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江東賢臣
字數:4799 加入書籤
卻說趙林出了大殿,回後宅尋孫尚香而去。
夫妻見麵,孫尚香見趙林吊著一臂,急奔至近前,紅著眼眶,焦急問道:
“夫君,夫君手臂......”
言未畢,纖纖玉手已撫過甲胄上的刀痕,心疼的淚如雨下。
趙林見狀,感動不已,又見孫尚香誤會了,連忙言道:“香兒莫哭,隻是小傷,並無大礙。”
言罷,一手環抱佳人,右臂自吊帶抽出,在空中揮舞一番,以示無礙。
隨即附耳私語曰:“雖無大礙,亦需調養,往後數日,便要看香兒是否如你所言那般弓馬嫻熟了。”
孫尚香聞言,麵紅耳赤,一頭撞在趙林胸口,將勇冠三軍的虎雛推開,言道:
“妾近日身體不便,夫君好好調養傷勢吧。”
言罷,轉身疾走。
趙林正欲追趕,身後卻忽有一人言道:“賢弟受傷了?”
趙林轉身視之,正是小喬,遂頷首示意,言道:
“阿姊掛懷,弟無大礙,些許小傷,不足掛齒。”
小喬行至近前,以手撫過戰甲傷痕,言道:“吾弟勇冠三軍,何人傷了你?”
趙林輕咳一聲,言道:“是林不小心,阿姊尋我有何事?”
小喬言道:“夫君送來一信,令我轉交賢弟。”
言罷,自袖口取出一絹布,遞給趙林。
趙林接過,展閱,其信略曰:“柏軒吾弟如唔:
為兄密探曹營水寨,見其布置嚴密,深諳水戰之要,恐乃蔡、張所為,今欲除之,不得計。
弟素多奇思,聰慧過人,願求良策以除此二賊。
望弟早回我言,兄瑜字。”
趙林閱畢,謂小喬曰:“阿姊何時收到此信?”
小喬曰:“正午時分,彼時賢弟方走約莫一個時辰。”
趙林曰:“林右臂乏力,阿姊可否代為書寫回信?”
小喬從之,姐弟二人便喚下人端來筆墨,絹布,進屋給周瑜回信。
其信略曰:“公瑾賢兄親啟:
賢兄智謀無雙,想必定有除賊妙計,隻是缺了一人通傳消息。
愚弟聽聞賢兄曾與蔣幹同窗,此人今在曹營效力,若他日,幹來訪,必為說客,賢兄可行反間之計除蔡、張二賊。
然不知幹,何日來訪,若拖延日久,恐江北已被二賊操練成軍,是以弟另思一策,或可成事。
弟近日奉吳侯之命探查奸細之事,已知顧、陸二族旁支與江北勾連,賢兄可令二族子弟親筆書信一封,遣人送曹營蒯越,言蔡、張托操練之名,怠戰不前,欲擇機刺操,操多疑,必心疑之。
弟敬呈。”
小喬書寫罷,又將筆墨吹幹,方才疊起置於錦囊之中,謂趙林曰:
“吾弟果真聰慧,隻片刻便尋得妙計。”
趙林自是輕咳幾聲,謙虛一番。
小喬喚來周瑜親衛送信,又與趙林閑話一番,囑咐其好生休養,便告辭離去。
趙林自去尋孫尚香卸甲更衣,耳鬢廝磨不提。
卻說那周瑜親衛接了回信,快馬加鞭,日夜兼程趕回夏口南岸水寨,遞呈周瑜。
時周瑜正與魯肅、甘寧於帳中議事,周瑜展信觀罷,起身於帳中踱步,思忖片刻,忽喜曰:
“吾弟柏軒,果有大才!”
魯、甘二人見周瑜不複愁容,喜笑顏開,奇曰:“此是柏軒來信?柏軒所言何事,讓大都督如此喜悅?”
周瑜笑容滿麵,將書信遞給二人,言道:“吾弟之策頗與我合,子敬,可能知曉其中奧秘?”
魯肅閱畢,遞給甘寧,聞周瑜所言,思忖片刻,言道:“若是顧、陸二族果真投曹,此計大有希望。
隻是柏軒怎知蔣幹會作說客來訪?”
周瑜聞言,忽驚曰:“是也!吾弟怎知蔣幹來訪!”
甘寧忽言道:“柏軒曾與蒯越在江心對峙,莫不是從蒯越處聽來?”
周瑜聞言,思忖半晌,曰:“此事隱秘,蒯越必不會輕言,興霸,那日你救下諸葛瑾,此人可曾有異樣?”
甘寧細細回憶片刻,搖頭道:“不曾有異。”
周瑜聞言,皺眉曰:“我意請諸葛瑾來此詳詢,君等以為如何?”
二人對視,魯肅言道:“諸葛瑾雖是世家,然其人忠義,必不會投曹,何況蒯越曾綁架諸葛瑾過江,想必可以相信。”
甘寧言道:“大都督,主公遣諸葛瑾前來相助,必是信任此人,大都督何不以心腹之言相告?”
周瑜才智過人,怎能聽不出甘寧言外之意?
遂歎曰:“興霸,主公遣諸葛瑾來此,非為助我破曹,實為監視矣。”
甘寧不知其意,疑道:“大都督何出此言?”
周瑜看了一眼沉默的魯肅,歎曰:“決戰之日未到,諸葛瑾何需帶傷而來......
況且,此人家眷皆在江北,主公怎會令他前來大營出謀劃策......想必,是主公疑我,身側又無可信賴之謀士,是以令諸葛瑾托相助破曹之名,實為監視我而來......”
魯肅與甘寧亦為孫權心腹,聞聽此言,結合周瑜出身,已信了七八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甘寧言道:“大都督已將尊夫人送回柴桑為質......”
言罷,猛將撓頭,語氣略不自信,續言道:“主公必不相疑。”
魯肅起身歎曰:“曹操百萬大軍就在江北,主公怎可心疑統兵大將!如此君臣相疑,如何能保江東安寧。”
周瑜苦笑曰:“非我疑主公,如興霸所言,瑜已將家眷遣回柴桑,主公尚不信我,瑜又能如何?”
魯、甘二人聞言,皆沉默不語。
少頃,周瑜以手搓臉數遍,強打精神,召諸葛瑾來大帳議事。
周瑜俱以蔣幹來訪,現安置於甘寧軍中一事相告,又言欲施展反間計,除蔡、張二賊,問曰:
“子瑜以為,此計可行否?”
諸葛瑾坐在馬紮上,拱手言道:“大都督,瑾家眷妻小皆在江北,若出謀劃策,恐為心中顧忌所累,失去理智。
大都督既統兵於外,可遇事自決之。”
周瑜聞言,奇曰:“子瑜何出此言?”
諸葛瑾曰:“不敢欺瞞大都督,主公欲以瑾為耳目,然大敵當前,瑾不通兵事,豈可亂言掣肘統兵大將?
主公善政治,卻被世家攫取權力,是以有相疑大都督之意,但並無害大都督之心。
所謂塗有所不由,軍有所不擊,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
瑾雖受主公之命,然不欲為也。
大都督盡管安心思慮破曹大事,主公處,自有瑾來應付。”
周瑜聞言,與魯、甘二人對視一眼,急起身拱手拜曰:
“子瑜先生高義,真乃江東賢臣也!”
遂與三人共商大計,欲借蔣幹之手,行反間之計,除蔡、張二賊。
有詩讚諸葛瑾曰:
江東賢臣數子瑜,雅量高懷濟世樞。
忠誠存心明大義,不為私念陷歧途。
雖臨困境身受縛,卻守忠貞意未汙。
輔弼賢能傾智略,青史流芳耀玉珠。
喜歡三國:開局長阪坡,趙雲是我叔?請大家收藏:()三國:開局長阪坡,趙雲是我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