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國產盾衛1型動力裝甲
字數:4414 加入書籤
此刻,遠在西南群山森林附近,一個看似普通的廠房之下,03號地下研究基地的一個測試大廳內,一場重要的測試正在緊張有序地進行著,測試的主角是國產盾衛1型動力裝甲。
這神秘的地下空間內,科研人員們全神貫注,圍繞著動力裝甲忙碌穿梭,各項儀器閃爍著數據光芒,見證著這款新型裝備接受考驗的關鍵時刻。
盾衛1型動力裝甲的誕生,無疑是華夏國科研領域的一次艱難探索與突破。
盾衛1型動力裝甲,起源於科研基地對神秘人贈送的那台t45型動力裝甲的的原型機進行深入研究與改造。
科研人員先是小心翼翼地拆解t45型動力裝甲,對其每一個零部件、每一處構造都進行了細致入微的分析。
隨後他們基於現有的技術條件和對未來需求的考量,精心完善設計圖紙,力求打造出一款更適合當下局勢的國產裝甲。
經過3個月的不懈努力,終於進入了小批量試產階段。
然而研發之路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
在動力源的選擇上,核聚變電池成為了首選。
但核聚變電池的研發進度卻極為緩慢,猶如蝸牛爬行。
當科研人員對其進行拆解並嚐試重新組合設計時,由於技術尚未成熟,諸多問題接踵而至。
科研基地生產出的首款核聚變電池,其體積比原核聚變電池的原型大一倍有餘,這無疑增加了安裝的難度和整體的空間占用。
更為棘手的是電量方麵也不盡如人意,單個核聚變電池的電量僅為原來的一半,隻有540伏。
麵對這一困境,科學家們並未氣餒,而是積極尋求解決辦法。
經過反複論證與試驗,他們決定在盾衛1型動力裝甲的內部加裝2個國產核聚變電池,以此作為動力裝甲的驅動能量源。
雖然這樣的解決方案增加了裝甲的內部複雜性,但在當時的情況下,也不失為一種可行之策。
除了動力源的問題,盾衛1型動力裝甲在外部裝甲材料上也麵臨挑戰。
由於鈦合金鋼的技術水平有限,無法達到t45型動力裝甲外部裝甲鈦合金鋼板的強度。
為了保證裝甲的防護性能,科研人員隻能加厚鈦合金鋼板的厚度。
這一舉措雖然有效提升了防護力,但也帶來了新的問題——盾衛1型動力裝甲的高度和重量相較於t45動力裝甲原型機都有所增加。
經過無數次的調試與改進,最終完成的盾衛1型動力裝甲呈現在眾人眼前。
它高達2.6米,宛如一座屹立不倒的鋼鐵巨人,體重接近1.8噸,散發著厚重而強大的氣息。
盡管在研發過程中遭遇了諸多困難,但盾衛1型動力裝甲的誕生,依然給華夏國的人們帶來了新的保障。
它承載著科研人員的心血與智慧,也將在未來的日子裏,為守護這片土地發揮重要的作用。
基地負責人潘文遠站在一旁,手中緊握著一疊資料,正仔細翻看盾衛1型動力裝甲的設計參數,他的眉頭微微皺起,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憂慮與思索。
對麵的場地裏,幾名科研人員正分別操控著一台盾衛1型動力裝甲,有條不紊地開展著進行各項嚴苛的測試。
首先是高空墜落測試。
動力裝甲被緩緩提升至20米的高空,隨著一聲令下,它如一顆墜落的流星般垂直而下。
“轟”的一聲巨響,塵土飛揚,動力裝甲重重砸落在地麵。
這一測試旨在檢驗動力裝甲對駕駛人員的保護功能,確保在極端情況下,駕駛員能得到周全的防護。
緊接著是力量與速度測試。動力裝甲如同一頭迅猛的獵豹,在測試場地中來回穿梭,展現出驚人的爆發力。
科研人員密切關注著各項數據,試圖探尋它的極限力量和最快速度,以便了解這款裝備在戰場上的機動性與攻擊力。
防禦測試更是全麵而細致。
從普通的小口徑手槍射擊開始,“砰砰”的槍聲在基地內回蕩,子彈如雨點般射向動力裝甲,觀察其表麵的反應。
隨後大口徑機槍也加入測試行列,強大的後坐力伴隨著密集的槍聲,對動力裝甲的防禦提出了更高挑戰。
最後小型火炮登場,炮彈在動力裝甲周圍炸開,火光衝天,檢驗其在麵對重型火力時的防護能力。
同時駕駛續航能力的測試也在同步進行,以確定動力裝甲在一次能源補給後,能夠持續執行任務的時長。
一番高強度的測試下來,原本首批的10台盾衛1型動力裝甲已是“傷痕累累”。
最終僅有3台還保持著相對完好的狀態,其餘的動力裝甲都需要進行大規模的修繕,才能恢複如初。
盡管如此,科研小隊對測試結果整體還是比較滿意的,各項數據基本符合預期目標。
潘文遠院士卻仍不太滿意。
尤其是動力裝甲外部鈦合金鋼裝甲的研發進度,相較理想狀態落後了許多。
這一狀況直接導致整個盾衛1型動力裝甲超重了300㎏,而且體型也比t45型動力裝甲高了接近10厘米。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潘文遠深知,如此笨重的動力裝甲在複雜多變的戰場上,極易成為敵人的活靶子。
必須要減輕重量,同時將盾衛1型動力裝甲的體型適當縮小一些,才能更好地適應戰場需求。
畢竟在一些狹小的空間內,現有的動力裝甲連進入都成問題,更別說完成任務了。
此外研究核聚變核心的第二研究小組也需要加快進度。
潘文遠心中有著明確的要求,核聚變核心的體積要進一步縮小,同時電量必須提高1倍,這是硬性指標,絕不能打折扣。
隨後潘文遠院士召集在場的科研人員,進行了一個簡單而扼要的總結,並清晰闡述了後續盾衛1型動力裝甲的研究方向。
他的話語簡潔有力,為科研團隊指明了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等到其他科研人員陸續離開,潘文遠將目光轉向自己的助手韓博文,認真說道:“小韓,你安排再生產7台盾衛1型動力裝甲,加上原本剩下的3台,一起送到第3軍第102裝甲師那裏去,讓軍方幫忙測試一下這款動力裝甲。
沒有經過實地驗證的東西,我們不能盲目大量生產。
你就留在那兒,仔細記錄一下動力裝甲在實際使用中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回來後我們再一起開個會討論。
辛苦你了。”
旁邊那位戴著黑框眼鏡,渾身透著書卷氣的年輕男子韓博文,立刻挺直身軀,敬了個標準的軍禮。
他語氣堅定地說道:“潘院士,請您放心,我一定會認真完成這次任務。”
言畢,韓博文轉身快步離開,著手去準備後續的工作事宜。
潘文遠則邁著沉穩的步伐,回到自己的辦公室。
他坐在辦公桌前,稍作調整後撥通了中央領導的電話。
在電話中,他詳細向上級領導匯報了動力裝甲和核聚變核心的研究進程。
上級領導對他們取得的階段性成果給予了高度讚揚,同時也表達了對後續研究項目的密切關切與期望。
潘文遠深知責任重大,掛斷電話後,他望向辦公室的窗外,眼神中充滿了堅定與決心。
喜歡末世廢土之兩界爭霸請大家收藏:()末世廢土之兩界爭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