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鬥智鬥勇

字數:7494   加入書籤

A+A-


    大青山的三位守將相互看了看,還是之前答話的將軍回道“敢問這位大人,你是何人?”
    趙無極傲慢的答道“本官襄陽知府趙無極是也”。
    “襄陽知府?既然你是襄陽知府就該自省,襄陽王可是從你眼皮子底下逃出來的。你有何臉麵來質問本將?”
    “你!本官上任前那襄陽王就已出逃了,與本府何幹?”
    “那通緝令下達之前襄陽王就已離開了大青山,又與本將何幹?”
    “你你你,你真是強詞奪理……”
    兩人就在大青山下爭吵了起來,你來我往一時之間竟難分勝負,隻看得雙方兵馬目瞪口呆,對二人的口才佩服不已。
    待二人吵的口幹舌燥之時方大同才插話道“二位再繼續吵下去也難分伯仲,不如暫停一下我們去找襄陽王如何?”
    爭吵不休的二人一聽此話,都覺得有些尷尬,便各自冷哼一聲不再言語。
    方大同便繼續道“金兄,那襄陽王離開大青山多久了?可知其去向?”
    跟趙無極吵架的正是金姓守將,他略一思索道“已然走了三天,是向西南方向去的,具體地點不知。”
    “你怎能不問明去向就放了襄陽王?就算你懼怕襄陽王的淫威,事後又為何不派人跟蹤監視?”趙無極又開始指責金守將。
    金守將也不是好惹的,怒目圓睜大聲喝道“放你的狗屁,那時候軍令尚未下達,一個王爺豈是我等能夠置喙的?”
    眼看二人還要繼續大吵,方大同揉著眉心道“既然襄陽王不在大青山了,本總兵就打道回府了,恕不奉陪!”
    說完撥馬轉身就走,爭吵的二人一時愣在當場,還是金姓守將先反應過來,一揮手收兵回山。
    隻剩下趙無極一行人留在原地,好不尷尬!
    張順此時才出聲道“趙大人,何去何從你倒是拿個主意啊?別在這傻站著了。”
    趙無極一陣無力,這些驕兵悍將真是粗鄙不堪,一言不合就撤兵,沒一點勇氣擔當。
    他幹咳一聲道“翻過大青山向西南方向去追,不拿下襄陽王,誓不罷休!”
    說完就要催馬向前,猶豫了一下就對身後的孫立道“頭前帶路”!
    張順翻了翻眼皮,鼻子裏哼了一聲,沒再言語。
    當眾人越過大青山向前趕了二十裏路後遇到了難題,前方出現三條岔路,不知該走哪一條?
    趙無極便問孫立“孫縣尉,為何停滯不前?”
    “回府尊,下官不知該走哪條路啊!”孫立無奈回道。
    “哼!身為地方官卻不知地方路,你這官當的不稱職啊孫縣尉。”趙無極陰陽怪氣的說道。
    他是來追查襄陽王的不假,但順便拔除王凡的羽翼也是家族的意思,所以他要抓住一切機會。
    孫立不卑不亢的答道“大人,下官是襄陽縣的縣尉,對幾百裏之外的地方不熟好像不算不稱職吧?”
    這時就算一直旁觀的張順也看不下去了,他出言道“不要扯一些不相幹的事,還是說說該走哪條路吧”。
    趙無極硬生生收回想要破口而出的喝罵,幹笑一聲道“孫立,你說說吧!”
    孫立看了看張順,又看了看趙無極道“我們無法判斷襄陽王走的是哪一條路,於今之計隻能三路追擊。
    我們隻有五百府兵,若是兵分三路肯定顧此失彼。不若知府大人先去大青山求援兵如何?”
    趙無極冷哼一聲道“你倒是指派起我來了,這來回奔波的事不該你這個下屬該幹的嗎?”
    孫立苦笑著回道“大人,我一個八品縣尉誰會拿我當回事?我去了也隻會耽誤時間而已。”
    趙無極心中得意,你知道人微言輕就好,“你先去,不成我再去。”
    張順在一旁聽不下去了,看著趙無極道“趙大人,時間緊迫耽誤不得啊!還是您去一趟的好!”
    趙無極聽罷心中暗惱,你個沒卵的東西,跟著我領功勞就是了,怎麽總是插嘴壞事。
    心中雖惱怒,嘴上卻道“如此也好,本府就親自前往,一定帶兵回來。”
    這張順帶著宏光皇帝的聖旨,隻等抓住襄陽王後宣旨,其他事他是不會插手的,隻做壁上觀。
    但他也有監督之責,那就是趙無極不專心捉拿襄陽王的時候,或者影響捉拿襄陽王的時候便出言警示。
    就像上次趙無極聽到風聲就要派兵搜查伯爵府,這事張順覺得不妥,搞不好會讓滿朝勳貴人人自危。
    他就主動提出由自己去查看伯爵府,他是太監不會對女眷形成影響,若是那些大兵進去搜查女眷怕是會出問題。
    他可是聽說過先帝很重視王凡,幾年內三次封爵,皇朝內獨一無二呀!而先帝是當今陛下的哥哥,那王凡也該是陛下的忠臣。
    他還知道王凡與三家盟的衝突,他雖不想介入其中,可也不能允許因此耽誤了陛下的差事。
    他可是第一次為陛下辦差,成敗關係到以後的榮辱。
    當趙無極想扯皮的時候,他不得不站出來把事情拉回正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看著趙無極帶著二百府兵離去的背影,張順搖了搖頭,這個趙無極誌大才疏貪生怕死,非國朝良臣啊!
    再說趙無極返回濟州後直接找到總兵方大同,提出借兵事宜。
    方大同卻道“跨府出兵需兵部調令,否則將承受軍法懲處。在下愛莫能助啊!”
    趙無極一聽心中不悅,“本府奉旨辦差,隻是借調一些兵馬,又不是借調你方大人,你看是不是通融一二。”
    方大同像看傻子一樣看著趙無極,“借調本鎮兵馬跟借調本人有何不同?趙大人你莫非當我是傻子不成?”
    趙無極一見話不投機也不多留,一甩袖子轉身就走。
    方大同一聲冷笑,真當你們三家盟隻手遮天不成,若是明白事理也不是不能通融,頤指氣使耍給誰看?
    離去的趙無極沒有再去大青山,剛跟人家吵完架就去相求肯定是自取其辱,本以為方大同好說話,沒想到也是個刺頭。
    如今之計隻有返回襄陽再想辦法,那裏才是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於是離開襄陽近一個月的趙無極回來了,一到府衙便立刻召開會議,研究調兵事宜。
    襄陽府是剛由縣晉升的府,下轄暫時隻有一個縣,那就是原來的襄陽縣。
    也就是說地方還是那麽大,隻是多了一個衙門,襄陽知府衙門!
    由於新衙門還沒有建成,兩套班子暫時還在一個衙門裏辦公,這一開會人員到場的速度還真快。
    趙無極把增兵的事一說,下麵的人議論紛紛,縣丞開口說道“府尊大人,襄陽隻剩下二百城衛軍,再多就是衙役捕快了”
    趙無極也知道襄陽府狹小,但再小也是一個府啊!於是他便道“招募一千青壯,十日後出兵。”
    通判問道“不知府尊以何名義招募青壯?”
    “押運糧草的輔兵”趙無極回答完通判還看了看其他屬官,心中很是不悅。
    不知是什麽原因,襄陽府建立以來不但官衙沒有建好,連屬官也沒有配齊。是沒人願來呢?還是覺得下轄太小無所謂?
    當天,一紙告示貼滿襄陽,襄陽府招募一千輔兵負責押運糧草,目標濟州府。
    還別說,老百姓的應募熱情很高,襄陽城就招募了五百多人,下轄鄉鎮也在統計當中。
    聽到這個消息趙無極心情舒暢,又想起了王凡,覺得不能讓這個伯爵享清閑,於是派人前去伯爵府招王凡來見。
    王凡得到消息後嗤之以鼻,直接讓衙役轉告趙無極,伯爵沒空!
    趙無極聽完衙役匯報,氣的暴跳如雷,開口大罵王凡食君祿不思報君恩,他是時刻不忘抹黑王凡。
    他也有自己的套路,他認為抹著抹著就黑了,滴水石穿就是這個道理,反正我嘴大,說著說著就有人信了。
    通判在一旁咳了一聲道“大人,伯爵乃是超品,我們無權調動指使。沒有真憑實據更不可妄加評論!”
    趙無極翻了個白眼,這裏我最大,誰讓你多言。於是道“通判大人是不是話也太多了?”
    通判一聽立刻起身道“既然府尊覺得本官多餘,那本官現在起就休息在家,不在上衙”說罷轉身就走。
    趙無極先是愣了一下,隨後嗤笑道“還有誰不服本官,一並休息了吧。”
    下麵的官員你看我我看你,隨即低頭不語。
    趙無極一看官員們全都認慫了,立刻哈哈大笑起來,衙門裏傳遍了他暢快的笑聲。
    太監張順不在身邊,終於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傳令全城富戶鄉紳,每家派三十名護衛隨本府追擊襄陽王。”
    衙役領命而去,襄陽城霎時間亂作一團。
    雖然是個縣城,但富戶豪紳也不下百家,但富戶與富戶也是有差距的,像王凡這樣的出三十人毫無問題,小戶呢?
    不少人開始串聯,“天高三尺”的梗變成了有鼻子有眼兒的“事實”。不用王凡推波助瀾,滿城皆知。
    趙無極當然聽到了這種傳言,他隻是冷冷一笑,既然你們說我刮地皮,那我就刮給你們看。
    於是又下了一道命令,讓襄陽的富紳每家捐獻千兩白銀,協助朝廷捉拿襄陽王,拒捐者以襄陽王同流審查。
    此令一出徹底落實了刮地知府的名頭,開始有人給京裏的同窗好友寫信,也有人在城裏散播招募青壯打仗的傳言。
    城裏的人家開始有人反悔,報名的開始稱病不出,也有人逃去鄉下。
    趙無極開始派衙役登門逼迫,有的人家不願得罪知府便妥協了,也有強硬的。
    有的富戶湊不齊三十人的護衛隻好花錢雇傭,一時間襄陽“丁”貴!
    這日衙役捕快百多人圍在伯爵府門前,差役上前叫門,門房開門後問明情由便飛快的向府內匯報。
    王凡也不出門,隻叫仆役抬出一口木箱放在門外,便讓差役出具服役文書,差役哪有什麽文書。
    伯爵府管家大聲說道“秀才之家便可以免勞役,現在襄陽府來我們伯爵府要人要錢,我們給了!要份文書過分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圍觀的人可不止街坊鄰裏,還有襄陽城的富戶豪紳都派了人過來望風,重新崛起的王家如何應對是他們關心的大事。
    關乎著以後與王家如何相處,眾人看到伯爵府的管家大聲嗬斥襄陽府的差役,心中都是暗爽。
    差役一時沒了主意,他隻是個差役能做的了誰的主?
    他趕緊派人回去稟報,負責徭役的官員也不敢做主,讓伯爵服徭役那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啊!
    他趕緊去稟報上官襄陽縣縣丞,縣丞也不敢做主,又去稟報縣令,縣令剛來沒多久,還沒找到感覺呢知府換了人。
    現在去找知府心裏有點虛,但不找不行啊,他也不敢讓伯爵服徭役啊。
    趙無極聽到縣令的匯報心中惱怒,你一點擔當都沒有,遇事推給上官,你還想幹不想幹了?
    冷哼一聲道“按你襄陽縣的規矩辦不就行了,什麽事都來找我,要你個縣令幹什麽?”
    縣令灰頭土臉的回到縣衙,也就是以前的庫房,因為隻有這裏還大一些,升個堂啥的還能站倆班頭。
    他一拍桌子對縣丞道“按照規矩來,去府衙用印”
    縣丞一看就知縣令吃了癟,但聽到去府衙用印之後心中一動,拱手道“下官遵命!”
    一轉身就出現在府衙書辦的衙房,說明情況後用了印信。
    現在知府衙門的書辦還是以前縣衙的幫工,聽說知府要換掉他們,心中早已不滿。
    據說替換他們的都是知府家族的子弟,留給他們一些亂子,是這些人願意看到的。
    當差役拿來了服役文書後,伯爵府痛快的給了銀子,四千兩!一千兩捉拿襄陽王的攤派,三千兩雇傭徭役。
    其他看熱鬧的家族得知後,眼前一亮立刻有樣學樣,紛紛向差役要服役文書。
    有些事一回生,二回熟。差役熟練的來回奔跑著忙碌著,一天的時間搞定了全城的富戶豪紳。
    趙無極也感到奇怪,怎麽會如此順利?難道本府虎威一震群獸俯首?
    集齊了糧草,征用了馬車,青壯與各府護衛三千多人在趙無極的帶領下浩浩蕩蕩的出發了。
    當然還有十幾萬兩銀子也入了庫。
    喜歡生活的橄欖枝請大家收藏:()生活的橄欖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