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連下三城
字數:3891 加入書籤
卻說融安鄉民百餘人欲為趙雲大軍奪門,被趙雲勸阻,三兄弟無奈走小路回到城下,以弓箭射手書進城,自有人接應。
三人射了手書,無處可去,思忖一番,又回了趙雲大營,被安排了一處營帳休憩。
趙雲與徐庶二人在帳中商議攻城事宜直至深夜放散。
次日天明,趙雲令卯時造飯,辰時列陣出營,去城下搦戰。
時有融安守將韋武在城頭見大軍來襲,急報與家族。
待趙雲大軍於城下列陣,韋家四子皆至。
長兄韋文,次子韋韜,三子韋武,四子韋略,人皆頂盔摜甲,立於城頭。
趙雲著白袍白甲,胯下白馬,手中銀槍,背負一柄漆黑連鞘的寶劍,策馬出陣,槍指城頭,大喝曰:
“我乃常山趙子龍也!奉左將軍之命,特來討逆韋氏!賊人可敢與我決一死戰!”
其聲如驚雷,傳播甚廣,竟驚起城中鳥獸四散飛逃。
韋氏四子亦驚,三子韋武言道:“好對手!待我出城會他一會!”
其長兄韋文卻攔下韋武,言道:“傳聞此人於長阪坡百萬曹軍中七進七出,不可力敵。”
四子韋略卻道:“大哥怎長他人誌氣,滅三哥威風!傳聞豈能輕信?觀此人裝扮,必是嘩眾取寵之輩,若大哥不放心,便叫小弟為三哥掠陣。”
韋文尚在猶豫,老二韋韜卻言道:“此人既來搦戰,必有所持,不若我等一齊出陣,若三弟能勝,自是最好,若不能勝,便一齊殺出,也好先挫其銳氣,也好守城。”
韋文見三個兄弟皆欲戰,隻得無奈頷首。
四人遂點起三千人馬,出城來戰。
待兩軍射住陣腳,韋武率先策馬出陣,一手提長杆大刀,一手指趙雲喝道:“趙子龍!可識得融安韋武!”
趙雲催馬緩緩向前,冷哼道:“無名小卒,速來領死!”
韋武聞言大怒,暴喝一聲,舉刀縱馬來攻。
趙雲原地立馬,隻以手中長槍斜向探出,格擋大刀劈砍,順勢借力收回,複又刺出,鋒刃直指韋武咽喉。
韋武頗有勇力,竟電光火石間側頭躲了過去,複以大刀橫斬趙雲腰腹,亦被趙雲豎槍抵擋。
二人方鬥了兩合,陣中韋略見三哥明顯處於下風,急挺矛躍馬上前助戰。
趙雲依舊不曾動馬,隻憑手中長槍左擋右刺,兄弟二人險象環生。
陣中韋家老大老二見三弟四弟亦不能擋,雖心中大駭,卻也救弟心切,一齊策馬出陣,圍住趙雲廝殺。
趙雲早在與韋武交手一瞬,便知此人底細,先前韋武不死,皆因趙雲思忖,若速斬了此人,恐敵將驚懼,不敢來戰,隻把守城池,豈不難克?
如今見四人齊至,誘敵之計已成,哪還會留手?
當下便使出了八成本領,一杆長槍如蛟龍出海,翻身攪動,隻隨意撥開一刀一矛,略側身軀,讓過當頭一刀,手中長槍左刺一人心窩,不見如何用力,卻透甲而過。
猛然拔出,帶起一腔血箭,順勢以槍尾圓鐏搗在一人麵門,隻將眼鼻口處搗的向顱內塌陷,那人應聲而倒,眼見亦不得活也。
餘下二人尚不及麵露驚怒之色,一人瞳孔中便映出一個槍頭,自右而左,劃出一道弧線,自咽喉處閃電般劃過。
下一瞬,韋文隻見三弟被敵將一槍戳破心髒,四弟被敵將砸塌了麵門,二弟被切開了喉嚨,血霧飆射。
韋文隻覺渾身僵硬,手中大刀竟提拿不住,瞠目結舌,卻無怒容,隻有雙眸布滿絕望之色。
下一刻,那亮銀槍橫過槍刃,猛的拍在側肋,將韋文拍下馬來。
韋文猶自未醒,卻聽一聲大喝:“與我綁了!”
及四名士卒前來將韋文五花大綁,此人方才回過了神,卻神色複雜的看了趙雲一眼,不言不語,亦不曾動過為三位弟弟複仇之念。
趙雲微微抬了抬長槍,示意眾軍停下喝彩,緩緩催馬上前,槍指城頭,大喝道:“我大軍圍城,隻殺惡徒,不擾百姓!還不速速獻城投降!”
城頭守軍見自家將領四個打一個,卻被輕描淡寫反殺,早無戰心,便有人去開了城門。
趙雲見大門大開,策馬上前,那城下三千守軍,隻默默讓開通路,紛紛將兵器扔下,跪地請降。
徐庶在陣中見狀,便叫副將引三千人押著韋文,隨趙雲入城,自領大軍收編降卒。
及至大軍收拾完畢,接管了城防,安撫百姓之時,趙雲於長街築了一台,按劍立於台上。
身前空地則跪著被扒下盔甲,隻穿裏衣的韋文。
三兄弟去尋老父報信,又引士卒去請來受韋氏欺壓之民,圍了韋府,拿了首惡。
趙雲於台上等了約莫半個時辰,親衛領眾人至,亦有無數百姓圍住木台,靜靜觀望。
三兄弟攙扶一老者行至台前,那老者眼神不濟,俯身細細打量韋文一番,確認是那張忘不掉的臉,方才來到趙雲麵見,拜倒於地,言道:
“老朽隻道此生不得見融安清平之日,不想劉皇叔遠在千裏之外,卻派將軍率仁義之師,為我等百姓掃汙剿惡,此乃天幸也!”
趙雲見狀,急下來木台,扶起老者,言道:“皇叔仁德,世所周知。雲既領命,自當竭盡全力。老丈前番欲助大軍奪城,亦為勇烈之士,雲深佩服。”
老丈聞言,連連搖頭,渾濁雙眼,不住淌淚,言道:“若非將軍領兵至此,我融安百姓尚不見天日也!將軍大恩,皇叔大恩,老朽無以為報,便是豁出命去,亦要助將軍奪城,剿滅韋氏惡賊!”
老者聲淚俱下,執趙雲之手,複言道:“將軍憐憫我等百姓,寧行攻城之舉,亦要保我等性命,真不愧皇叔麾下大將。
老朽頗有名望,願助將軍安撫百姓,融安往北,有榕江、從江二縣,皆有老朽故交,將軍可遣人持老朽書信,二縣或可不戰而降也。”
趙雲聞言,奇曰:“老丈竟有如此名望?敢請教姓名?”
老者言道:“老朽張稷,字元正,曾為官郡縣,立公塾教人,是以於鄉民之中,頗有名望。”
趙雲聞言,肅然起敬,叫親衛搬來矮凳,請老者入座。
旋即複又登台,當街審判韋氏之罪,誅殺首惡,遣散奴仆,家產亦分與百姓。
韋氏作惡多端,終得報應,百姓皆喜。
趙雲又遣人持張稷手書,去往北方榕江、從江尋張稷故交,二縣皆降。
如此,大軍出征不過五日,叔侄分兵,連克半郡之地。
喜歡三國:開局長阪坡,趙雲是我叔?請大家收藏:()三國:開局長阪坡,趙雲是我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