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碭山之謀

字數:2875   加入書籤

A+A-


    “你是說,他們會在碭山那邊阻擊我們,那我們還這樣過去碭縣嗎?會不會有點冒險,一旦大哥走了,我們的兵力跟夏侯妙才、曹子文他們可差不了多少!”袁熙看著諸葛亮,不知道他在想什麽。
    “碭山縣還是可以去的,但是從碭山到蕭縣的路就得小心了。探子匯報說,從碭山前往蕭縣主要是三條路徑,一條是碭山南部,沿著睢水直接前往沛國相縣城的路線,也就是之前我們既定的路線;一條是從碭山北部繞道前往汳水南岸,沿著汳水直通蕭縣城,如果子龍將軍能快速清理掉汳水南岸的曹軍據點,我們走這條路最安穩;最後一條路線就是碭山中的一條小路,是最快能夠到達蕭縣城的路線,可以行軍,就是路線非常險峻!”諸葛亮說到第三條路線的時候有著明顯的停頓。
    “我建議你們就走第二條路線,我這邊應該能夠趕上你們的進度,我們正好在汳水沿岸匯合,剩的分兵被曹軍那邊抓住破綻。”袁熙還沒表態,趙雲突然插話道,似乎有點擔心什麽。
    “孔明,你好像話還沒說完,繼續啊!”袁熙看出了諸葛亮的猶豫,讓諸葛亮說出停頓的原因。
    “正常情況,走北線確實是正確的選擇,可是花的時間會更長,給了對方足夠的時間在蕭縣抵禦我們,搞不好又是一處乘氏城加陳留城,打完蕭縣城再打彭城,一定會極浪費我們的時間。這樣我們多路作戰,糧草可就成了大問題,要知道,大將軍你堅持進入八月絕不繼續作戰的,到時候我們卡在蕭縣城或者彭城可就不妙了!無論是沛國北部或者彭城國北部我們都還沒有占據,一旦拖得時間過長,對我們不利。”諸葛亮沒有說路線選擇,但是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孔明,你的意思是,我們走小道,然後在碭山接夏侯妙才和曹子文的埋伏,這聽起來很蠢啊!”袁熙十分意外,對諸葛亮的發言有點奇怪。
    “這倒不是,我的意思是讓子龍將軍先在汳水那隻拿一個據點,然後沿著汳水南岸快速進軍,直衝碭山東部。如果我們的部隊沒有離開碭山,夏侯妙才和曹子文的部隊肯定繼續蹲守在碭山裏準備伏擊,到時候我們再引蛇出洞,讓子龍將軍攔截他們的部隊,必然給那二人的部隊予以重創。”諸葛亮說出了一個很是冒險的計劃。
    “萬一我們弄巧成拙,讓夏侯妙才和曹子文反攻了,可怎麽辦?”袁熙提出了他的擔憂。
    “他們隻是伏擊,主力軍隊絕不在碭山內,隻要能伏擊到我們一定是一擊救走,應該不會有太多部隊,這也是我為什麽要引他們出來的原因。”諸葛亮直接告訴袁熙曹軍無法返攻的原因。
    “那冒著險去截擊一小股部隊,有什麽意義?”這下連趙雲都有點迷茫了。
    “子龍將軍,你的目標不是那一小股部隊,而是夏侯妙才和曹子文的人頭!”諸葛亮終於說出了自己的目的,就是用袁熙當誘餌,把夏侯妙才和曹子文留在碭山那。
    “如果他們倆都不在碭山裏呢?反正隻是伏擊,找兩個中層將領幹,也一樣。”袁熙繼續問道,不過聽起來很沒頭腦。
    因為趙雲都直接否定了袁熙的想法,說道:“這個,三弟倒是不用擔心,他們要伏擊的是你,一定會由夏侯妙才或者曹子文親自來的,萬一把你圍了,一兩個中層將領又留不住你,又沒有主將做決定,讓你跑了,可就虧大了。”
    “哦~~~啊!我去當這個引蛇出洞的?又來?”袁熙終於明白諸葛亮為什麽猶豫了,如果是讓趙雲去當誘餌,那麽諸葛亮早就說了,這會拐彎抹角的才把真實目的由趙雲的口傳達出來。
    “也可以上別人,那樣的話,子龍將軍的時間會很緊,而且很可能留不住那兩人,大將軍您親自去的效果會最好。”諸葛亮還是說出了自己的目的。
    袁熙眯著眼睛看著諸葛亮,想到:這怎麽劣勢的時候,我得自己親自來,到了優勢,還要親自來!你不是在害我吧?諸葛孔明?
    不過,袁熙肯定不能這麽說話,故作鎮靜地說道:“那,行吧!大軍就交給你了,孔明。我率領近衛營去追擊!”
    “不不不!大軍還得您親自率領,我們仍然沿著睢水繼續前進,千萬不要有任何變化,最好在碭山附近的時候,您再帶著近衛營冒進,而且虎賁鎧必須帶齊,這次,我特別為您準備了一些戰車,讓虎賁軍站在車上追擊即可。到時候,如果真的有埋伏,將戰車首尾相連,可當做臨時堡壘防禦,再加上虎賁鎧,隻要我大軍趕到,對方必退。這樣子龍將軍應該來得及堵住碭山以東的出口,隻要拿下夏侯妙才或者曹子文的人頭,徐州的曹軍必然大亂,這樣,我們拿下徐州定然事半功倍!”諸葛亮聽出了袁熙的不爽,趕緊說出自己的各項準備事宜。
    之後,按照安排,趙雲先一步出發帶領三萬騎兵部隊前往汳水南岸的下邑城,占領汳水邊上的據點。而袁熙和諸葛亮則是帶著大軍,沿著睢水繼續前進,而前麵探查的斥候營,不斷傳來曹軍的動向。
    正如諸葛亮的預測,碭山中確實有一股曹軍,隻不過對方藏得嚴密,探子沒辦法發現對方的位置,而且曹軍的主力確實已經離開了碭山,正在趕往蕭縣城的路上。
    袁熙和諸葛亮到達碭山縣城之後,專門休息了一晚,然後特意安排手下的探子在發現曹軍刻意留下的蹤跡後,大張旗鼓地跑到碭山縣城大街上告訴袁熙和諸葛亮。然後,袁熙裝作想要追擊到曹軍,不顧諸葛亮的勸阻,親自帶著近衛營的人趕往碭山腳下,見到了那個碭山小道。
    說是小道,其實路不窄,能通行大軍,而且這個路的初段沒有什麽可以伏擊的地方,兩邊的山丘都比較矮,完全暴露在路上行人的視野內,根本沒法伏擊。
    但是隨著袁熙刻意追擊的越來越深,兩邊出現了茂密的樹林,而且明顯有可以伏擊的陡峭山壁,本能讓袁熙停止了軍隊的趕路,變成慢慢行軍,一方麵防止隨時發生的伏擊,一方麵讓近衛營的眾人恢複體力。
    喜歡袁燕請大家收藏:()袁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