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又見造反

字數:4977   加入書籤

A+A-


    自從西晉覆滅、南北對峙局麵形成後,北魏和南朝,總會出現非常相似的領導人。
    東晉末年權臣及南朝劉宋國創始人劉裕,對應著魏國皇帝拓跋珪。
    他們的個人特點有許多相似之處。
    南朝宋文帝劉義隆,對應北魏太武帝拓跋燾。
    二人年齡相仿,在位時間幾乎同時。
    前者文治水準一流,後者武力統一北方,功業少有人及。
    而神奇的是,二人都是被弑殺的。
    隻不過劉義隆是被自己的太子弑殺,拓跋燾是被身邊太監弑殺。
    南朝孝武帝劉駿,對應北魏文成帝拓跋濬。二人在位時間差不多,前後相隔一年去世。
    現在,北魏皇帝元宏,和南齊皇帝蕭鸞,相隔幾個月前後去世。
    他們二人的繼承者都是17歲:北魏太子元恪;南齊太子蕭寶卷。
    不久前去世的南齊皇帝蕭鸞,給太子蕭寶卷指定的輔政大臣也是六人。數目與北魏一樣多。
    南齊的六位輔政大臣是:
    始安王、揚州刺史蕭遙光。他是蕭鸞侄子,皇帝蕭寶卷的堂兄。
    中書監徐孝嗣,中書省一把手。
    尚書右仆射江祏,蕭鸞表弟,尚書省一把手。
    侍中江祀,江祏之弟,門下省一把手。
    衛尉劉喧,皇帝蕭寶卷的舅舅,皇宮門衛禁軍統領。
    右將軍蕭坦之,台城皇城)禁衛軍統領。
    這六位輔政大臣被時人稱為“六貴”。
    同時期,南齊掌握兵權的主要人物還有:
    江州刺史陳顯達、豫州刺史裴叔業、益州刺史蕭懿、雍州刺史蕭衍、荊州刺史蕭寶融、護軍將軍崔慧景。
    蕭寶卷當上皇帝後,最信任的得力幹將是侍衛茹法珍、太監梅蟲兒這兩名黃門侍郎。
    茹法珍、梅蟲兒以皇帝為倚仗,橫行於建康城,幹了許多缺德事。
    比如欺行霸市、搶奪財物。
    又如玷汙人婦、強搶民女。
    六位輔政大臣先後諫言、規勸皇帝,分別都受到皇帝侮辱。
    六人同時起了廢帝再立的心思。
    廢掉蕭寶卷,對這點,大家的想法一致。
    可是立誰做新皇帝,六人分成了三派,無法達成統一。
    江祏、江祀、蕭遙光三人談妥:支持蕭遙光上位。
    另外三人有不同意見。
    六人的爭吵走漏了風聲。
    蕭寶卷得知消息,利用六人之間的矛盾,指示劉喧的禁軍殺死江祏、江祀這兩位親舅舅。
    然後幹掉堂兄蕭遙光。
    最後,蕭寶卷讓茹法珍、梅蟲兒統帥皇宮門衛禁軍,設計殺掉劉喧、蕭坦之、曹虎、徐孝嗣、沈文季、沈昭略等重臣。
    “六貴”輔政大臣集體團滅。蕭寶卷完全掌控了皇宮禁衛軍這支重要力量。
    接下來,蕭寶卷的目光盯上了幾位先帝舊臣,並放出風聲,希望他們交出地方軍隊掌控權。
    江州刺史陳顯達首先起事,號召天下義士一起誅昏君、立賢能,扶持建安王蕭寶寅上位。
    蕭寶卷任命崔慧景為平南將軍,統帥幾路大軍,討伐陳顯達。
    陳顯達不久被殺。
    豫州刺史裴叔業曾接到軍令:率軍配合崔慧景攻打陳顯達。
    裴叔業派出一隊兵馬,慢慢行軍,趕到時戰事已結束。
    這引起蕭寶卷十分不滿。
    裴叔業得知皇帝打算對自己動手,於是率全部人馬連同壽陽城,向魏國投降。
    壽陽城是南齊重要軍事據點,魏國非常重視,先命就近的奚康生、楊大眼兩員大將接管壽陽城,然後派驃騎大將軍、彭城王元勰和車騎將軍王肅,率10萬大軍前來接收豫州。
    蕭寶卷調蕭懿任豫州刺史,領三萬陸軍,崔慧景領四萬水軍,討伐裴叔業、爭奪壽陽。
    崔慧景早有反意。此時兵符在手,他動員族人崔恭祖以及舊時同僚,起兵誅討昏君、聲稱另立新皇蕭寶玄。
    叛軍一路抵達京口,與蕭寶玄合兵,攻打建康城。
    蕭寶卷調令蕭懿放棄攻打壽陽,先救建康。
    蕭懿大軍抵達建康城,崔恭祖脫離叛軍,向蕭懿投降。
    二人合攻崔慧景、蕭寶玄。
    崔慧景、蕭寶玄被殺。
    蕭懿立下大功,被擢升尚書令。
    其弟蕭衍得知這事,立即修書一封,急送到兄長手上。
    蕭衍在信裏建議兄長:要麽趁手中大軍控製了建康城,像霍光那樣,死死拿捏住皇帝;要麽立即回益州刺史任上。千萬不要放棄軍權,入朝為官。
    蕭懿沒有接受弟弟建議。他銷毀來信,興致勃勃到尚書省赴任,打算輔助皇帝幹一番大事。
    茹法珍向蕭寶卷進言:蕭懿入朝掌握大權,其弟蕭衍在外掌握重兵。二人今後一定是朝廷大患。
    蕭寶卷聽從勸告,找個借口,給蕭懿送去一杯毒酒,了結了後者性命。
    蕭衍在襄陽聽說了兄長死訊,大怒之下,立即宣布起兵討伐昏君,擁立荊州刺史蕭寶融為帝。
    上庸太守韋睿,第一時間率2000部曲投靠蕭衍。
    蕭寶卷命令輔國將軍兼巴蜀郡太守劉山陽、荊州行州府事軍政實際掌控者)蕭穎胄,聯合北上,討伐雍州刺史蕭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經過多方考量、博弈,蕭穎胄最後斬殺了劉山陽。
    蕭穎胄以荊州刺史、南康王蕭寶融名義,任命蕭衍為使持節、都督前鋒諸軍事,準備一起攻打建康。
    公元501年正月,蕭衍正式領軍從襄陽出發,與荊州大軍會合後,拿下了郢州武昌附近)。
    三月,13歲的南康王蕭寶融在江陵稱帝,任命蕭穎胄為尚書令,蕭衍為左仆射。
    南齊於是有了兩個皇帝。
    蕭衍與蕭穎胄分工:蕭穎胄率一部分軍隊就地抵禦各路撲來的征虜軍;蕭衍集中精銳兵力,向下遊江州方向進發,直指建康城。
    江州刺史陳伯之經過權衡,最後投降。
    蕭衍大軍士氣更加高昂,所到之處,朝廷派來的軍隊盡皆潰敗。
    6月,蕭衍大軍與蕭寶卷的最後10萬征虜軍,在建康南麵秦淮河上朱雀橋一帶決戰。
    蕭寶卷親自登上朱雀橋督戰。
    經過激烈戰鬥,蕭衍軍占上風,打得朝廷軍一路退至台城皇城)南門宣陽門。
    皇帝蕭寶卷退入台城,憑借堅固城牆堡壘,以剩下的7萬兵力殊死抵抗。
    關鍵時刻,茹法珍、梅蟲兒等人在台城內清除意誌不堅定者。
    他們的行為招致領軍老將們氣憤。
    王珍國等將領暗中派人與蕭衍聯係,請降。
    蕭衍大軍在城內守將接應下,進入台城,展開近身搏殺。
    最後,蕭衍大軍獲勝。
    參軍張齊將蕭寶卷誅殺。
    蕭衍造反取得成功。
    消息傳到江陵,朝廷軍四散潰退。
    但坐鎮江陵的功臣蕭穎胄卻忽然病死了。
    建康城內,對弑君套路非常熟練的皇宮裏,有人以太後名義發布詔書,曆數皇帝蕭寶卷罪行,將其廢為東昏侯。蕭衍升任中書監、大司馬、錄尚書事、驃騎大將軍、揚州刺史,封建安郡公。
    總之,蕭衍與當初東晉末年太尉劉裕一樣,就等著走完那套大夥耳熟能詳的流程,攀上頂峰。
    喜歡幸好遇見神請大家收藏:()幸好遇見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