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最難解決的問題

字數:6226   加入書籤

A+A-


    “嚐嚐味道怎麽樣?”
    吳月華盛出一碗飯,遞給了李天明。
    自從那次實驗失敗以後,這小老太太就像是魔障了,每天至少五六斤大米,可把李學慶給心疼壞了。
    糊得不算厲害的,都進了李學慶的肚子,那些實在不能吃的,也全都拿去喂了豬。
    好在吳月華隻用了不到一個星期,就找出了問題所在,重新調整了溫控裝置之後,終於成功煮出了一鍋白米飯。
    李天明接過,吃了一口,這次沒有一丁點兒焦糊味兒,隻是和柴鍋煮出來的米飯相比,還是差了點兒意思。
    可電飯煲存在的意義就是方便,不需要生火,也不需要有專人盯著,隻要插上電,按下開關,就能把一個主婦解放出來。
    “再來一鍋!”
    實驗就是要不斷的重複,一次成功不能說明任何問題,誰也不能保證是不是運氣。
    隻有次次成功,而且通過反複的實驗,順便還能驗證電飯煲的使用壽命,同時檢測其安全性。
    能煮出一鍋白米飯隻是第一步,後麵還有無數的難關等著一步步的攻克。
    其中安全是最為重要的。
    萬一人家買了他們的產品,回家用上,人出去上班了,等下班回家,房子燒的隻剩下一個門框了,那咋辦?
    連著煮了10鍋,溫控裝置一直運轉正常。
    “接下來就是安全性!”
    吳月華也明白這個道理,接下來的一段日子,看起來還有的忙了。
    轉天,李天明便開著拖拉機,去了市裏。
    電風扇廠的廠房已經建成,現在正忙著安裝機器。
    王作先一直在關注著這邊的進度,取得這麽大的進展,哪能不去給領導報喜。
    市委大院門口,這次等著李天明的是王作先另外一個姓苗的秘書。
    做好了登記,跟著苗秘書一起進了市委辦公大樓。
    “領導正在開會,讓你在這裏等一下!”
    說完,苗秘書就出去了,緊接著又有人進來,給李天明端來了一杯茶。
    等了足足一個小時,房間的門開了,苗秘書走了進來。
    “李天明同誌,跟我來吧!”
    王作先的辦公室,李天明來過一次,和上次來的時候,唯一不同的就是桌子上擺著一台電風扇,正是吳月華做出來的樣品。
    “吳月華同誌在你們村生活還好嗎?”
    李天明還沒等坐下,王作先便問了這麽一句。
    一瞬間的錯愕。
    李天明知道,不光是吳月華,像郤國良等人在李家台子的事,根本瞞不過王作先。
    “你的膽量倒是不小,他們可都是被上麵定了性的,你把他們留在村裏,就不怕惹禍上身?”
    “怕!”
    李天明實話實說,他確實怕,雖說都是監管勞動,但是,思想教育沒跟上,一旦有人追究的話,第一個倒黴的是李學慶,第二個就是他。
    “可我覺得……咱們國家不會一直這樣,偉大領袖不是也說過嘛,老九不能走,國家的建設,方方麵麵都離不開他們的知識!”
    王作先沒想到,李天明的膽子居然這麽大,啥話都敢往外說。
    國家不會一直這樣?
    難道現在不好嗎?
    現在不對嗎?
    這話一旦傳揚出去,李天明最輕也是個現行反.革.命。
    隻不過……
    王作先也是深有同感,現在的種種難道真是對的嗎?
    先不說路線問題。
    老百姓的日子過好了嗎?
    解放都已經二十多年了,像海城這樣的沿海城市,都還沒解決老百姓的溫飽問題,那些偏遠地區呢?
    前段時間,王作先跟團去了附近幾個城市參觀考察,看到的都是一派欣欣向榮,可偏偏老百姓麵露菜色。
    上麵已經糾正了好幾次,可偏偏底下還有人為了政績在弄虛作假。
    王作先是個務實派,他最為迫切的希望就是老百姓能夠增加收入,能吃得飽,穿得暖。
    至少在他治下的海城,堅決不許出現弄虛作假的情況。
    要做到這一點,前提條件就是……
    說實話!
    李天明的話有問題,而且還是大問題,但也是實話,是真心話。
    “有些話,不能隨便說,可以裝在心裏,然後幹出來,不一定非要掛在嘴上,明白嗎?”
    王作先的意思很明白,就是要保護李天明。
    他很想看看,這個敢想敢幹的年輕人,到底能走得多遠,飛得多高。
    “明白!”
    “吳月華等同誌,你要保證照顧好了,將來……或許國家還有需要他們的時候!”
    王作先不是李天明,沒有重生的優勢,國家未來會朝哪個方向走,他也不知道,隻能在他的能力範圍之內,盡可能的多保留一分元氣。
    “王主任,您放心,吳老師他們可都是寶貝,您就是不說,我也會照顧好!”
    王作先點點頭,他現在是越來越喜歡這個年輕人了。
    有點兒離經叛道,但所做的一切,都是他希望看到的。
    “說說電風扇廠,現在進行到哪一步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天明簡單的介紹了一遍,接著話風一轉。
    “王主任,我今天來,其實還有另外一件事,想要和您討個主意。”
    “什麽事,說吧,我能解決的,盡量幫你解決。”
    李天明起身,走到桌子前,指著那台電風扇說道。
    “王主任,這種電風扇,您之前見過嗎?”
    呃?
    王作先沒明白是什麽意思。
    “我的意思是說,這種形狀的扇葉,還有扇葉的布局,您之前見過同類型的嗎?”
    “沒有!”
    “如果其他人想要仿製的話,您覺得這個很難嗎?”
    王作先想了想,搖頭道。
    “應該不會很難吧!”
    他雖然不是學工科的,但電風扇的工作原理不就是通過電動馬達,驅動扇葉旋轉來吹風的嘛!
    這個應該不難吧!
    “那麽如果這種類型的電風扇受歡迎的話,其他廠都來仿製,您覺得我們那個村辦集體性質的電風扇廠,還有競爭力嗎?”
    王作先聞言不禁皺眉。
    李天明所說的情況很有可能發生。
    不對,不是有可能,而是一定會發生。
    可是……
    要怎麽解決?
    “你既然問了,想必已經有了解決辦法吧?”
    李天明確實有,但也隻是短時間內。
    不過這也足夠了。
    “將我們廠生產的電風扇,納入生產計劃。”
    這樣一來,他們生存的電風扇就有了固定的市場份額,至少在計劃經濟時代結束之前,他們都不需要擔心產品銷售不出去。
    而且,搶占了市場先機,他們的電風扇也能在用戶群體中,率先打下口碑。
    “這個不難,隻要你們的產品質量過關,你想說的,不隻是這些吧?”
    李天明回到座位坐下,表情嚴肅的看著王作先。
    “王主任,咱們國家現在的外匯創收……”
    “這不是你考慮的問題!”
    國家要發展,肯定要和外麵的世界來往,可現在的情況卻是……
    舉步維艱!
    雖然恢複了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但是,麵臨的困境依舊很多。
    大老美的尼首領來了一趟,雙方也簽署了很多協議,但總的來說,除了改善了政治環境,在經濟方麵,卻沒改變太多東西。
    國家依舊在被當前世界的兩個極圍堵。
    “等等,你是想說……這個能創匯?”
    王作先突然反應過來,李天明不會無緣無故的提到外匯的問題。
    “王主任,這些話出我的口,入您的耳,等我離開這間辦公室,我是絕對不會承認的!”
    李天明想要為國家做點兒什麽,可是又害怕會因此引火燒身。
    “滑頭!你隻管說!”
    李天明尷尬一笑:“您剛才說的沒錯,這個東西,確實能創匯。”
    現在的國人存在著一種誤區,嘴上不肯承認國家比外國差,可心裏卻也清楚,在科技水平,製造能力等多個方麵,國家落後得太多了。
    就拿機械類來說,對外國的產品存在著一種近乎迷信的崇拜,總覺得自己生產出來的工業產品,遠遠比不上外國製造。
    “您也說了,之前從沒見過這種類型的電風扇,而且,還有一點,這種電風扇確實要比常規的電風扇,吹出來的風更加柔和,體驗感也更好,所以,這個東西為什麽不能出口創匯?”
    王作先這下也陷入了沉思。
    “你說的有些道理!”
    緊接著王作先聯係著李天明之前說的,終於明白了他到底是什麽意思。
    “你是說,如果出口的話,這種電扇很快就會被外國人仿製!”
    “沒錯,這個才是最難解決的問題!”
    喜歡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請大家收藏:()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