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6章 製定規則,二武並立
字數:5201 加入書籤
不過,在此之前還有一件事。
山君再次抬頭,直接從自己身上拔下了一根毛發。
這時東麵有風吹來。
他心中默念:“若是天道允許,就讓這毛發吹向東麵。若是不許,就讓他吹向西麵。”
隨後,山君將手鬆開。
與此同時。
陳景安的天道之軀也視線挪到了山君身上。
這家夥又是一個不按常理出牌的。
本來,他已經給所有的果位都安排了劫數。
能平穩度過,那麽他們可以變得更強,而且還能保住手裏的東西。
若是過不去,就得承擔未知的風險。
山君當然也不例外。
沒想到,這家夥竟然把主意打到了自己身上。
“分割果位”
這個設定最初不在他的計劃裏。
也就是說,最開始的果位是無法再分的。
直到自己率先破例。
他人為創造出了一個果位,再將其分成了無數個化神果位。
這是天道權柄,自己有資格這麽做。
但同時,因為他開了先河,變相也解鎖了其他果位上的這種功能。
國師最先察覺到這點。
而山君靠著自身實力,以及一點運氣,也成為了這個先機的擁有者。
他選擇向自己請示。
陳景安則開始推演“果位分割”帶來的影響。
某種程度上。
他自己其實也在做類似“果位分割”的事情,借底下這群果位,培養自己的世界。
一旦這種權力下放,果位持有者就具備了更多幹預現世的動因。
這可以加快果位持有者的成長。
同時,還能固化他們與尋常破虛之間的藩籬。
這是一次大加強!
假如自己也是果位持有者,那他肯定是期待的。
可偏偏自己是天道。
他是最需要注重“平衡”的人。
果位得到了巨大的優勢,那他們也就得存在一定的短板。
否則果位者永遠都能高枕無憂,失去奮進的動力,自己作為天道的利益也會受損。
陳景安想了想,索性將“劫數”也一並下放。
但他仍然給這些最初果位機會。
他們若是選擇“果位分割”,那麽未來就要麵臨一波又一波“劫數”。
誰倒在了劫數前,這果位就會易主。
假如放棄“果位分割”,那麽眼下已經曆劫過的,在他們對自身果位下手前,不會再遭遇天道劫數。
這是陳景安對於“按部就班”者的補償。
他抬手將其化作了一道規則。
唯有主動獲取到“果位分割”信息的人,才有資格看見這道規則的顯化。
至於山君的請求。
陳景安選擇了允許。
無主果位,在保持總量不變的情況下,確實會分化成多個相互製衡的果位。
好處是,破虛修士融合這些獨立小果位的難度大幅降低。
但在他們動手之前,這些果位不會對其他修士的利益產生影響。
沒有後果,自然也無需付出代價。
……
山君看到了這根毛發本該順風向西,如今竟然逆風飄向了東麵。
毫無疑問,這是來自天道的回應。
他的臉上頓時掛滿了笑容。
要知道,這事情的意義並不是答案本身,而是天道願意對他做出回應。
這說明自己已經入了天道的眼!
當山君看到突然顯化在眼前的規則之後,陷入了沉思。
很明顯,天道是默許他對“無主果位”進行分割的。
真要是反對這點,那就不會玩文字遊戲了。
山君嚐試著揣摩天道的心思。
站在天道的立場上。
這果位的進一步分割,希望能給世界帶來整體的益處,查漏補缺。
山君同樣要脫離自身的果位立場。
從而尋找能彌合平衡的地方。
他很快就找到了方向。
那就是“果位”與“破虛”之間。
他們這群最初果位,本身其實也是武天最初的破虛。
這兩者剛開始的差距不大。
否則,江西佛門那位已故的雲鏡聖僧,也沒有膽子屢屢挑釁魔主。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
果位的進步速度明顯要快過破虛境的按部就班。
雙方的差距就拉開了。
以山君自己為例。
他估摸著,自己若是完全調動果位的優勢,並且就在他統治的山林之內。
即便上百個破虛同時來攻,自己也能將他們滅殺了
他已經站在果位修士的最高點了。
其實不具備參考性。
但是以海外那三位為基準,他們對付雙手之數的破虛應該還是沒問題的。
而這就是症結所在。
果位對於破虛修士而言,具備了太大的優勢。
破虛修士缺乏可以製衡的能力。
假如自己從這方麵下手,就有很大希望正中天道的心思。
唯一要考慮的是。
他是果位持有者,如今自己給自己找枷鎖,難免有些背叛自身階層的意思。
但山君很快就釋懷了。
以他的實力,不主動與其他果位爭利,就已經是最大的讓步了。
他用自己的讓步,換取一個能對天道示好的機會。
這合乎情理。
山君立刻根據自身經驗,以製衡果位為核心,完善起了自身的大業。
……
而另一邊。
丞相控製下的江東朝廷,已經掌控住他們的地盤。
隻是,關於丞相主動割讓江東領土這點。
朝廷內部還是有不少聲音的。
因為這是大武建立以來,江東第一次有土地流入外人之手。
但江北和江西的擴張部分,勉強壓下了這些聲音。
再加上,明帝本人又是全力支持丞相的。
大武內找不出第二個能形成核心的反對力量,這事情就不了了之了。
真正讓他們在意的,是國師和武帝在江北的舉動。
武帝打出了自己的名號,指責太子篡位,丞相謀國,並且在江北重建了一個大武。
他在江東境內仍有餘威,一聲號令之下,不少江東子民前往投效。
丞相倒是有心要趕盡殺絕。
可他又擔心天道降罰,隻能眼睜睜看著人離去。
於是,大陸上就有了兩個大武。
為了將其區分。
人們將武帝建立的大武稱作是“西武”,而坐擁江東故土的大武則被稱作是“東武”。
東武的南麵,由其割讓的領土建立了一個全新的勢力。
“武祖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