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分身劫

字數:4908   加入書籤

A+A-


    隔天,清晨。
    陳慶之還在睡覺,忽然被嘈雜聲、喊叫聲驚醒。
    緊接著,房門被敲得砰砰作響。
    這是很罕見的事。
    陳慶之睜開眼,思緒急轉:這裏是彭城,邊境、前線。自己是持節將軍……
    如此敲門,一定是大事。
    他跳下床,光著腳丫跑過去打開門。
    兩名衛士和將軍府長史洪承宜站在門口。
    “什麽事?”陳慶之盡量平靜問。
    “將軍,事情不大妙。”洪承宜道:“魏軍大軍圍在城下,高喊開門投降。他們說……刺史大人在他們那邊!”
    “刺史大人?豫章王?”陳慶之沒反應過來,又問:“在他們那邊,這是什麽意思?”
    洪承宜道:“請將軍到城頭去看吧!”
    “蕭訥司馬呢?”陳慶之意識到什麽,再次追問。
    “在城牆上頭。”洪承宜答。
    聽到這句話,陳慶之鬆了口氣。
    他匆忙穿衣、著鞋、戴帽……臉也不洗了,與洪承宜、一幫衛隊甲士朝城牆上跑去。
    征虜將軍孫至肯、自己的建威將軍府司馬張永傑、刺史部司馬蕭訥、幾個校尉站在城頭垛子後麵,望著遠方。
    部分弓弩手、長兵器甲士、滾石兵等各就各位,在城牆上嚴陣以待。
    征虜將軍孫至肯隸屬彭城刺史部,本應是蕭綜手下。
    但他知道陳慶之是持節將軍,這段時間一直聽命於對方。
    而且,此刻刺史大人似乎……
    孫至肯見陳慶之上來了,立即迎向前道:“陳將軍,豫章王在對麵魏軍中。”
    說話時,他手指著城牆外遠處一個方位。
    那裏是一片開闊地,距離城牆外壕溝較遠。
    那邊密密麻麻排列著魏軍持盾步兵、騎兵、弓弩兵。
    陳慶之無法看清對麵那些人的具體麵孔。
    關鍵是,陳慶之腦子還沒轉過彎來。
    剛抵達彭城的豫章王、鎮北將軍、徐州刺史蕭綜大人,在魏軍軍陣中?
    這是幾個意思?
    陳慶之甩甩腦殼,問:“豫章王在對麵魏軍陣營中?到底怎麽回事?”
    孫至肯答:“剛才對麵軍士齊聲高喊,說豫章王投降魏軍了。另外,魏軍盾牌隊形散開過,露出一個人,喊了幾句話,好像正是豫章王。”
    陳慶之心裏“咯噔”一下,暗暗心驚。
    他側身看向蕭訥,招了招手。
    蕭訥走近二人,道:“屬下見過兩位將軍。”
    他前天與高級將領們都見過麵,算是認識了,但還不太熟悉。
    他隻認識陳慶之,所以含含糊糊打招呼。
    陳慶之反客為主,為他們介紹:“孫將軍,這位豫章王府司馬蕭訥,你前天見過了。他是隨刺史大人乘船一道來彭城的。”
    隨即,陳慶之側頭對蕭訥道:“孫將軍的身份是徐州刺史部征虜將軍,有權調動徐州七郡所有兵馬。蕭司馬,你分析分析,豫章王現在情況是……”
    蕭訥對二人拱拱手,輕輕搖頭說道:“屬下也是上月才到豫章王府報到,對王爺並不了解。”
    說完這句,他閉嘴不再出聲。
    陳慶之知道蕭訥秉性:不關心身邊事和人,更不愛說話。
    於是,陳慶之取出皇帝給他的符節,高高舉起,對孫至肯、張永傑、蕭訥道:“三位,傳令下去:彭城全城戒備。在刺史大人事情沒弄清楚前,所有人按本將軍指令行事。違者,立斬!”
    三人同時挺胸,高聲應道:“屬下遵令!”
    ……
    當天下午,魏軍對彭城發起猛烈進攻。
    彭城裏有兩萬五千梁國軍隊,對付魏軍五萬大軍攻城,本來是問題不大的。
    但第一天,彭城裏有幾處發生市民暴動。
    官軍分兵前去鎮壓,一交手,就知道對方不是尋常百姓。
    官兵死傷慘重。
    當天夜裏,豫章王府司馬蕭訥在城頭當值,忽然被強弩矢射中,當場殞命。
    第二天,城內叛軍與城外魏軍裏外配合,猛攻彭城南門。
    張永傑戰死,南門城破,魏軍殺進城裏。
    彭城城防攻守戰變成了城內混戰。
    當初,元法僧叛魏投梁時,曾強行抽征城內青壯男女,隨他遷移去建康。城內百姓怨聲載道,對其恨之入骨。
    彭城已被魏國占領60年,百姓對魏國更有歸屬感。
    現在,百姓們將對叛徒元法僧的仇恨發泄在梁軍身上,他們配合魏軍展開巷戰。
    梁軍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
    孫至肯將軍戰死後,陳慶之見大勢已去,不得不棄城。
    他是一介文弱書生,揮不動刀、拉不開弓,幸好騎馬還行。
    在親衛死士掩護下,軍隊付出極大代價後,陳慶之率少量軍士突圍出城,逃往南方。
    校尉祖暅統領的5000禁衛軍,和芮文寵率領的200王府府兵,在蕭訥殞命後,由王府長史江革指揮,見到魏軍攻進城,全部放下武器投降。死傷不多。
    收到彭城陷落消息的徐州七郡二十四縣,也紛紛爆發起義,再次反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從元法僧獻徐州到陳慶之潰逃,前後半年時間,徐州重回北魏版圖。
    陳慶之曆經磨難回到建康城,麵見皇帝,接受處罰。
    皇帝蕭衍下旨隻保留他的侍中身份,免除其餘所有職務。
    侍中身份還在,他可以隨時進宮陪皇帝下棋。
    此時的蕭衍,也已經弄清楚徐州城事變的前因後果。
    他下令毒死吳淑媛,將蕭綜從宗室除名,將蕭綜長子“蕭直”賜姓名“悖直”。
    過了10天,皇帝又改變主意,還是恢複了蕭直姓名,並封他為永新侯。
    ……
    蕭綜當時見到魏軍大都督元延明後,對後者詳細講了自己的身世和計劃。
    元延明立即派人護送他去洛陽。
    胡太後領導的魏國朝廷,正被國內叛亂和南梁北伐搞得焦頭爛額。
    梁國皇子蕭綜來投,等於是一副興奮劑,為魏國朝堂帶來活力。大大壓低了朝野不滿情緒。
    蕭綜拜見胡太後和皇帝元詡後,回到朝廷安排的驛館,為生父蕭寶卷高調發喪,設置靈堂,宣布服喪三年。
    胡太後和皇帝元詡親自前往拜祭。
    其他貴族高官紛紛跟進。
    元詡下詔,封蕭綜為丹陽王。
    其叔父、齊王蕭寶夤正在隴右平叛,抽不開身。
    他派心腹代表到洛陽祭奠二哥蕭寶卷,並給侄兒送來大量錢財。
    蕭西風從頭至尾見證了彭城戰役過程。
    蕭訥被勁弩射中,他當然可以阻止。
    隻不過,他當年設定的分神附身時間就是40年。
    也就是說,蕭訥即便不被弩矢射中,也會因為失去分神魂魄而死。
    這是死劫。無可避免。
    蕭西風收走分神,離開彭城回洛陽。
    蕭訥的屍體被校尉祖暅收起來,等待後續安置。
    喜歡幸好遇見神請大家收藏:()幸好遇見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