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尾聲+後記

字數:5100   加入書籤

A+A-


    【尾聲:龍鳳呈祥】
    半年後,上海海絲博物館,特展2廳。
    2廳與1廳比鄰,名曰“龍鳳呈祥”。
    1廳陳列著朱碧山蟹杯;2廳則剛剛開放,當中放著一對鑲白玉鎏金銅鋪首。
    那鋪首內,完整而妥帖地,鑲嵌著龍佩、鳳佩。
    “國寶回流”“國家一級文物”“敦睦邦交”“源遠流長”等標簽,讓這一組文物,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1)
    起初,它隻是汲取天地靈氣、自然精華的,被戰國工匠琢刻的一對龍鳳玉佩;
    後來,它是開創了“光武中興”治世的皇帝劉秀的案頭至寶,是他與嚴子陵深厚友誼的見證;
    再後來,它被竊賊盜出,鋪首與玉佩分離,流散於國內國外,幸得國際友人berit追討,女拍賣師葉嘉言割愛,才能再度合體,重現昔日光芒。
    …………
    忽然間,葉嘉言摸了摸脖頸,微微歎了口氣。
    一旁,周懿行開起她的玩笑來:“怎麽?舍不得了?”
    舍不得,也是人之常情。
    龍鳳合體,被嵌進鋪首之中,價值連城,已成國寶。
    其實,單說白玉鳳佩本身,賣個幾千萬也不在話下,“小富婆”可秒變“大富婆”。
    但葉嘉言卻搖搖頭:“我隻是看不慣,這文案裏,為什麽要有一個‘女’字?”
    周懿行定睛一看,嗯,還真是。
    “可能,是想強調你是女拍賣師,很難得。”
    “很難得嗎?”葉嘉言又搖頭,“此一時,彼一時哦!”
    近年,中國藝術品市場逆勢而上,躋身全球第二,其強大活力和增長潛力舉世矚目。然而,因為職業偏見,女拍賣師登上曆史舞台,不過二十年間之事。
    但事實上,她們——比如她、冷清秋、莫宛,絕不遜色於任何男性拍賣師。
    “有時候,我也覺得特意強調女性身份,沒有必要,”周懿行頷首,表示認可,“一個女人,在成為女人之前,首先是一個人。”
    可不是麽?與其強調“她力量”,還不如集社會之力,打造更平等的職場。
    聞言,葉嘉言含笑看著他:“孺子可教。”
    “亂說,我明明是你老公。”
    “我還沒答應。”
    “是因為我沒表現出誠意嗎?”
    “嗐,不要說這個,在展廳呢。打情罵俏,成何體統。”
    “可是,我覺得,在展廳裏說才有意義呢!”
    “嗯?”葉嘉言歪著頭,眼睛一瞬不瞬。
    這家夥,又要搞什麽名堂?
    周懿行衝她一笑:“嘿嘿,你轉過去——”
    說著,他已迫不及待掰過她肩頭,另一隻手向兜裏探去。
    “閉眼——”
    閉上眼,脖子上驀地多了一件物事。
    冰涼,潤澤……這是……
    葉嘉言摩挲著,微微一訝。
    紋飾好熟悉!
    她睜開眼,把胸前掛的玉佩撈起來看。
    白玉鳳佩!
    葉嘉言驚喜交加,看向周懿行:“哪來的?”
    她又往玻璃櫃中看了一眼,確定鋪首完整無虞。
    “當然是,我找人買的玉石,再照著雕的嘛。”
    “劉老板?”
    “當然。”
    “太破費了!”
    其實,她想說“太用心”了,不知怎麽就說錯了。
    來不及糾正,情不自禁地,摟住周懿行便往他臉上親。
    這家夥!怪不得今天非要拖她來看“龍鳳呈祥”的展覽。
    後招在這兒呢。
    “咳咳,不要打情罵俏!”他一臉得色。
    “那就出去唄。”
    “不看鋪首了?”
    “好端端在這兒呢,有的是機會看!”
    “那我求婚的事?”
    葉嘉言挑挑眉,轉身往廳外走,拋下一句話。
    “好!成交!”
    “哈?我是拍品嗎?”
    旋後,他笑嘻嘻的,屁顛屁顛跟上。
    好嘛!成交!
    1)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製定《關於禁止和防止非法進出口文化財產和非法轉讓其所有權的方法的公約》,加入公約的眾多國家,有義務向彼此無條件返還文物。2006年初,丹麥警方查扣了一批可疑的文物藝術品,其中大多為中國文物。次年,中國政府提出返還156件文物的要求,其中有大量夏商至元明時期的珍貴文物。2008年春,丹麥地方法院宣判,歸還這批中國文物,並於4月4日順利完成接收手續。
    筆者按:敦睦邦交,國寶回流,善哉!壯哉!
    —————————————————————————
    ——————————————————————————
    【後記】
    2022年初,筆者開始轉向,由曆史故事寫作,轉為現實主義寫作。
    彼時,筆者已立下一個宏願,要寫一個“文博三部曲”,主人公分別是修複師、考古工作者、拍賣師或文物藝術品鑒定師)。
    很幸運,也很感激,我花了近四年的時間,完成了這個不小的目標。
    為何有此執念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我問過自己,答案不止一個。
    但最終認為,根本的原因,還是“熱愛”。
    作為一名重度文博愛好者,恰好又會寫點東西,心裏自然有一種“義不容辭”“非我莫屬”的責任感,和驅動力。
    我相信,每一位寫作者、文友,都能體會到這種澎湃的情感。
    然而,想法雖好,行動起來卻不太容易。
    於我而言,知識儲備不過是“小菜一碟”,如臂使指;但要用故事來表達熱愛,傳達主題,並為人所接納、認可,卻會遭遇很多阻力。
    譬如,業餘寫作,時間少;隻許進步,焦慮多……
    在長達十月初稿已在寒假完成,但最後幾萬字全部推翻)的創作過程中,筆者一直痛並快樂著。
    直到擱筆,驟然間,“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感覺,湧上心頭。
    何其快哉!
    回想起來,在《煙雲過眼》一書中,我比以往都更重視,對伏筆、照應、懸念、巧合、誤會、陡轉、抑揚等藝術技巧的運用。
    不知道,有沒有帶給文友們更好的閱讀感受呢?
    還請多多指教!
    最後,筆者把本書文案推薦給大家,請注意查收——
    何謂“收藏”?
    東坡曰:“譬之煙雲之過眼,百鳥之感耳,豈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複念也。”
    而今,“收藏”成為文化傳承的“新傳統”。一位優秀的拍賣師,堪稱文化傳統的守望者、傳承者。
    隻是,藝術品市場如泥沙俱下,得失榮枯變幻難測。
    在這裏頭,有人不辨真偽,痛失錢財;有人輕信於人,釀成憾事;有人隨波逐流,蹉跎自誤;有人丟棄底線,誑時惑眾;有人一時沉寂,幸逢伯樂;有人不寶金玉,以信為貴;有人別具慧眼,名利兼收;有人泰然自若,遊目騁懷……
    一對白玉龍鳳佩,一條造假產業鏈,令人得窺欲望與理性、奸偽與真誠……
    人性圖譜,如光之裂隙。人性皆有裂隙,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下本書見!)
    喜歡煙雲過眼請大家收藏:()煙雲過眼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