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大內家的最低穀

字數:4071   加入書籤

A+A-


    天文二十年九月初四。持續肆虐的台風終於顯露出疲態,向著東北方向的日本海深處緩緩移去。鉛灰色的雲層被撕裂開幾道縫隙,血色的殘陽從中潑灑下來,將整個仙崎港染成一種悲壯而蒼涼的橘紅色。海麵上依然波濤洶湧,但比起昨日那吞噬一切的狂怒,此刻的浪濤更像是巨獸離去後不甘的餘威,雖仍令人心悸,卻已有了讓人和這天災周旋的餘地。
    港口邊,一行人影被夕陽拉得長長的。三條公賴身披一件深灰色的鬥篷,白發在海風中微微飄動,他最後回望了一眼大寧寺的方向,那裏埋葬著他一位朋友、西國很多人的一位主君,和一個時代的殘影。他深吸一口帶著海腥與濕潤泥土氣息的空氣,轉身,在興津彌五郎的攙扶下,步伐堅定地踏上了跳板。
    陶隆康則親自抱著年僅五歲的大內義教(龜壽丸)。孩子想起了這個地方兩日前那失去哥哥的劇變,小手緊緊攥著陶隆康的衣襟,將小臉埋在他冰冷的胄甲上,不敢去看那翻滾的大海。陶隆康的動作卻異常輕柔,仿佛懷中是世間最珍貴的瓷器,他低聲在孩子耳邊說“主公,我們就要上船了。不怕,臣會一直在您身邊。” 他的幾名心腹武士緊隨其後,人人麵色凝重,手按刀柄,警惕地掃視著周圍,如同護崽的母狼。
    當陶隆康將義教小心翼翼地安置在船艙內相對平穩的角落,由幾名忠心的侍女看護後,他重新回到甲板,目光落在了興津彌五郎身上。這位今川家的猛將左臂和左腿都纏著厚厚的、滲出血跡的布條,臉色因失血而有些蒼白,但身姿依舊挺拔如鬆。
    “興津大人,您這傷……”陶隆康的眉頭緊鎖,聲音裏帶著真摯的憂慮,“此番航行,波濤未平,您的身體……”
    興津彌五郎聞言,豪邁地揮了揮未受傷的右臂,打斷了陶隆康的話。他走到船舷邊,眯起那雙銳利的眼睛,仔細審視著海況。墨綠色的海水依然在翻騰,白色的浪尖在夕陽下如同跳躍的金鱗,但船隻的搖晃已變得規律,不再有傾覆之虞。
    “陶大人放心!”興津的聲音洪亮,帶著海風般的粗糲感,“這次,絕不會再有問題了!我興津彌五郎在駿河灣到知多灣搏擊風浪時,什麽場麵沒見過?這點餘波,還難不倒我和我這幫弟兄!”他拍了拍身旁一個正在檢查纜繩的今川武士的肩膀,那武士也咧嘴一笑,露出森白的牙齒,充滿了自信。
    陶隆康看著他們,心中稍安。他知道,這些來自東海道的武士,水性極佳,操船技術遠超他們這些山陽道的武士。他深深吸了一口氣,對著興津彌五郎及其部下,鄭重地行了一禮“如此,興津大人,還有諸位今川家的勇士,主公……不,大內家的未來,就拜托諸位了!”
    “份內之事!”興津彌五郎抱拳還禮,隨即轉身,用他那特有的、能壓過風浪的嗓門吼道“升起半帆!注意舵向!咱們趁著這潮水,出發!”
    水手和武士們轟然應諾,緊張而有序地忙碌起來。纜繩被收起,跳板撤回,巨大的船槳探入水中。船身微微一震,開始緩緩離開布滿創傷的岸。
    船隻劈開金色的波浪,向著東方,向著石見國的方向,堅定地駛去。陶隆康手扶船舷,久久凝望著逐漸遠去、籠罩在暮色與悲傷中的長門國海岸線。而在他的身後,在船艙的陰影裏,年幼的大內義教正睜著烏黑的眼睛,懵懂地注視著這一切。這艘在暮色中航行的孤舟,承載著大內氏最後一絲嫡流血脈,也承載著複仇與未來的微弱火種,正駛向未知的、但充滿可能性的明天。海天相接處,最後一縷陽光即將被墨色的海平麵吞沒,而一彎蒼白的新月,已悄然東升。
    ……
    差不多同一時間,陶隆房的大軍迫近了大寧寺。
    出現在陶隆房麵前的大寧寺並沒有如他預想的那樣,是個做了些防禦準備的堡壘,反而像個正常的佛寺,沒有被卷入到附近地區的戰亂,有陣陣梵唱混雜風雨聲傳了出去,隱約還亮起了幾盞燈……
    陶隆房拉住馬韁,停在了距離大寧寺門口約一百步外,並且抬手示意所有人停下。
    陶隆房隨手指了指臨近的一個騎馬武士,“你,過去看下!”
    “嗨!”那名騎馬武士得令後縱馬前出,來到大寧寺,原本聽得不太清楚的梵唱已經變成了清晰的超度用的佛經。
    “是陶家的武士?”一個知客僧撐著傘,打開佛寺大門,看到了過來的武士,注意到武士背後指物上的陶家家紋,還隔著雨幕,隱約見到有大隊人馬。
    “大內家,大內府大人已經已經逃離這裏了?你們是否願意向陶尾張守大人投降?”武士沒有下馬,直接高聲問道。
    知客僧行了個合十禮後慢悠悠回答道:“大內府大人並沒有逃離,他就在寺裏!不僅他,之前離開山口城的人,絕大部分都還在這裏。至於投降,您還沒有資格,請陶尾張守來談!”
    “你!”騎馬武士覺得這個和尚最後那句簡直離譜。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現在鄙寺,還有暫居於此的山口城來的貴人,都沒有做任何的武備,陶尾張守敢親自來嗎?”知客僧繼續問道。
    “哼!”騎馬武士打馬折返。
    ……
    “你說什麽?”
    “太過目中無人了吧!”
    “空城計嗎?尾張守大人不要去!”
    騎馬武士向陶隆房匯報知客僧的回答後,陶隆房沒有說話,但是他身邊的其他將領議論紛紛,有的痛罵大寧寺目中無人,有的懷疑大內義隆在裏麵布置了殺陣,勸陶隆康不要去。
    陶隆康略一思索,便打馬向前,不得已,幾個高級將領也跟隨他向大寧寺走去。
    知客僧明顯認識陶隆房,在陶隆房靠近後,便恭恭敬敬行了個合十禮,寺院的大門洞開,“陶尾張守大人,請下馬入寺。”
    “你們!”
    “大寧寺這群和尚太過分了,不如直接攻……”
    幾名跟隨來的高級將領再度痛罵,甚至有建議攻打大寧寺的。
    “閉嘴!”陶隆房回頭罵了一聲,製止住麾下,便下了馬,向寺內走去,而這回,沒有人跟隨……
    “請~”
    陶隆房在邁步跨過大寧寺的門檻時遲疑了一瞬,但最終還是跨了過去……他自己也不清楚他的依仗是什麽,是他和大內義隆互相之間的信任嗎?
    陶隆房一邊走,一邊回想起二十多年前。也是在一座寺廟裏……他是大內家的嫡流,他是大內庶流右田家和陶家的後人;他看起來華貴又英明神武,他看起來貌美又聰慧機敏;他們一見傾心,他們促膝長談,他們抵足而眠,他們……
    【筆者:夠了,再回想下去番茄的讀者都以為本書要投某江了……】
    待陶隆房回神,卻聽得曹洞宗僧人誦念的,可渡亡者超生的偈頌:“願はくはこの功徳を以て、普く一切に及ぼし、我等と衆生と、皆共に仏道を成ぜんことを……”
    又聽得舎利禮文:“稽首 無漏無為 調禦士 金剛三昧 所出生 薩婆悉達 無上覚 證悟 舎利 最勝尊”
    “誰死了?”陶隆房清楚這是曹洞宗超度有一定地位的人才會念誦的經文,因此看向身側的知客僧,厲聲質問道。
    “施主想的是誰,便是誰。”
    “你!”嘩啦一聲,紮甲之間摩擦的聲音驟起,陶隆房一把抓住知客僧領口,“告訴我,究竟是誰死了?!?”
    “您自去佛堂看便是!”
    喜歡足球小將,今川不息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足球小將,今川不息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