際,恢複了些許體力,已占了一絲優勢。
    而張合雖是三十餘歲,正值巔峰,但甲胄沉重,先前戰了三百餘合,又摔下馬來,長槍步戰,一時之間竟氣喘如牛,不複猛將威勢。
    雖說如此,但二人武藝豈是等閑?即便力竭,長槍在他們手中仍似活了一般,或刺、或挑、或掃,每一招都攻向對方要害,又巧妙地化解著對方的攻勢。
    轉眼之間,又鬥了二十餘合,趙林越戰越勇,那槍法愈發精妙,張合漸漸有些應接不暇,一個不慎,被趙林尋到破綻,槍刃方平,狠狠砸在張合的長槍之上,這一下力道奇大,張合隻覺虎口劇痛,手中長槍竟拿捏不住,“哐當” 一聲被打落在地。
    趙林見此情形,也不追擊,反而將手中長槍插在地上,目光一掃,瞧見不遠處一名曹軍騎兵腰間掛著的環首刀,雙手撐住膝蓋,喘著粗氣道:
    “張將軍可敢短兵相接?”
    張合見狀,也不含糊,迅速從腰間抽出佩劍,雖氣喘如牛,卻勉力對那騎士道:
    “汝將佩刀借予趙將軍,莫讓人言我等占了便宜。”
    那騎士抱拳稱“唯”,抽出環首刀拋向趙林。
    趙林無力去接,待環首刀落地,方才奮力起身,撿起兵器,鬆鬆垮垮的站在原地。
    見張合已經擺好架勢,準備迎接攻擊,又伸手將兜鍪摘下,扔在腳邊,如此才雙手握刀,橫在眼前,刃指張合。
    二人對視一眼,同時大叫一聲,邁動腳步衝鋒。
    刀劍相交,一時間金鐵交鳴之聲大作,二人又戰在了一處。
    趙林手中的環首刀在他手中虎虎生風,每一刀砍出都帶著一往無前的氣勢,那刀光閃爍,似一道道銀練,朝著張合周身籠罩而去。
    張合亦是不甘示弱,手中佩劍雖不如長兵嫻熟,但他憑借著豐富的戰鬥經驗,劍走偏鋒,專尋趙林的空當,或刺向其手腕,或撩向其咽喉,招招狠辣。
    可趙林摘了頭盔,仿佛換了個人一般,隻攻不守,一副搏命的架勢,仗著臂長,利用攻擊距離遠於張合的優勢,聲嘶力竭的呼喝中,總是先發製人,幾令張合應接不暇。
    又戰了三十合後,趙林優勢盡顯,張合開始有些力不從心,額頭上豆大的汗珠不斷滾落,呼吸急促,顯然甲胄的沉重已經消磨了他太多體力。
    趙林瞅準機會,猛地一個欺身而上,手中環首刀朝著張合狠狠劈去,張合倉促舉劍格擋,卻被趙林這一刀的大力震得手臂發麻,手中佩劍險些脫手。
    趙林乘勝追擊,手中刀光連閃,逼得張合連連後退,慌亂之中,張合腳步一個踉蹌,差點摔倒在地。
    趙林哪會放過如此良機,一個箭步衝上前去,墊步一腳,踹在了張合的胸口,張合整個人向後倒飛出去,重重地摔倒在地。
    趙林緊接著一個跨步上前,將環首刀架在了張合的脖子上,氣喘籲籲的看著名將愕然,隨即猛的仰頭狂笑:
    “勝者乃常山趙柏軒也!哈哈哈哈哈!!!”
    千餘曹軍肅立戰陣,忽有一人附和呐喊:
    “勝者乃常山趙柏軒也!”
    人皆從眾,何況那少年忠勇,連勝五名宿將,又兼德行高尚,幾番言辭竟將一眾曹軍辯駁的無言以對,如此少年,怎能不為之鼓舞以賀?
    千餘人齊聲呐喊:
    “勝者乃常山趙柏軒也!”
    如此山呼數遍方止。
    曹軍諸將並三女看到這一幕,皆是一片嘩然。
    劉雅、劉瑤和糜夫人激動得歡呼起來,眼中滿是對趙林的欽佩與自豪。
    曹軍眾將則是一臉驚愕,他們怎麽也沒想到,這初出茅廬的少年,竟然真的能戰勝威名赫赫的張合,而且還是在如此激烈的對戰之後,憑借著頑強的鬥誌和精妙的武藝贏得了這場較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張合躺在地上,眼中滿是不甘,卻也不得不承認眼前這少年的厲害,他喘著粗氣言道:
    “趙將軍不過二八之年,卻武藝高絕,意誌如鐵,張合敗了。”
    趙林微微喘著氣,收了環首刀,目視張合道:
    “張將軍乃統兵之將,當知為將者,個人勇武不過錦上添花,行軍布陣,指揮作戰方為將之根本,何況此戰乃是切磋賭鬥,而非搏命,若是戰場死鬥,勝負猶未可知也。”
    說罷,伸出手來。
    張合見狀,虎目中掩飾不了的欣賞,握住趙林之手,言道:
    “汝還年輕,若在戰場錘煉幾年,武藝當不遜於昔年呂布。”
    趙林不置可否,將張合拉了起來,二人相視一眼,雖未再多言,但彼此心中都對對方多了幾分敬重。
    而就在二人相互欣賞,各自整理散亂盔甲之時,懷抱阿鬥透敵陣的趙雲,也渾身浴血,返回劉備處。
    在上演了一幕“為此孺子,幾損我一員大將”的摔孩子名場麵後,趙雲感動不已,拜倒在地,叩首曰:
    “雲雖肝腦塗地,不能報也!”
    劉備將趙雲扶起,君臣二人持手相視,劉備不見趙林,忙道:
    “先前柏軒賢侄領了親衛去尋子龍,怎不見回返?”
    趙雲聞言,淚如泉湧,仰天而視,悲泣曰:
    “自古忠義不能兩全,彼時曹軍追之甚急,柏軒護著糜夫人,拖慢了馬速,我隻見他連斬二將,引曹軍向東南而去,許是柏軒見我抱小主人急走,欲以身為餌助我擺脫追兵......此時......此時怕是不能保也。
    雲父母早亡,乃是亡兄食之,衣之,耗盡家財,助我學藝,如今我竟棄亡兄獨子不顧,有何顏麵於九泉之下與兄長相見!”
    言罷,抽出背後的青釭劍架在脖頸,便要自刎。
    劉備慌忙攔下,急道:
    “子龍且慢!子龍且慢啊!柏軒自幼跟隨子龍學藝,雲長、翼德亦時常教授弓馬,孔明軍師亦曾教導於他,柏軒雖沉默寡言,卻是個聰慧少年,吉人自有天相,未必不能活!”
    見趙雲放下寶劍,劉備又道:
    “子龍先休息片刻,我這就遣人去尋,務必找回柏軒賢侄!”
    趙雲知劉備所言在理,活要見人,死要見屍,如今尚未確定柏軒已死,豈能愧疚自刎?
    當下便倒持青釭劍,抱拳道:
    “求主公調撥快馬精騎,助我去尋侄兒,雲拜謝!”
    趙雲鄭重下拜,劉備連忙雙臂架住,從收攏而來的潰兵中篩選騎兵,盡皆交與趙雲,又命張飛率所部三十餘騎,於小橋附近遊曳,搜尋柏軒。
    如此君臣,當真是:
    漢室傾覆戰火燃,英雄逐鹿起波瀾。
    少年忠勇孤赴戰,護主妻兒鬥敵頑。
    常山趙雲心悲歎,忠義難全兩顧難。
    先保少主急回撤,侄兒陷陣淚空彈。
    皇叔聞此恩情念,速遣雄兵赴陣前。
    為救親兒重入戰,仁君賢臣世間傳。
    千古佳話書青史,義薄雲天耀錦篇。
    忠肝義膽昭日月,佳話長流萬萬年。
    喜歡三國:開局長阪坡,趙雲是我叔?請大家收藏:()三國:開局長阪坡,趙雲是我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