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諸葛亮舌戰群儒,趙柏軒勇冠群雄
字數:5652 加入書籤
翌日,趙林著武士袍服,腰挎虎爪長劍,與諸葛亮騎馬趕往驛館。
即將前往江東,趙林興致頗高,問諸葛亮道:
“軍師可曾去過東吳?”
諸葛亮答道:“不曾。”
趙林又問:“軍師可曾聽聞東吳有何名勝風景?”
諸葛亮曰:“聽聞有一處遺跡,是昔日越王勾踐種蘭之處,曰:蘭亭。”
趙林聞言,想起了《蘭亭序》,興致更盛,問道:
“蘭亭在何處?可在柴桑?”
諸葛亮答曰:“柏軒,汝可知此行職責所在?”
趙林曰:“軍師此行乃為說服江東聯合抗曹。至於我嘛......我為軍師護衛。”
諸葛亮曰:“既如此,我等當以正事為要。不可遊山玩水。”
趙林討了個沒趣,於是閉口不言。
二人縱馬來到驛館,會合魯肅,各自行禮,又轉回府衙,辭別劉備,便一同趕往渡口,自有魯肅來時的舟舸等候岸邊。
三人登船,跨江而去。
魯肅與諸葛亮烹茶、煮酒,敘話不停,二人似相見恨晚。
趙林過了最初的新鮮勁兒,逐漸覺得無聊,又有舟行暈眩之症,便在船艙中酣睡。
自巳時行至亥時,已至黑夜,方才靠岸。
諸葛亮叫醒趙林,二人又隨魯肅騎馬趕路半個時辰,這才到了柴桑驛館。
魯肅與諸葛亮約定次日便去拜見孫權,又叮囑諸葛亮莫要將曹軍實情相告,如此才行禮告辭。
臨別之間,魯肅又親自叮囑驛丞,務必招待好二人不提。
翌日,趙林與諸葛亮隨魯肅出驛館,徑往城中而去。
但見柴桑城內,街巷縱橫,行人如織,熙熙攘攘,熱鬧非常。
街衢兩側,屋舍櫛比,皆作白牆黑瓦之狀,頗具江南水鄉之雅韻。
時有販夫走卒,挑擔荷筐,果蔬鮮貨羅列其中,吆喝之聲,不絕於耳;
亦有富貴者,錦袍加身,乘車馭馬,神態悠然,穿行其間。
路旁店鋪毗連,幌子高懸,隨風搖曳,酒肆飄香,茶坊清幽,各呈其態。
趙林好奇之心大起,左右顧盼,不住打量。
遂問魯肅曰:“子敬先生,此城中諸多妙處,先生可願稍作介紹?”
魯肅笑而應道:“柏軒有所不知,柴桑乃吾江東要地,商貿繁茂,人文昌盛,自是別有一番氣象,不過此時拜見孫將軍為要。”
趙林聞之,點頭稱是,愈發興致盎然,沿途觀覽,目不暇接。
未幾,行至孫權議事之所。
但見殿宇巍峨,氣勢恢宏,朱門銅釘,莊嚴肅穆。
階前侍衛,皆盔明甲亮,執戈佩劍,威風凜凜,分列兩旁。
趙林目光掃過,刻意觀察其兵器甲胄,暗與劉備麾下相較。
隻見江東侍衛之甲胄亦為劄甲形製,打造頗為精巧;
其兵器,戈矛鋒刃銳利,寒光閃閃,似更重工藝之精妙。
而劉備麾下之甲胄,或顯古樸厚重,多為精鐵鍛造,雖略顯粗拙,然防護之力當比之東吳略強。
少頃,穿越宮門,魯肅引諸葛亮至一側偏殿,早有江東文官候於此處,眾人施禮,便入內敘話。
又引趙林往另一側偏殿,數位江東武將立於其間,見趙林前來,皆以目光審視。
魯肅自去麵見孫權,入得堂中,行禮畢,奏道:
“主公,諸葛孔明已至,此次劉備特遣趙林趙柏軒為護衛同來。”
孫權聞之,頓感驚奇,問道:“子敬,此趙柏軒可是長阪坡連勝五將,救回劉備家眷,曹操誇讚為虎雛之趙柏軒乎?”
魯肅答曰:“正是此人,其雖年少,不及弱冠,然武藝高強,勇冠三軍,不可小覷也。”
卻說那諸葛亮在偏殿之中,正在上演舌戰群儒。
而趙林這邊,與江東數武將通過姓名,江東眾人見他年少,卻在長阪坡闖下偌大名頭,曹操親口誇讚為虎雛,皆心有不服,遂出言質疑。
一人抱拳道:“聽聞小將軍武藝超群,我等皆是好武之人,今日難得相聚,不知小將軍可願與吾等切磋一二,以證傳言非虛乎?”
趙林本就性直,見此情形,亦不懼,哈哈一笑,應道:
“既諸位有此雅興,趙某自當奉陪。”
武人直爽,非比文官。
江東眾將見趙林並不推諉,應的果斷,當下印象大改,態度不複刁難之意。
趙林起身,抱拳曰:“各位將軍,誰先來?”
有一青年武將起身抱拳,笑道:“某與將軍年歲相近,便先來討教虎雛高招。”
趙林視之,乃淩統淩公績,遂解下腰間虎爪,雙手拄劍,言道:
“吾非誇口,若是水戰,公績兄尚有兩分勝算,若是腳踏實地,公績兄非我敵手也。”
淩統聞言,拔劍在手,怒曰:“汝何小看我也!”
言罷,快步前衝,直刺趙林麵門。
趙林拄劍不動,及至淩統劍尖已至麵門,方才側頭閃過,右腳踢劍,虎爪長劍帶鞘撥打淩統佩劍,單手倒提連鞘長劍,閃電般橫在淩統咽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淩統大驚,未料趙林出手竟如此之快,招式這般淩厲,當下呆立當場,已敗於一瞬之間。
趙林收劍,抱拳而笑曰:“公績兄,承讓了。”
淩統麵有慚色,然武人磊落,遂還劍入鞘,抱拳回禮曰:
“柏軒武藝高強,某確是不及,心服口服也。”
旁側諸將見淩統僅一招之間便敗於趙林之手,皆麵麵相覷,心中暗自思忖,原本皆對趙林少年威名存疑,此刻方知傳言不虛,果乃虎雛也。
然江東諸將大半在此,豈能讓外人稱雄?
又有一將出列,抱拳道:“柏軒身手不凡,某願討教一二,望不吝賜教。”
趙林觀之,乃周泰也,遂笑曰:“周將軍身姿魁梧,氣勢非凡,若是比較氣力,趙某必敗,若是以佩劍比鬥,將軍亦非吾敵手也。”
言罷,仍是雙手拄劍,目中無人。
周泰卻不動怒,隻因趙林一招敗了淩統,因此不敢輕敵,拔出佩刀,提刀在手,大喝一聲,揮刀便砍。
趙林身形靈動,側身避過,周泰一刀砍空,未及回身,趙林已欺身而近,手中虎爪長劍劍柄直擊周泰手腕,周泰隻覺手腕一麻,佩刀幾欲脫手,卻強自忍住,揮刀橫斬。
趙林並不硬接,微微後跳,刀刃擦著胸腹,一掠而過。
趁著周泰又砍在空處,趙林雙腳落地,身體前傾,幾乎平行於地,獵豹一般向前竄出,劍鞘在周泰側肋抹過。
眾人皆未披甲,隻著武士袍服,這一抹雖是未曾用力,但周泰已經清晰的感受到了。
二人交錯而過,周泰倒提佩刀,抱拳言道:“柏軒好身手,周某敗了。”
言罷,羞愧回到席間。
趙林隨意拱了拱手,依舊雙手拄劍,立在偏殿中央。
眾人見狀,皆咋舌不已。
周泰之勇,眾人皆知,竟隻走了兩個回合!
要知道這雖是步戰,短兵相接,但江東諸將相比北人,本就更善步戰,如今卻在自家地盤上被一個十六歲少年三招敗了兩人,如何不驚?
又有一將按捺不住,欲上前再戰,正此時,魯肅自孫權處返回,見此情景,忙高聲喝止曰:
“諸位將軍,今日諸葛先生與柏軒將軍前來,是為共商抗曹大計,非比武之時,切莫因一時意氣,傷了和氣。”
眾人聞魯肅之言,雖不甘心,卻也隻能罷手。
趙林抱拳行禮,禮儀周全,不複目中無人模樣,朗聲言道:
“趙某今日多有得罪,實乃有所苦衷,望諸位將軍周知:
曹軍勢大,擁百萬雄兵,欲吞天下,今袁紹、劉表皆亡,曹操之敵隻餘我主劉皇叔與孫將軍也。
江夏與東吳,分則必亡,合則尚有勝算。
方才趙某竭盡所能,速敗二位將軍,乃欲顯我江夏武力。
林之所能,諸位方才有目共睹,然林於劉皇叔麾下,武藝實屬尋常,無論關、張,亦或是吾叔父,皆能勝我。
若江東自水路攻曹賊,吾江夏自陸路襲其背,兩路並進,前後夾擊,曹軍雖眾必敗!
吾方才目中無人之態,實為激勵諸位將軍,吾等武人,非比文官。
若不戰而降,如何對得起將軍之名。
林年少無狀,得罪了,諸位勿怪。
待退了曹軍,趙某願再與諸位把酒言歡,切磋武藝。”
眾將聞言,憤恨稍退,皆稱善,遂與趙林一同入殿,暫歇等候,待諸葛亮與孫權商議要事畢,再作計較。
喜歡三國:開局長阪坡,趙雲是我叔?請大家收藏:()三國:開局長阪坡,趙雲是我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