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明清停戰,各懷鬼胎

字數:5362   加入書籤

A+A-


    劉景明站在地圖前,右手按在陝西的位置,沉重道“如今洛陽失守,陝西的兵力又被抽調一空,隻怕是擋不住魔教妖人的腳步。”

    “洪承疇總督當下退守河南北部的懷慶府,若是繼續北上山西,打敗北方亂軍自是毫無問題。”

    “但魔教妖人緊隨其後,以洪總督當下的兵力,隻怕擋不住魔教妖人。”

    “若是魔教妖人與北方亂軍聯手,洪總督危矣。”

    崇禎臉色難看,重重歎了口氣。

    洪承疇雖然有十萬大軍,但在經曆了洛陽之敗後,這十萬大軍能夠擋得住魔教,崇禎還真是沒有半點信心。

    “故而,臣提議洪總督應當立刻東撤至河內,圍繞泌水建立防線,與黃河南岸據守虎牢關的孫總督形成犄角之勢。”

    “此地有朝廷近二十萬大軍駐守,而山西和陝西腹地空虛,魔教妖人定然會優先攻略山西和陝西兩地。”

    “山西與京師河南為太行山脈所阻,是朝廷最好的屏障。”

    “如此一來,太行山,泌水,虎牢關便形成了一道屏障,將魔教妖人鎖死在河南西部。”

    崇禎聽到這裏,眉頭緊鎖道“愛卿可曾想過,魔教妖人固然一時忌憚朝廷軍隊,可他們拿下山西和陝西後,隻怕會立刻北上。”

    “到時候京師危矣,天下危矣。”

    劉景明頷首道“聖上所言極是。”

    “魔教妖人拿下山西和陝西兩地,定然會重整大軍,隨時北上京師。”

    “但!”

    “聖上請看這裏。”

    “陝西和山西兩地麵積廣袤。”

    “國土雖大,若是不能有效管理,也便算不得國家的領土。”

    “子民雖多,若是不能管理,也便算不得國家的子民。”

    “魔教妖人想要拿下山西與陝西兩地,絕非短時間內能做到。”

    “而且陝西、山西與清國的邊境線何止千裏。”

    “清國之疆域如大明之鏡像,大明之繁華盡在東南沿海之地,清國之繁華,盡在西南沿海之地。”

    “過了這片草原,卻是清國的雲貴川府之地。”

    “我們可利用魔教妖人吞並山西和陝西的時間,挑起魔教與清國的爭端。”

    “唯有如此,才能借刀殺人,坐看清國與魔教妖人互相廝殺。”

    崇禎若有所思,倒是冷靜了一些。

    他凝視地圖,右手輕輕撫摸山西與陝西兩地,似是不舍,皺眉道“陝西與山西麵積廣闊,我們縱然暫時退去,魔教妖人短時間內也無法吞並,這點愛卿所言極是。”

    “可你如何能確定魔教妖人不會在短時間內揮師北上。”

    “若是不等我們挑起魔教妖人與清國的矛盾,魔教妖人便率軍北上~~~”

    劉景明堅定道“臣敢以腦袋擔保,魔教妖人若是拿下山西和陝西兩地,短時間內絕不會輕易北上。”

    “理由有三。”

    “一魔教教主楊妖人做事穩重。”

    “以他在南陽府的行徑便能看出,妖人並非尋常流寇,深知治國之道。”

    “他每次行事,都是謀而後動。”

    “二魔教想要建立的國家,不同於大明,也不同於清國。”

    “妖人深知這一點,所以才會在南陽府的等地修建學校,普及教育等等。”

    “他明白魔教現在的弱點是什麽。”

    “魔教最大的問題,便是缺少足以建立人民國家的基礎。”

    “若是盲目擴張,魔教必然根基不穩,反而會從內部崩壞。”

    “所以臣斷定,魔教拿下山西與陝西後,一定會進行重大改革,在山西和陝西兩地推行魔教新政,以穩固根基。”

    “魔教發展時間甚短,人手有限,在山西和陝西兩地推行新政的基礎上,絕沒有精力繼續向外擴張。”

    “三陝北和山西民亂已久,各地生產廢弛。魔教妖人雖然蠱惑百姓背棄大明,但想要徹底平定兩地,豈是那麽容易。”

    “以臣之愚見,魔教妖人最起碼也要半年,甚至一年的時間才能初步整合山西和陝西兩地的民力。”

    崇禎若有所思,斟酌道“愛卿所言倒是有些道理。”

    “隻是乾隆頗有手段,豈會輕易中計?”

    劉景明唇角上揚,按在河南南陽府之地,冷笑道“即是做局,倒也未必一定要乾隆率先入局。”

    “魔教以鏟除天下皇朝,消滅天下王侯為己任,更是自創了一套理論。”

    “若是清國境內出現一支打著魔教名號的叛軍,聖上以為,魔教是否會前往支援?”

    崇禎聞言,眼神頓時亮了起來,忍不住拍手叫好。

    對啊,還有魔教妖人。

    可以魔教妖人為突破口。

    劉景明堅定道“以楊妖人的行事風格,定然不可能坐視不理。”

    “而一旦魔教妖人入局,我們可聯合清國共同討伐魔教。”

    “乾隆是虎狼之君,手段高明,分得清輕重,定然明白我大明與魔教,哪個危害更重。”

    “再者,清國對我大明虎視眈眈,若是能借此機會深入山西和陝西等地,他們豈會輕易放過。”

    說到這裏,劉景明目光冰冷地凝視山西和陝西兩地,沉聲道“我大明當下有人口約兩萬萬。”

    “山西,陝西,河南三地,雖麵積廣袤,但總人口不過兩千萬而已,僅占我大明人口的十分之一。”

    “這些年山西與陝西民亂不斷,不能為朝廷提供賦稅,反而還要消耗大量的民力物力。”

    “若是能以山西和陝西兩處貧瘠之地換取遼東的和平,與清國達成暫時的同盟,倒也不失是一件好事。”

    崇禎若有所思。

    這麽說,倒也不是沒有道理。

    清國給大明帶來的壓力太大了。

    每年用在遼東戰場的錢財,簡直數不勝數。

    若是能與清國達成同盟,又沒有了山西和陝西的拖累,朝廷的財政負擔將會大大降低。

    到了那時候,很多事情反而容易處理。

    崇禎思索著,有了決斷。

    不破不立!

    是時候進行改變了。

    這一天,崇禎與劉景明在宮殿內商討了一整天,直到深夜時分,劉景明才從宮中離去。

    至於兩人商量了什麽,隻有崇禎的少數心腹知曉。

    不久後,崇禎給孫傳庭,還有洪承疇下達了聖旨,命令兩人保存力量駐守於河內與虎牢關兩地。

    同時,令襄陽,襄城等地加強戒備。

    在明軍重整防線的時候,聖教各路大軍勢如破竹,在山西和陝西兩地攻城掠地,戰果碩碩。

    半個月後,清國使者入京師,與崇禎會麵。

    此次會麵,清國使者表達了乾隆的善意。

    清國願與明國簽訂停戰協議,並撤軍百裏以示誠意。

    崇禎自是明白乾隆的想法,想要看明國與魔教妖人自相殘殺。

    一旦明國與魔教兩敗俱傷,或者一方撐不下去,便是清國坐收漁利的時候。

    雖明白乾隆的想法,崇禎還是爽快應了下來。

    清國想要坐收漁利,他也想要坐收漁利!

    崇禎五年,三月二十日,明國與清國簽訂停戰協議。

    同年四月,清軍如約撤軍,北方終於迎來了暫時的和平。

    但崇禎並沒有按照乾隆的想法調集邊軍南下,集結全國兵力與聖教拚個你死我活。

    相反,崇禎仿佛徹底放棄了山西與陝西兩地,開始整頓淮河兩岸,以及江南重地。

    崇禎的反應完全出乎乾隆的預料,讓這位執掌大清五十多年的虎狼之君有了不祥之感。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