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聯合抗明

字數:6977   加入書籤

A+A-


    第439章 聯合抗明
    隆慶六年二月底,本州島的天氣,依舊還是很冷。更冷的,是每個倭人的心頭。
    這段時間裏,有關九州明軍的消息,每天都有,並且越傳越離譜,也讓倭人越聽越害怕。在本州南部接近九州的沿海地帶,除了官方勢力之外,大部分倭人都已經逃入內陸了。
    當然了,雖然時間過去,更多的消息,被各地大名獲悉了。
    在安土城那巍峨的天守閣內,織田信長正全神貫注地審閱著堆積如山的文書。陽光透過紙窗,灑下斑駁的光影,卻未能驅散他心頭隱隱的陰霾。
    這時,明智光秀神色匆匆地踏入閣內,手中緊握著一份消息,單膝跪地,語氣凝重地說道:“主公,剛剛收到確切消息,關於明軍攻占九州島的詳情已查明。”
    織田信長聽到這話,猛地抬起頭,目光如鷹般銳利,示意明智光秀起身細說,言語間帶著急切:“快,快快報來!”
    明智光秀展開手中的紙,語調低沉地念道:“明軍此次征討倭國,乃是因之前我們對所謂的倭寇問題置若罔聞,拒不答複。因此,他們組建了約十萬兵力的遠征軍,分南北兩路進攻我們倭國。”
    “其中,明軍火器之犀利,令人聞風喪膽。其裝備的火炮,炮身鑄工精細,射程極遠。據目睹者稱,在攻打九州島的城堡時,明軍火炮齊發,瞬間火光衝天,巨響震得大地都為之顫抖。那城堡的堅固城牆,在火炮的轟擊下,竟如脆弱的紙糊一般,紛紛崩塌。”
    “而明軍手持的火槍,不僅裝填速度快,且精準度極高。在戰場上,敵人隻要一露頭,便會被火槍擊中,毫無還手之力。”
    “……”
    織田信長聽得眉頭緊鎖,眼中閃過一絲憂慮,喃喃自語道:“明軍真要有如此犀利的火器,那我軍與之相比,差距懸殊啊。”
    明智光秀的表情也很沉重,當即回答道:“或許有所誇張,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明軍的火器,肯定比我們厲害!”
    織田信長伸手撓了撓他眼角,不知道是真癢,還是頭疼所致的行為。
    隨後,就見他揮手,示意繼續。
    明智光秀見了,便繼續說道:“不僅如此,主公。明軍之中還有眾多蒙古騎兵,可能有一兩萬之多,其戰力同樣驚人。”
    “那些蒙古騎兵,人人騎術精湛,胯下駿馬更是神駿非凡,奔跑起來猶如疾風驟雨。他們衝鋒之時,勢如破竹,所到之處,普通軍卒根本無法阻擋,紛紛潰散。”
    “最為關鍵的是,蒙古騎兵擅長長途奔襲和機動作戰,常常出其不意地出現在敵人的側翼或後方,打得他們的敵人措手不及。”
    “……”
    織田信長麵色凝重地聽完了他的稟告,深知此次明軍來勢洶洶,絕非以往那些小股衝突可比。
    隨後,他立刻召集重臣,柴田勝家、丹羽長秀等紛紛聞訊趕來。
    會議一開始,織田信長便讓明智光秀把消息又說了一遍。
    然後,織田信長目光掃過眾人,神色嚴峻地說道:“諸位,如今你們也已知曉明軍攻占九州島的細節。此次明軍實力超乎想象,火器與蒙古騎兵更是讓我們難以招架。若我們不聯合應對,後果不堪設想。”
    柴田勝家握緊拳頭,大聲說道:“怕他作甚!我柴田勝家願率部迎敵,即便粉身碎骨,也要讓明軍知道我們的厲害!”
    他是織田信長打仗最勇猛的將領,因此,自然不怕什麽明軍不明軍的。
    織田信長聽得擺了擺手,表情嚴肅地說道:“不可輕敵。此事需從長計議。”
    其他人聽了,也都發言,最終決定,還是按照最先的決定,絕對不能獨自對抗明軍,而是要聯合。
    於是,織田信長便拍板決定道:“我們先派人聯絡其他大名,探探他們的口風。明智光秀,此事就交由你去辦,務必謹慎行事。”
    與此同時,在甲斐國那氣勢恢宏的躑躅崎館內,武田信玄正與山縣昌景等將領商議著軍事部署。
    這時,一名信使匆匆闖入,呈上一封密信。武田信玄展開信件,臉色瞬間變得陰沉如墨。
    “明軍的火器與騎兵竟如此厲害,這可如何是好?”武田信玄將信遞給山縣昌景,語氣沉重地說道。
    山縣昌景看完信後,眉頭緊皺,說道:“主公,明軍來勢洶洶,我們必須做好充分準備。但僅憑我們甲斐國的力量,恐難與明軍抗衡,聯合其他大名或許是唯一的出路。”
    不說其他,光是明軍的兵力,就遠超他們了。
    武田信玄微微點頭,目光堅定地說道:“立刻召集將領,商討對策。同時,派人密切關注織田信長的動向,我料他也已得知詳情,說不定正謀劃著什麽。另外,讓高阪昌信向其他大名去信,試探他們聯合抗明的意願。”
    …………
    在越後國那寧靜而堅固的春日山城內,上杉謙信正在城樓上極目遠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時候,直江兼續匆匆趕來,將一份情報呈上。
    上杉謙信看完後,微微皺眉,說道:“明軍此次行動,意在威懾整個倭國。我們越後國雖地處偏遠,但也難以獨善其身。傳令下去,加強邊境防禦,同時準備使者,讓柿崎景家與周邊大名溝通,看看能否聯合起來抵禦明軍。”
    而在廣島城那華麗的府邸內,剛繼任家主之位的毛利輝元,正與小早川隆景、吉川元春等家臣商討領地事務。一名家臣神色慌張地走進來,稟報道:“主公,剛剛收到消息,明軍攻占九州島的詳情已明晰,其火器與騎兵的厲害程度超乎想象。”
    毛利輝元臉色一變,說道:“快說來聽聽。”
    家臣詳細描述了明軍火器與騎兵的威力後,毛利輝元憂心忡忡地說道:“明軍占領九州島,下一個目標恐怕就是本州島。我們毛利氏領地廣闊,若明軍來襲,損失將不堪設想。大家有何良策?”
    小早川隆景沉思片刻後說道:“主公,如今之計,聯合其他大名共同抗明或許是唯一的出路。但各大名之間矛盾重重,聯合之事,困難重重。”
    毛利輝元微微點頭,說道:“無論如何困難,都要試一試。派安國寺惠瓊作為代表前往各藩,表明我們聯合抗明的意願,看看他們的反應。”
    今川氏真得知各大名欲聯合抗明的消息後,心中惶恐不安。
    他生性懦弱,麵對如此重大的抉擇,猶豫不決。
    家臣勸說道:“主公,若不參加聯合,恐遭其他大名怨恨,明軍打來,我們今川氏恐無立足之地。”
    今川氏真無奈之下,隻好派朝比奈泰朝作為代表前往京都,心中卻充滿了擔憂與恐懼。
    完全可以說,本州各地的大名都意識到同一個問題,那就是單憑他們自己的力量,肯定沒法和明軍抗衡,唯一的出路,如果不投降,就隻有聯合其他大名了。
    於是,一場合眾連橫的戲,便在本州上演了。
    織田信長率先修書給武田信玄,信中寫道:“武田信玄,明軍攻占九州島之詳情,想必你已得知。如今我倭國麵臨前所未有的危機,明國軍隊之火器犀利,騎兵剽悍,若各大名再不團結,必將被明軍各個擊破。我提議,於京都會麵,共商禦敵之策。望你能摒棄前嫌,為倭國之存亡,攜手共進。”
    武田信玄收到信後,則是冷笑一聲,對山縣昌景說道:“織田信長此舉,不知是真心為倭國,還是想借機壯大自己的勢力。但此刻明軍壓境,聯合或許是不得不為之事。你覺得我們該如何回複?”
    山縣昌景思索片刻,說道:“主公,我們可回複表示同意會麵,但需強調聯合抗明過程中,各方應保持平等,不可讓某一方獨大。”
    武田信玄感覺有理,微微點頭,便提筆回信:“織田信長,來信已閱。明軍之患,我亦深知。京都會麵,共商禦敵,我可前往。但聯合抗明,需各方平等,共擔風險,共享利益。否則,恐難長久。”
    上杉謙信收到織田信長邀請後,對直江兼續說道:“織田信長此舉,雖不知其真實意圖,但大敵當前,聯合抗明確為正途。我們應積極響應,為倭國百姓謀一條生路。準備車馬,我們即刻啟程前往京都。”
    毛利輝元收到其他大名的聯絡後,與小早川隆景商議。小早川隆景說道:“主公,此次京都之會,我們既要表明聯合抗明的決心,也要警惕其他大名借機打壓我們毛利氏。需選派精明能幹之人作為代表,為我們爭取最大利益。安國寺惠瓊此人足智多謀,善於周旋,定能不辱使命。”
    毛利輝元點頭稱是,叮囑安國寺惠瓊務必謹慎行事。
    就這麽的,各大名之間聯係之下最終的結果,便是在京都商議會盟之事。
    隆慶六年三月中,京都的一座府邸內,氣氛凝重而壓抑。
    織田信長端坐在主位之上,目光冷峻地掃視著在座的各大名及代表,就見武田信玄身著黑色戰甲,神色陰沉,散發著一股似乎不容侵犯的威嚴;而上杉謙信身著白色戰甲,英姿颯爽,眼神中透露出堅定與果敢;毛利輝元的代表安國寺惠瓊一臉謹慎,小心翼翼地觀察著眾人的神色;今川氏真的代表朝比奈泰朝則麵色蒼白,局促不安地坐在角落……
    看了一圈,他心知肚明,這些人中,不少人都是各懷心思,未必都是堅決抗明的。
    觀察完之後,織田信長率先打破沉默,聲音低沉而有力:“諸位,今日齊聚於此,想必都清楚明軍帶來的危機。其火器犀利,火炮可轟塌城牆,火槍能精準殺敵;騎兵更是勇猛,蒙古騎兵衝鋒陷陣,銳不可當。若我們再不聯合,本州島必將重蹈九州島覆轍。”
    武田信玄聽了,冷哼一聲,說道:“織田信長,聯合之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們各大名之間恩怨已久,如何能輕易放下成見,攜手抗敵?”
    上杉謙信當即轉頭看向他,提醒道:“武田信玄,此刻大敵當前,若我們還執著於過往恩怨,倭國必將滅亡。我們必須以大局為重,共同抵禦明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安國寺惠瓊這邊,看到他們要吵起來的意思,就微微躬身,插嘴說道:“二位所言皆是。但明軍實力強大,火器與蒙古騎兵甚是厲害,我們正麵抗衡,恐難取勝。不知諸位可有良策?”
    聽到這話,大廳內陷入沉默,眾人都在思索著,該是在想應對之策。
    過了一會之後,就見織田信長微微眯起眼睛,說道:“明軍雖強,但他們的後勤補給依賴漫長的海路運輸。若我們能集中戰船,切斷其補給線,明軍必將陷入困境。而且,我們倭國四麵環海,海戰一直是我們的優勢所在。”
    明智光秀見他主公說出了事先商議好的對策,便立刻站出來捧場,補充道:“主公所言極是。我們可在明軍補給船的必經之路上設伏,待其進入包圍圈,便發動攻擊。但行動之前,必須詳細了解明軍的運輸路線和護航兵力,製定周密的計劃。”
    武田信玄聽得有道理,微微點頭,說道:“海戰確實是我們可以利用的優勢。但集中戰船並非易事,各藩都視戰船為保衛領地的重要力量,誰願意輕易拿出?”
    上杉謙信看了看眾人,說道:“此事關乎倭國存亡,若此時還各自為戰,我們都將死無葬身之地。我越後國願率先貢獻戰船,以表誠意。”
    安國寺惠瓊見狀,也說道:“毛利氏也願提供戰船,共抗明軍。”
    幾個人都表態了,其他人便也隻能跟著表態。
    織田信長見此,滿意地點點頭,說道:“好!既然如此,大家就不要再猶豫了。但僅僅集中戰船還不夠,我們還需商討具體的海戰策略,以及聯合抗明過程中的指揮權、利益分配等問題。”
    柴田勝家大聲說道:“指揮權自然應由實力最強的一方掌控,這樣才能保證行動統一,高效抗敵!”
    小早川隆景卻搖頭說道:“柴田勝家,此事不可如此簡單決定。若指揮權過於集中,恐引起其他大名不滿,不利於聯合。應設立一個共同商議的指揮機製,重大決策需各方共同參與。”
    眾人圍繞著指揮權、利益分配等問題展開了激烈的爭論,各執一詞,互不相讓。
    也有例外,比如朝比奈泰朝麵露懼色,囁嚅著說道:“諸位,明軍如此強大,我們真的有勝算嗎?萬一聯合抗明失敗,我們……”
    武田信玄不耐煩地打斷他,說道:“若此時還瞻前顧後,畏縮不前,不用等明軍打來,我們自己就先亂了陣腳!”
    織田信長則是拍拍桌子,目光嚴厲地掃視眾人,說道:“大敵當前,我們必須盡快達成共識。若繼續爭吵下去,隻會貽誤戰機。”
    最終,經過一番艱難的討價還價,各大名終於在諸多問題上達成了初步共識:聯合抗明,集中戰船切斷明軍後勤補給線,設立共同商議的指揮機製,利益分配根據各藩貢獻大小而定。
    喜歡穿越明朝,從最窮國舅開始種田請大家收藏:()穿越明朝,從最窮國舅開始種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