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慣性

字數:3452   加入書籤

A+A-


    第423章 慣性
    “離琉球最近的倭人勢力,是薩摩藩的島津氏,如今的家主是島津義久,他從十多年前參加了與薩摩國、大隅國的國人眾蒲生範清、祁答院良重等的岩劍城之戰,開啟了自己的軍事生涯。”
    “此後,島津氏越來越強,逐步統一了薩摩國。五年前,原本的家主島津貴久隱居,這島津義久便繼承家督之位。”
    “對了,島津義久的弟弟島津義弘,也是很厲害的。如今他們正在和日向國的伊東義佑軍爭霸,爭奪南九州的霸權。”
    說到這裏,倭國的情況,基本上都介紹了。那陳子向俞大猷一禮,然後向琉球國王一禮,就退下了。
    琉球國王到這時候,他才看向俞大猷,謹慎地提醒道:“將軍,如今倭國的兵,可都是懂得打仗的,攻打倭國,還是要慎重啊!”
    俞大猷卻明顯輕鬆了不少,聽到他的話,當即對他說道:“無妨,倭國如今內戰厲害,就算收到了消息,也不可能太快做出反應,可以給我們多一些準備時間。”
    琉球國王聽到俞大猷似乎有點不聽勸,便隻好再進一步名言道:“將軍,孤的意思是,天兵殺到倭國之後,他們肯定會聯合起來應對天兵吧,就如今天兵的兵力,怕是打不過倭國的聯軍吧?”
    說到這裏,他又馬上補充一句道:“他們能打仗的人,真得不少!”
    俞大猷一聽,當即笑了,說道:“不用擔心,朝廷既然要滅了倭國,永絕倭寇之患,自然不可能隻有我這點兵力的。”
    琉球國王一聽這話,頓時大喜,連忙確認道:“將軍的意思是,後續還有更多的天兵到達?”
    俞大猷笑而不語,他不可能把北路軍的事情,並且北路軍還是主力這事,告訴其他人。最為關鍵的是,他不認為琉球人有知道的必要。該說的時候,他自然會說,但絕不是眼下。
    從琉球國王這點得到了糧食,兵員的承諾,又意外得到了倭國的詳細消息,俞大猷很滿意,就不打擾琉球國王了。
    回到軍營之後,他根據新的情況開始做部署,同時加緊休整和訓練,等到約定時間一到,就開拔前去攻打倭國。
    ………………
    與此同時,在國內這邊,李文貴牽頭進行反腐之後,有關黃河修橋工地的事情,也立刻得到了執行。
    黃河修橋,其實在春秋戰國就已經有了。後來也有過,不過都是木橋,且不是永久的。
    這一次的黃河修橋,可是永久性的大橋,是要能通火車的,直接跨越黃河,不再讓黃河阻斷南北交通,對於大明王朝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朝廷這邊也是非常重視。對於這個事件,采取了作坊內部調查人員和朝廷特派監察禦史聯合辦公這種史無前例的方式來處置。
    嗚嗚的北風呼嘯,冰冷刺骨。
    作坊這邊的代表,是陳家挑選出來的人,名叫林羽。
    林羽身形挺拔,劍眉星目,眼神銳利而堅定,透著一股堅毅與果敢,行事向來雷厲風行且心思縝密。
    與此同時,在張居正的提議下,高拱同意,派出了以鐵麵無私著稱的監察禦史李正一同前往,務必徹查此事,給百姓一個交代,確保黃河工地的正常運轉。
    林羽和李正帶領著一隊精悍的隨從,先坐火車南下,然後再騎馬,頂著呼嘯的寒風,日夜兼程。
    一路上,狂風如刀割般刮在臉上,馬匹在寒風中艱難地前行,呼出的熱氣瞬間凝結成霜。
    不管是林羽,還是李正,都知道自己要做得事情有多重要。
    因此,眾人不顧疲憊,心中隻有一個信念,那就是盡快抵達工地,揭開真相。
    風塵仆仆之下,他們終於抵達了黃河修橋工地。
    工地之上,一片混亂與壓抑的景象。寒風中,工人們一個個神情萎靡,眼神中透露出恐懼與不滿。
    他們大多衣衫襤褸,補丁摞著補丁,在寒風中凍得瑟瑟發抖,手腳都長滿了凍瘡。
    原本熱火朝天的修橋工作,此刻幾乎陷入停滯。一些未完工的橋墩孤零零地立在黃河中,上麵的鋼筋裸露在外,像是在寒風中無助地顫抖。橋麵上堆滿了雜亂的建築材料,仿佛在無聲地訴說著這場悲劇帶來的混亂。
    林羽和李正剛一踏入工地,便感受到了那股沉重壓抑的氣氛。
    工人們遠遠地看著他們,眼神中既有期待,又有疑慮,還夾雜著一絲小心翼翼。
    “他們真的能為我們主持公道嗎?”一個白發蒼蒼的老工人,臉上刻滿了歲月的皺紋,用那布滿老繭的手搓了搓,低聲說道。
    旁邊一個年輕工人,他的好朋友就死了的,此時,緊握著拳頭,眼中閃爍著悲憤的淚花附和道:“唉,希望這次能有個說法,我們死的兄弟可不能就這麽不明不白啊!”
    林羽和李正沒有絲毫耽擱,立刻展開調查。
    得益於他們在來之前,李文貴那邊就把徐謂的那份證據給了他們,因此,他們手中就有一份至關重要的助力——《大明月報》提供的證據了。
    這份證據詳細記錄了工地貪腐導致工人死傷的種種細節,成為了揭開真相的關鍵。
    兩人一到工地,繞過最前麵的樣板房,直接來到了後方工人居住的簡陋工棚。工棚是用破舊的木板和茅草搭建而成,四處漏風。
    工棚內陰暗潮濕,彌漫著一股刺鼻的黴味和汗臭味。幾張破舊的木板拚湊成床鋪,上麵鋪著單薄的被褥。
    很明顯,樣板房和這後麵真實的居住環境,完全是天差地別。
    林羽看著這些困苦的工人,心中一陣酸楚,眼眶微微泛紅。他輕聲安慰道:“大家放心,我們一定會徹查此事,給大家一個交代。朝廷絕不會坐視你們的冤屈不管。”
    工人們聽了,眼中閃過一絲希望的光芒,原本黯淡的眼神中燃起了一絲火苗。
    紅紅火火的朝政革新,給各地帶來了新的變化,更好的希望。但是,有一些東西,不是一句話就能改變的。從嘉靖朝遺留下來的一些習慣,終歸也還是有慣性的。
    喜歡穿越明朝,從最窮國舅開始種田請大家收藏:()穿越明朝,從最窮國舅開始種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