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章 工業產出越強,殖民地體係越虧本
字數:3564 加入書籤
兔子為什麽可以成為工業克蘇魯,農業克蘇魯?最重要一點就是,兔子擁有足夠的人口來完成經濟內循環。
這就是為什麽兔子麵臨的外部環境如此惡劣的情況下,卻不會像其他國家那樣輕易的出現經濟動蕩,因為兔子最根本的經濟政策其實是內循環。
而想要讓一個強大的國家完成經濟內循環,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擁有足夠的人口,因為你沒有足夠的人口,那麽工業產出越多,反而越容易麵臨經濟危機這個問題。
比如說,很多殖民地國家明明擁有強大的生產力,還擁有眾多的殖民地和殖民地的所轄人口,為什麽還會發生經濟危機呢?
並不是因為殖民國家無法從殖民地獲取利益,而是因為,他們從殖民地獲取的利益不足以完成他們內部的工業消化,從而達成經濟循環。
我們首先需要明白一個問題,殖民地對於殖民地國家最重要的用處是什麽?
是廉價的原材料產地,還是用來進行工業產品傾銷的地方。
這些用處都有,但是殖民地最大的用處,實際上就是廉價的原材料和人力供應地,至於說產品傾銷地,一個殖民地,想要成為一個工業國家的產品傾銷地,其難度絲毫不亞於,開局一個碗,結局登皇位。
眾所周知,殖民地一般來說都是貧困落後的存在,就比如說帶英的巴拉特,要不是帶英為了更好掠奪巴拉特的資源,帶英肯定不會在巴拉特修鐵路。
要知道,在s2賽季時期,巴拉特還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大饑荒,餓死了最少三百萬人。
一個連飯都吃不飽的殖民地,你指望他消化一個工業國家產出的大量工業產品,可能嗎?
畢竟帶英在巴拉特前腳拿走了巴拉特的礦產,糧食,讓巴拉特的人食不果腹,衣不蔽體,轉頭你就指望巴拉特從帶英手上買走多餘的汽車,電視和其他工業產品,這可能嗎?
連溫飽都無法解決的殖民地,如何成為工業產品的傾銷地呢?
如果一個殖民地擁有大量消化工業國家工業產能的能力,那麽這個殖民地還能算是一個殖民地嗎?
畢竟有能力買工業國家生產的產品的一個地區,其經濟實力必然不會差,不然的話憑什麽買得起汽車,電視這種高科技昂貴產品?
各個殖民地國家的殖民地之所以崩潰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隨著科技的進步,工業國家生產的商品價格越來越高,而對於落後的殖民地國家來說,這些價格高昂的工業商品在他們看來並不是必須的。
比如說,你作為一個工業國家,拳頭產品是汽車,可對於落後的殖民地國家來說,他們完全看不上汽車這種交通工具,反而是自行車這種交通工具,在殖民地更加受歡迎,用處也更大。
那麽,貧窮落後的殖民地花不起幾萬,幾十萬買一輛汽車,但他們可以花幾百買一輛自行車。
這時候,汽車作為工業國家的拳頭產品,在殖民地就麵臨賣不出去的尷尬問題。
轉頭生產自行車嘛,利潤太低,又不願意幹。
這時候,繼續維持龐大的殖民地,就需要麵臨一個問題,那就是收入和產出比不平衡了,簡單點來說就是,繼續搞殖民地這套曾經賺錢的策略,如今卻已經不再適用了,因為,已經開始虧錢了。
而隨著科技越來越進步,殖民地這套玩兒法卻是越來越虧本。
這才是殖民地體係迅速崩潰的一個重要原因。
安義現在麵臨的問題其實就是,工業產出地區人口太少,而擁有消化能力的光明之域卻過於落後,無力消化巨大的工業產出。
安全區在二戰時期生產的各種工藝品,售賣到光明之域時,價格上不算太高。
比如說自行車,三輪車,這些交通工具對於光明之域的人來說,他們咬咬牙,省幾個月錢,也可以買上一輛。
可隨著安全區科技的迅速進步,安全區生產的工業品已經從自行車,三輪車變成了汽車,電腦這些東西。
這些東西售價更加高昂,對於光明之域的普通平民來說,自行車和三輪車,他們節省幾個月,還可以買得起,可是汽車,電腦這種東西,它們就是節省幾年甚至幾十年,都不一定買得起。
更重要的是,光明之域的平民,就算買得起汽車和電腦又有什麽用呢?
自行車和三輪車是以人力為驅動,所以買了自行車之後,百公裏消耗兩個大餅,可問題是,汽車和電腦不一樣啊。
就拿汽車來說吧,就算沒有相應的道路係統,你想要讓一輛汽車正常運轉起來,也需要有一些其他配套設備,比如說加油站。
安義生產的汽車又不是帶有無限量油箱的,汽車總是需要加油的嗎?
光明之域有加油站嗎?有,但是非常少,少到什麽程度呢?幾十萬平方公裏才會有一座加油站。
如此稀疏的加油站密度,自然無法支撐起汽車的使用日常。
電腦這些設備更不要說,畢竟光明之域連電力都沒有,如何讓電器成為日常用品?
所以,安義控製區域的科技越高,內部的經濟內循環卻越來越差,麵臨的經濟問題也開始越來越大。
安義需要改變這種狀況,而控製了光明之域之後,他需要的不單單是光明之域的人口和土地,還需要讓其發展起來,以完成內部的經濟循環,從而保證後續發展。
所以接下來在整個光明之域,很多地方都需要進行工業建設。
礦場,冶煉廠,鐵路,公路等一係列各種工廠和基礎設備,都需要在光明之域建立開展起來。
而辦工廠則需要錢。
安義雖然有錢,但要承擔整個光明之域所有工業建設的消費,自然是不可能做到的,想要在光明之域內完成工業初步建設,就必然無法脫離光明之域本土勢力的協助。
而另外近半數土地擁有者,就是安義接下來工業建設的主要投資人。
安義接下來準備派人向這些土地擁有者進行遊說,讓他們將土地以一定價格售賣給政府,隨後將賣土地獲得的錢財投入到工業建設當中。
之後,這些投資者則以股份占有的方式,每年獲得分紅,從而獲得利潤。
ps這兩章的內容純屬個人見解。
喜歡馬克沁主義者的異世打怪生涯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馬克沁主義者的異世打怪生涯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