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十年——天將府!

字數:3390   加入書籤

A+A-


    洪武十三年的長安城,正值夏末秋初。
    城南的“醉仙樓”張燈結彩,絲竹聲聲。樓高五層,朱漆雕欄,簷角掛著銅鈴,隨風叮當作響。樓內賓客滿座,多是身著錦袍的文人雅士,也有腰佩長劍的遊俠兒。
    歌妓們穿著薄如蟬翼的紗衣,在廳中輕盈起舞,宛如仙子臨凡。
    李白是長安城有名的大才子,今晚身著一襲月白長衫,腰間鬆鬆地係著一條青玉帶,發髻微亂,卻更添幾分灑脫不羈。
    他斜倚在二樓靠窗的席位上,麵前案幾上擺著一壺新釀的劍南春,酒香四溢。他已有三分醉意,眼神卻愈發清亮,望著窗外長安城的萬家燈火,心中詩意湧動。
    “李才子,今日可有新作?”醉仙樓的花魁春桃手執團扇,輕移蓮步來到李白身旁,眼波流轉間盡是傾慕。
    從事她們這一行,聲名最為重要,而這聲名跟錢是緊密相連。若是眼前這位大才子作詩,並提及自己,那麽她下半輩子恐怕都不會愁了。
    李白轉頭看她,正是自己所喜歡的類型,嘴角揚起一抹笑意:“春桃姑娘來得正好,李某方才偶得幾句,正欲吟來與諸位共賞。”
    此言一出,周圍幾桌的賓客紛紛停下交談,目光齊聚於李白身上。
    長安城中誰人不知李白詩才橫溢,每每有新作問世,必能引動全城傳誦。若不是科舉不重詩詞,他怕早已經禦街胯馬了。
    李白起身,一手執酒壺,一手負於身後,在廳中踱步,似乎是要完善自己剛剛得到的那幾句詩。
    他仰頭飲下一口烈酒,突然得意地朗聲吟道:“長相思,在長安。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淒淒簟色寒。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歎。”
    樓內頓時安靜下來,隻餘絲竹聲輕輕伴奏。
    春桃眼中泛起淚光,手中團扇不覺停下。若說感情最深之處,並不是那個早已經記不清的故鄉,而是這長安街景。
    由於她從小落入人販子手中,而後便跟其他女子日日功課,唯有到了長安後,她在這裏找到家的味道。
    李白的聲音愈發低沉深情:“美人如花隔雲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淥水之波瀾。天長地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
    最後一個“難”字餘音嫋嫋,李白將壺中殘酒一飲而盡,眼中似有淚光閃動。這是因為他準備離開長安,表達著他對長安的這份不舍,這是人還沒有離開長安便已經開始牽腸掛肚。
    片刻寂靜後,滿堂爆發出雷鳴般的喝彩聲。
    “好一個《長相思》!李公子此詩,當浮一大白!”一位身著紫袍的中年文士拍案而起,激動得胡須顫抖。
    春桃輕拭眼角,柔聲道:“李才子此詩,令人肝腸寸斷,不知是為哪位佳人所作?”
    李白心知對方的用意,於是順水推舟道:“自然是為春桃所作!”
    “若卿不棄,今晚留宿桃院,春桃親自侍奉可好?”春桃知道對方送來了大禮,於是那雙桃花眼含情脈脈地道。
    “好!”李白看著春桃的身姿,頓時欣然肅敬。
    春桃上台,為眾賓客彈奏。
    李白喚小二取來新酒,豪飲數杯,臉上漸漸泛起紅暈。
    酒意上湧,李白忽然拔劍而起,劍光如水,在燭火映照下熠熠生輝:“今日興致正高,李某再賦一首!”他長劍指天,聲如洪鍾:“《俠客行》!”
    話音未落,劍隨身轉,李白在廳中舞起劍來。他的劍法不似武者那般淩厲,卻自有一番行雲流水的氣度,與他的詩才相得益彰。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李白一邊舞劍,一邊高聲吟誦,每個字都擲地有聲:“銀鞍照白馬,颯遝如流星。”
    劍光閃爍間,他身形飄逸,宛如謫仙。
    賓客們看得目瞪口呆,連樂師也忘記了奏樂。李白的聲音愈發激昂:“十步殺一人,千裏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好!”一聲喝彩從三樓雅座傳來,卻見一位身著玄色勁裝的男子憑欄而立。
    他約莫三十出頭,麵容剛毅,眉宇間透著一股不怒自威的氣勢。腰間佩劍看似樸素,劍鞘上卻隱隱有龍紋暗現。
    李白抬眼望去,與那男子四目相對,竟有種莫名的熟悉感。
    他微微頷首,繼續舞劍吟詩:“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劍勢漸緩,李白的聲音也轉為深沉:“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
    最後一句吟罷,李白收劍入鞘,向四周賓客拱手致意。
    滿堂再次爆發出喝彩聲,更有歌妓將手中鮮花拋向李白,一時間廳中花雨紛飛。
    “李白,字太白,生於蜀地,五年前出蜀仗劍遊曆天下,三年前來到京城,以《蜀道難》名動京師,後多佳作問世,故得才名。今年新科開考,他因飲酒誤事,聽聞是要返回蜀地了!”吏部尚書伯樂站在玄衣男子身側,頗為惋惜地道。
    李鋒深深地打量著那個擅於舞劍的大才子李白,發現他竟然還能繼續飲酒,於是淡淡地道:“既然是一個好苗子,那麽便將其收入天將府!”
    “喏!”吏部尚書伯樂的眼睛微亮,於是欣喜地拱手道。
    這個讓吏部尚書伯樂如此恭敬的玄衣男子不是別人,正是大唐總相李鋒,現在數千萬百姓最為敬重的國相。
    “總相大人,這裏還有魏征、房玄齡、狄仁傑三人,要不您再親自瞧瞧?”吏部尚書伯樂掏出一本冊子,於是熱情地道。
    李鋒知曉目前的大唐是人才輩出的時候,於是淡淡地擺手道:“這些人都招出天將府,若真是奇才便留下,現在留給咱們的時代已經不多了!”
    “喏,下臣定不辱使命!”吏部尚書伯樂的神情一正,於是鄭重地表態道。
    正是說話間,一直負責李鋒安危的金吾衛統領趙金木匆匆走過來匯報道:“總相大人,天界又來人了!”
    喜歡太子的位置給養子?朕不忍了請大家收藏:()太子的位置給養子?朕不忍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