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丹、陣之道
字數:3945 加入書籤
鴻鈞老祖聲如洪鍾,在紫霄宮久久回蕩:“此番講道,側重大羅金仙邁向準聖的修行妙法,兼論丹、陣、器三道,望諸位悉心聆聽,有所得悟。”
話音剛落,天地間的靈氣如同洶湧的潮水,瘋狂朝著紫霄宮匯聚。鴻鈞老祖抬手之間,無盡祥瑞光芒綻放,為眾人勾勒出一幅波瀾壯闊的修行圖景。
鴻鈞老祖端坐在講道台之上,周身祥光湧動,將紫霄宮映照得熠熠生輝。台下群賢畢至,萬仙來朝,所有人的目光都緊緊聚焦在老祖身上。
“今日,先論準聖之道。”鴻鈞老祖的聲音宛如洪鍾,在紫霄宮的每一個角落回蕩,“諸位皆知,大羅金仙已然超凡入聖,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大羅金仙前期,已然凝練神魂,能將自身的法力運用自如,舉手投足間改天換地;步入中期,可洞察時空的微妙變化,一念之間穿越星河;至於後期,更是能開辟一方小世界,成為一方主宰。然而,即便如此,大羅金仙距離準聖,仍有一道難以跨越的鴻溝。”
老祖微微頓了頓,目光如炬,掃視著台下眾人,繼續說道:“準聖,乃是大羅金仙之上的境界。準聖前期,需在領悟法則之力的基礎上,初步勘破‘虛實’二字。這就如同盤古開天辟地,分清混沌陰陽。世間萬物,皆有虛實之分,修行者若不能辨別,便會陷入虛妄的陷阱,難以自拔。唯有破除表象,看清事物的本質,才能立真章,開啟準聖之路。”
“到了準聖中期,不僅要勘破虛實,更要將領悟到的法則之力融會貫通,使自身與天地自然融為一體。舉手投足間,引動天地之力,一念生,萬物生;一念滅,萬物滅。”鴻鈞老祖雙手揮舞,虛空中浮現出一幅幅震撼人心的畫麵:山川崩裂、星河倒轉、日月無光,“此時的修行者,已然成為天地間不可忽視的力量,其一舉一動,都可能影響洪荒的格局。”
“而準聖後期,需達到‘虛實相生,有無相化’的境界。”鴻鈞老祖的聲音愈發深沉,仿佛蘊含著無盡的奧秘,“能隨意穿梭於虛實之間,打破時空的限製,創造出屬於自己的一方天地。在這方天地中,修行者便是主宰,可隨心所欲地掌控生死輪回、因果循環。”
“修行之路,恰似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鴻鈞老祖目光炯炯,凝視著台下的每一個人,“大羅金仙若想突破至準聖,唯有秉持堅定信念,斬斷迷茫,於萬千變化中,尋覓到那通往準聖的至道。否則,便會在歲月的長河中,迷失自我,停滯不前。”
台下眾人聽得如癡如醉,有的閉目沉思,試圖領悟老祖話語中的奧秘;有的麵露恍然之色,似乎已經有所收獲;還有的麵露凝重,深知準聖之路的艱難。
但無論如何,他們都明白,今日這番講道,將對他們的修行之路產生深遠的影響。
眾人屏氣斂息,全神貫注地聆聽老祖的教誨。太上老君微微頷首,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似乎對老祖的話深有體悟。
“再談丹道。”鴻鈞老祖雙手劃動,刹那間,無盡祥瑞光芒湧動,一座古樸厚重的丹爐虛影在虛空中緩緩浮現。
丹爐周身鐫刻著古老神秘的符文,爐中三昧真火熊熊燃燒,映紅了紫霄宮的每一處角落。
“煉丹,絕非將靈材簡單熔煉聚合,其本質是模擬天地孕育萬物的奇妙過程。從最初的靈材挑選,到精準的配比,再到對火候的精妙把控,每個環節都要與天道運行的規律完美契合。一枚品質上乘的丹藥,不僅能顯著提升修行者的修為,更可滋養神魂,使其根基穩固,元氣充沛。”
藥師道人聽得入神,眼中精芒閃爍,迫不及待上前,恭敬抱拳問道:“老祖,在實際煉丹過程中,諸多靈材屬性各異,時常發生衝突,嚴重影響丹藥品質,甚至導致煉丹失敗。麵對這種棘手難題,該如何化解?”
鴻鈞老祖目光深邃,臉上浮現出一抹溫和的笑意,緩緩說道:“靈材間屬性衝突,實則是天地陰陽、五行變化的一種體現。化解衝突,需因勢利導,巧妙借助天地靈氣。以陰陽調和、五行生克之理,平衡靈材間的矛盾。就像四季輪回,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一切皆有其固定的時序。順應自然,把握好靈材在不同階段的特性,合理引導靈氣運轉,便能將衝突轉化為煉丹的助力,煉製出絕世神丹。”鴻鈞老祖抬手輕揮,丹爐虛影內模擬出數種靈材相互衝突的場景,又通過調動天地靈氣,成功化解衝突,一顆顆散發著璀璨光芒的丹藥在爐中成型。
藥師道人緊盯著丹爐,細細揣摩,又追問道:“老祖,在借助天地靈氣調和靈材時,該如何精準掌控靈氣的用量與時機,避免靈氣反噬或失衡?”
鴻鈞老祖耐心解釋道:“這就需要你感知天地間靈氣的微妙變化,根據靈材融合的進度,適時、適量地引入靈氣。初期,以少量靈氣試探,引導靈材初步融合;融合過程中,依據靈材的反應,靈活調整靈氣的注入量。同時,需保持心境平和,心無雜念,方能精準把握每一個瞬間,讓靈氣為你所用,而非被其所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紫霄宮中,祥雲朵朵,仙樂飄飄。太上老君身著月白道袍,鶴發童顏,緩緩上前,稽首行禮後,聲如洪鍾般問道:“鴻鈞老祖,常聞大道玄之又玄,究竟何為道?”
鴻鈞老祖端坐於蒲團之上,周身混沌之氣湧動,似蘊藏著無盡奧秘,悠悠開口:“老君啊,道,乃是先天孕育萬物的祖氣。它隱匿無形,即便你定睛凝視,也難見其影;側耳傾聽,亦不聞其聲;伸手探尋,更觸之不得。然而,它卻無所不在,包容天地萬象,孕育萬物生長。其大,廣袤無垠,宇宙萬物皆在其範疇之內;其小,深入精微,無處不在。於儒家而言,它名為太極,象征著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一體;於我道家,稱作金丹,寓意著修行者追求的無上境界;於佛門,號為圓覺,代表著圓滿的智慧。道本無名,隻是為了便於言說,勉強賦予其‘道’的稱謂。一旦試圖用言語描述、以概念定義,便已偏離其本真。道無形無象,既非物質的色相,也非虛空的無物,更不能以有無來界定。倘若執著於色空有無的表象,那就與道背道而馳了。”
太上老君撚須沉思,片刻後,再次發問:“老祖所言,讓我茅塞頓開。但道既然無形無象,渾然一氣,為何混沌魔神陰陽道人稱‘一陰一陽之謂道’?這兩者之間又該如何理解?”
鴻鈞老祖微微點頭,目光深邃,娓娓道來:“‘一陰一陽之謂道’,這是從道的運用層麵而言;而無形無象,則是針對道的本體而論。在太極尚未分化之時,道包容著陰陽二氣;太極分化之後,陰陽的相互作用衍生出道的外在表現。若沒有陰陽的相互轉化,道的力量便難以顯現。唯有陰陽在其中交替運行,道氣方能長存,曆經萬劫而不朽。在先天之時,它被稱作道;在後天世界,便表現為陰陽。道,是陰陽的根本所在;陰陽,則是道的外在彰顯。就如同太極分化出陰陽,陰陽又融合為太極,本質上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關係 。”
太上老君目光炯炯,追問道:“依老祖所說,太極分陰陽,這便有了兩個陰陽。可為何古人又提及‘兩重天地、四個陰陽’,這又該作何解釋?”
鴻鈞老祖拂塵輕揮,虛空中浮現出太極運轉、陰陽交替的景象,解釋道:“所謂兩重天地,指的是先天天地與後天天地。四個陰陽,即先天陰陽與後天陰陽。先天陰陽以氣的形態存在,後天陰陽則以物質形態呈現。先天陰陽,是太極中所蘊含的陰陽二氣;後天陰陽,是太極分化後產生的陰陽實體。金丹大道,注重汲取先天陰陽之氣,而非執著於後天陰陽的物質形態,通過在後天世界中返歸先天,所以稱之為先天大道。”
太上老君若有所思,進一步問道:“先天與後天陰陽各有界限,為何又說要在後天中返歸先天?這其中的奧秘,還望老祖明示。”
鴻鈞老祖目光如炬,穿透重重雲霧,說道:“先天狀態一旦被打破,後天陰陽便隨之產生。而後天陰陽在動靜變化之中,又會孕育出先天之氣。至人能夠在這後天世界中,采擷所生出的一點先天之氣,逆著陰陽變化的規律運轉,從而返本歸元,恢複太極的完整形態,這便是所謂的還丹之法。”
太上老君聽聞,心中豁然開朗,再次稽首行禮:“多謝老祖解惑,此番教誨,讓我對大道有了更深的領悟。”
喜歡洪荒:六翅金蟬從吞噬開始請大家收藏:()洪荒:六翅金蟬從吞噬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