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險勝

字數:4352   加入書籤

A+A-


    趙林先前單騎衝陣,已然殺的士卒膽寒,此刻身披數十箭,如同刺蝟一般,猶自呼喝連連,殺人如麻。
    敵軍步卒見狀,膽寒變成了膽裂,如何敢與神人爭鋒?
    凡趙林所到之處,盡皆四散奔逃,或有跪地叩首祈求活命之人。
    趙林眼見麾下精騎已落馬數十人,心知敵眾我寡,又在山林之中,以精騎對步卒,實非明智之舉,便欲救出謝旌部,一同殺出敵陣,再做計較。
    及二人所部匯合,趙林冷眼製止謝旌囉嗦請罪,先行回身,率眾殺出戰陣。
    山上楊曆見趙林欲走,怎能甘心?
    急令精銳死命上前糾纏,自領親兵與督戰士卒騎馬殺下山來,欲親自截止趙林。
    陣中趙林眼見就要殺出敵陣,身側忽不見了陳安,轉頭視之,見陳安落馬,正掣環首刀與敵步卒廝殺。
    趙林便叫謝旌領兵先走,自己單槍匹馬向陳安所在殺去。
    謝旌早見得趙林身上箭林,怎敢叫他一人獨騎回陣中?遂猛拍了趙林胯下寶馬,叫那馬兒馱著趙林先走,自己卻拔馬回陣,去救陳安。
    趙林被馬兒衝刺晃了一瞬,人馬已衝出陣中,見謝旌反身去救陳安,雖氣急,卻也知此時不是猶豫的時候,連忙率軍脫離戰陣,於百步外重新集結。
    待麾下精騎匯合,列好陣型,粗略清點,隻餘不足五百騎。
    再看陣中,謝旌單刀匹馬,殺回陣中,大刀揮舞,接連砍翻十餘人,抵近陳安。
    時陳安雖有甲胄,卻因年歲尚小,又常年營養不良,穿不得重甲,因此多處受創,隻憑借狠勁與敵軍廝殺。
    所幸敵卒雖是青壯,卻受身材所限,與陳安身量相當,一時之間,雖能傷了陳安,卻急切殺不得。
    及至謝旌殺來,揮舞大刀逼退敵眾,單手提起陳安,放在馬背上,複雙手舞刀,回身向陣外殺去。
    然就在此時,楊曆率親衛趕到,正巧截止二人。
    楊曆見趙林大部已殺出軍陣,隻餘此二人困於陣中,怎會讓其逃脫?遂大喝道:“謝旌!汝困於陣中,無路可逃,何不早降!”
    謝旌聞言,一刀砍死一騎,自肋下拔出一杆長矛,擲於地上,喝道:
    “吾為虎雛將軍麾下大將,今輕敵冒進,致使損兵折將,罪當萬死!我主卻親冒石矢來救,如此恩義,謝旌如何敢降!敵將休要再言!速來決一死戰!”
    楊曆見其麵露決然,讚曰:“勝敗乃兵家常事,汝雖中計,卻不失勇烈,奈何求死?”
    言罷,便叫左右齊出,欲全其忠義。
    謝旌見敵眾圍上,卻也不懼死,隻低頭看了一眼狀如瘋狼一般的陳安,心道:“此子忠義,隨將軍來救我,卻為我所累,死在此處,實在可惜。”
    雖是愧疚,卻知已無活路,便將手中大刀連連揮砍,不避刀槍,隻管奮勇殺敵,求個力竭而亡。
    陳安亦在心中暗道:“主人有大恩於我,雖死不能報也!今日雖死,願來生再遇到主人,結草銜環相報!”
    思忖至此,抬手扯下發帶,將刀柄綁在手中,與謝旌同乘一騎,呼喝殺敵。
    二人之忠烈,有詩讚曰:
    “謝旌莽撞失謀算,兵敗猶存勇烈風
    寧死不降全大義,忠魂豈懼血光濃。
    陳安年少身如絮,乞兒出身誌卻雄
    主有深恩銘肺腑,舍生赴難亦從戎。
    今朝縱死恩難報,願得來生再效忠。
    牛馬為償情切切,此心耿耿映蒼穹。
    二人忠烈皆堪敬,若得餘生必建功。”
    刀來槍往,二人聯手斃敵十餘人,身披數創,猶自奮戰。
    忽有一悍勇步卒,趁二人揮刀之際,矮身竄到近前,對著馬腿砍了一刀。
    二人猝不及防,被摔下馬來,滾落在地。
    眾步卒見狀,急圍將上來,揮刀亂砍。
    二人滾做一團,隻以甲胄披膊硬扛,眼見便要被亂刀砍成肉泥。
    就在此時,忽有一夥騎兵衝撞入陣,為首一人插了滿身箭矢,持長槊破軍,騎爪黃飛電,如神兵天降,似惡鬼複生,連殺十餘人,大呼道:“賊將安敢殺我部下!”
    楊曆聞其驚雷之聲,急回頭去看,卻見那人身後跟著數百騎,皆壯如瘋虎,所到之處,自家士卒皆麵露驚駭之色,紛紛讓開通路。
    轉眼間,那人已率兵殺至近前!
    楊曆大驚失色,急綽槍抵擋。
    卻見趙林胯下寶馬騰空躍起,手中長槊高舉,如力劈華山一般,猛然砸下。
    楊曆驚駭,自知躲避不及,連忙橫槍托天去擋。待兩杆兵刃交擊,隻覺一股大力襲來,手中長槍竟握不住,被趙林一槊劈飛。
    楊曆長槍脫手,不及去看虎口開裂,鮮血橫流,正手忙腳亂欲拔劍相抗,卻因雙手麻木,一時之間抽不出佩劍來。
    隻得眼睜睜看著趙林運轉長槊,急速刺來。
    軍陣中,步卒,騎兵,周圍數百人,隻見得趙林一招劈飛楊曆兵器,複一槊刺穿其胸腹,吐氣開聲,雙臂叫力,竟將楊曆連人帶甲挑在槊刃上,舉在空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趙林兩合挑死楊曆,便將死屍以長槊挑起,大喝道:“爾等主將已死,降者不殺!”
    身旁跟隨的趙賀等親兵,麾下合計八百騎,皆麵露崇拜之色,齊聲高呼:“降者不殺!”
    時楊曆副將便在趙林身前,眼見楊曆這般輕易便被斬殺,早沒了戰心,連忙滾鞍下馬,拜伏於地請降。
    數千步卒見主將戰死,副將請降,亦為趙林氣勢所懾,紛紛拋下兵刃,跪地請降。
    趙林見狀,急撇下楊曆屍體,令麾下騎兵四散收攏降卒,自引親兵去尋謝旌、陳安。
    及至衝到人群之側,見二人雖氣喘籲籲,渾身是血,卻雙目有神,麵含劫後餘生之喜,方才放下心來。
    此戰著實乃天佑也。
    若楊曆不自持勇力,欲親率騎兵來截止趙林,反而立於山上,指揮步卒圍殺,恐趙林雖能得脫,謝旌、陳安卻是必死。
    日後再來交戰,亦不知勝負如何。
    趙林兵少,降卒數倍於趙林,因此也不敢久留,隻粗略點數,約莫收攏降卒三千餘,便急忙領兵押著降卒往象州趕去,卻暗中叫來趙賀,叫其領十餘騎先行趕回陸遜處求援。
    又叫來一親衛,命其星夜趕往武宣城外大營,命副將領兵過河,兩麵圍困武宣。
    諸事安排妥當,趙林亦不敢鬆懈,時不時便縱馬往來行軍陣列,裝作若無其事般,自身上拔下箭矢,扔在地上。
    時有降卒以為趙林非凡人,乃天上真神,私下撿起趙林扔下的箭矢,以為沾了趙林仙人之氣,攜之能避刀劍,於降卒中引起陣陣騷亂,搶奪。
    趙林知曉後,亦不做阻攔,反而樂見其成。
    直至兩日後,大軍行至象州城下,有陸遜率兩千步卒來接住降卒,趙林方才放下心來,回縣衙卸甲。
    時謝旌、陳安早已經過治療,渾身綁著繃帶,一人輔助趙林卸甲,一人跪在地上求趙林責罰。
    喜歡三國:開局長阪坡,趙雲是我叔?請大家收藏:()三國:開局長阪坡,趙雲是我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